APP下载

《说文解字》角部字所反映的酒器文化

2017-03-28曹子男

关键词:角部酒器说文解字

曹子男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语言学

《说文解字》角部字所反映的酒器文化

曹子男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说文解字》角部共收释39个字,其中角、觵、觯、觛、觞、觚六字均与“角”制器物有关。通过对这些角部字的形、意分析,可以看到商周时期部分酒器的形制及其社会功能等文化特质。【关键词】《说文解字》;角部;酒器;文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角部共收释39个字(包括“角”字在内)。其中角、觵(觥)、觯、觛、觞、觚这六个字均与“角”制器物有关。

《说文解字·角部》:“角,兽角也,象形。”角,即兽角,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牛角或羊角。《玉篇·角部》:“角,兽头上骨出外也。”《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此例中所谓“角”即公羊角。又《春秋·成公七年》:“鼷鼠食郊牛角。”此例中“角”即牛角。

兽角的作用主要是兽进行防卫和攻击,所以有“角斗”“角力”等常用义。《战国策》:“驾犀首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汉书·贾谊传》载贾谊《治安策》:“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唐颜师古注:“角,校也,竞也。”兽角,多中空,一头大一头小,有利于声音传导,故可制作军用的“号角”。杜甫《阁夜》诗中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其中的“鼓角”之“角”即军中的号角。

远古时期,角的另一功能是用作酒器。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角部》云:“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故觚、觯、觞、觥等字多从角。”牛角装酒这种古风直到今天还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之中,如贵州黔南苗族直至现在仍用牛角装酒。苗歌《糯米盘酒酒酿甜》:“米酒甜,糯米盘酒酒酿甜……抓把稻草缸上盖,三天揭开酒酿鲜。每逢佳节客来到,牛角装酒银壶添。苗家敬酒表心愿,敬客一角醉一年。”[1]在实际生活中,苗族人的牛角既用作饮酒器也用作盛酒器。

周朝礼仪制度森严,酒器的制作有严格的规制。《周礼·考工记·梓人》云:“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从“献以爵而酬以觚”可知,周人祭祀和酬宴宾客一定会用到酒。酒是液态,这就需要用到勺、爵、觚、豆等不同的饮器。献,从犬表义,本义谓供祭祀的“狗”。《说文解字·犬部》:“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孔颖达疏:“犬曰羹献者,人将所食羹馀以与犬,犬得食之肥,肥可以献祭于鬼神,故曰羹献也。”由此又引申出祭祀义。酬,从酉,显然跟饮酒有关。《说文解字·酉部》:“醻,主人进客也。酬,醻或从州”,本意谓客人向主人祝酒后,主人再向客人酬答进酒。由此可以推知,周代梓人制作的饮器,实质上是酒器。祭祀的酒器主要用“爵”,酬宾的酒器主要是觚(觯)(《周礼》郑玄注“觚当为觯”)。

周代酒器是从容量上来区别的,不同酒器之间的容量关系以“升”作为参照物。《周礼》孔颖达疏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但《说文解字》对于酒器觚、觯容量的解释却与《韩诗》有别。《说文解字》释“觚”云:“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说文解字》释“觯”云:“乡饮酒角也。《礼》曰:‘一人洗,举觯。’觯受四升。”许慎对“觚”“觯”的解释均多于《韩诗》“一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一曰觞受三升者觚。觚受三升,古周礼说也。言一曰者,许作五经异义时从古周礼说,至作说文则疑焉,故言一曰,以见古说未必尽是,则韩诗说觚二升未必非也。不先言受二升者,亦疑之也。上文觯实四升,文次于从角单声,引《礼》之下,其意盖于此同。或云亦当有一曰二字。”段注折中二说,认为许慎、韩婴各自的立足点不同。许慎之说是从远古周代的用法,韩婴《韩诗》是按照汉代人的说法。

《韩诗》把角与爵、觚、觯、散等并称,可知“角”也是周人常用的酒器。这些酒器有规定的使用对象和场所。《礼记·礼器》云:“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可见,祭祀时身份尊贵的人持爵、觯,而身份卑微低贱者举角、散。

角作为酒器,起初当是由牛角制成。这是因为牛角中空而质硬,取材、加工方便。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陶器、青铜器的“仿角”型酒器便应运而生。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远古时用牛角制作的角酒器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牛角属于有机物,容易腐烂。不易腐烂的陶、青铜器等角型酒器后世考古均有发现。1976年,河南省禹县谷水河新石器晚期遗址被发现,其中有一件陶制角形杯(编号Y1:74)[2],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角形酒器。其外形如牛角状,一面扁平,一面弧鼓,剖面略成椭圆形,杯角已残,口径长10.5厘米、宽7厘米、残长28厘米。1934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发掘安阳西北冈1022号殷代祭祀坑,出土了一件青铜角形杯(正式名称为夔龙纹角形器)。这件角形杯呈牛角形,中空有盖,通高28.1厘米,重910克,容积650毫升[3],保存完好。

觵,《说文解字·角部》云:“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黄声。其状觵觵,故谓之觵。”觵,从材质上说是由兕牛之角制作而成。兕传说为上古瑞兽,状如牛,苍黑,独角,逢盛世而现。《说文解字·兕部》:“兕,如野牛而青,象形。”《尔雅·释兽》:“兕似牛。”晋郭璞注:“一角,青色,重千斤。”《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又:“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左传·宣公二年》有“牛则有皮,犀兕尚多”之语。兕实际上就是犀牛。

觵在文献中常用其俗体“觥”。觥为形声兼会意字。王国维《说觥》云:“觥者光也,充也,廓也,皆大之意。”[4]孔颖达《毛诗》疏引《礼图》云:“觥大七升,以兕角为之。一说刻木为之,形似兕角,盖无兕者用木也。”

兕角觵(觥)作为贮酒器或饮酒器,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毛亨传:“兕觥,角爵也。”后世也有,如明代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有“游春话旧,更畅幽怀,还须麈尾同挥,是用兕觥共进”。觥,正因为最初被认为是用兕角制成,故后人作觥时便制成兕头形。兕的角大,所制酒器也大。王国维《说觥》云:“觥……是于饮器中为最大。”[4]后横放,成为贮酒器,“觵”即从横得名,所以觵字形声兼会意。作为贮酒器的觵,随器形的改进逐渐变为腹椭圆、底圈足、有流、有把手的饮酒器。其盖多为各种兽头形,有的整体像兽形,造型精致。

古代与觥连称的词有很多,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等。但觥在先秦大多作为一种罚酒器来使用。《康熙字典·角部》引《韩诗》云:“觥受五升,所以罚不敬。觥,廓也。君子有过,廓然著明也。”《周礼·春官·小胥》:“觵其不敬者。”汉郑玄注:“觵,罚爵也。本或作觥。”《毛传》:“兕觥,角爵。言其体。”郑玄笺注:“觥,罚爵,解其用。然《诗》‘卷耳’‘七月’称兕觥者,皆非所以罚,则是觥爵之大者,或用以罚,非专为罚也。”从郑玄笺注中可知,周代的觥并非专作罚酒器。不过,后世的觥倒是多与罚酒有关,如宋代梅尧臣《饮韩仲文家》诗:“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觵(觥)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兕觥,属殷墟二期墓葬。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窖藏中也出土过有此类酒器[5]。刘昱午亦云:“觥是商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盛酒器,以铜或木、角质的材料制成……觥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西周早期以后渐趋消失。”[6]

觯,《说文解字·角部》:“觯,乡饮酒角也。《礼》曰:一人洗,举觯。觯受四升。从角,单声。”觯是锯掉足后加了底座的角,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觯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觚既可以当作饮酒器,也用作礼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觯形体变化虽各有不同,但基础仍然来源于角。

觯是商周时期贵族常用的饮酒器。《仪礼·士冠礼》曰:“有篚实勺、觯、角柶。”这是说周人行冠礼时要将勺、觯、角柶等酒器装在筐篚中。《仪礼·乡饮酒礼》云:“主人实觯酬宾。”这是说主人招待客人时(要从篚中)拿出觯倒满酒来酬宾。《礼记·檀弓》载有“杜蒉扬觯”的故事。晋国大夫知悼子死了,晋平公却饮酒作乐,宰夫杜蒉觉得晋平公的行为违背礼制,但他地位卑微,不便犯颜直谏,于是采用“洗而扬觯”的间接方式批评晋平公。晋平公醒悟,接受了杜蒉的劝谏。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扬觯”,这一动作也叫“杜举”。毋庸置疑,觯为饮酒器,用于饮酒是其首要用途。

觯的第二个用途是礼器,用于祭祀或礼仪性场合。《礼记·礼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仪礼·特牲馈食礼》:“篚在洗西,南顺,实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觯既可作为礼器又可作为饮酒器,两者并不矛盾。作为礼器时也是作饮酒器之用。殷商晚期,青铜觯有粗体和细体之分。粗体觯器型较矮胖,是觯中出现最早的器型,带盖且制作精美,满足了殷商时期人们大量饮酒的需要。自西周早期开始,周朝统治者鉴于商纣嗜酒无度而亡国的教训,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禁酒令《酒诰》。《酒诰》明文规定“毋彝酒”(不要滥饮酒),只有在祭祀和父母高兴时才可以饮酒(“饮惟祀”“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这种思想在酒器上有所表现,即酒器在容量上的限制。《诗经·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郑玄注:“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也。”觯的容量反映了时人节酒的意识。此后,粗体觯有减少趋势,而细体觯开始大量流行。细体觯一般无盖,装饰简单,这与当时节制饮酒的社会风气有关,也从侧面说明了觯开始由贵族的饮酒器转化为平民的饮酒器。

觞,《说文解字·角部》云:“觯实曰觞,虚曰觯。”空杯叫觯,盛满酒的觯叫觞。由此可见,觞原本不是酒器的专名。《说文解字·酉部》:“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段注:“盛酒于觯中以饮人曰行觞。”行觞就是劝人喝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伏之,而觞曲沃人。”“觞曲沃人”就是向曲沃人举杯劝酒。《穆天子传·一》:“觞天子于盘石之上。”郭璞注“觞者,所以进酒。”进酒、劝酒的行为称觞,所以斟满酒也称觞,于是觞就成为各种盛酒的饮器的通称了。《韵会》云:“觞,酒卮总名。”《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兮。”王逸注:“觞,觚也。”“实羽觞”即谓觚中装满美酒。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水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曲水流觞,即大家坐在弯曲的河渠两旁,水面上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饮酒的酒器都可以称为觞。

觚,《说文解字·角部》云:“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觚为一种饮酒器,从出土的器物看,觚为喇叭形,细腰高圈足,腹和圈足,有棱。目前,陶觚和青铜觚考古均有发现。1955年,在河南上蔡县城西发现的泥质黑陶磨光觚形杯,口径6.7厘米、高13.6厘米[7],属于新石器时代。发现最早的青铜觚是1958年河南郑州市南关出土的一件饕餮纹觚和1982年河南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出土的两件饕餮纹觚,时代均属商代早期。《论衡·语增》:“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论语·雍也》:“觚不觚,觚哉!觚哉!”最初的觚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到了孔子的时代,改成圆形而且没有棱角了,所以孔子叹息它不像觚的样子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复礼”情怀。《仪礼·燕礼》中有“坐取觚洗”之语。《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可见觚在春秋以前是一种从贵族到贫民都使用的普通酒器。

觛,《说文解字·角部》云:“小觯也。”段注:“觛,卮也。各本作小觯也。”觛就是古人说的“卮”,只不过形制较小罢了。《说文解字·卮部》:“卮,圜器也。一名觛。所以节饮食。象人,节在其下也。《易》曰:‘君子节饮食。’”卮是圆形的酒器,也叫觛。卮、觛同实异名,唯容量大小有别。卮是会意字,上象横写的人,下是卪(“节”),以示节制。《玉篇》曰:“卮受四升。”应劭注《汉书·高祖纪》云:“卮,乡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古卮字作觗。”卮、觯上古同属章母支部,音同义通,实为一字。卮为饮酒器,如《战国策·楚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汉书·高帝纪下》:“(刘邦)奉玉卮为太上皇寿。”卮初用蜃壳[8],后用角制,遂字从角,亦作“觛”,声符又与觯字同音,初亦当与卮同字。王国维根据江西高安县出土文物考证,认为觯、觛、卮、?、五字同声,亦当为同物[9]。

《诗经·卷耳》毛传引《韩诗》说:“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饮当寡少。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也。四升曰角,角,触也,不能自适,触罪过也。五升曰散,散,讪也,饮不自节,为人谤讪。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也。觥亦五升,所以罚不敬。觥,廓也,所以著明之貌,君子有过,廓然著明,非所以饷,不得名觞。”以上文字全面总结了上古酒器“爵、觚、觯、角、散、觞、觥”之间的容制关系和各自主要的社会功能。商周是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层要用不同的酒器。

我国的酒器文化源远流长,从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看,大致沿着原始酒器、陶制酒器、青铜酒器、漆制酒器的轨迹发展。最原始的酒器制作多选用自然物,如葫芦、蜃壳、牛角等。《说文解字》“角”部中表示酒器的觵、觯、觛、觞、觚等都以“角”作形旁,字义或与“牛角”材质有关,如觵(觥)、觛、觯,或与作为酒器“角”的功能有关,如觞、觚。角字酒器在我国远古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三都水族自治县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办公室.中国歌谣集成·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县卷[G].三都水族自治县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办公室,1990.

[2]刘式今.河南省禹县谷水河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77(2):44-56.

[3]蔡哲茂.甲骨文字考释两则[G]//谢维扬,朱渊清.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333.

[4]王国维.说觥[M]//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张增午.商周青铜兕觥初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3):31-40.

[6]刘昱午.商代青铜盛酒器——尊、卣、觥、彝、壶赏析[J].寻根,2015(4):44-49.

[7]河南驻马店地区文管会.河南上蔡十里铺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集刊,1987(3):73.

[8]李恩江.“卮”字臆谈[G]//说文学研究:第1集.武汉:崇文书局,2004.

责任编辑:穆刚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ome Drinking Vessels with Jiao Part in ShuoWenJieZi

CAO Zinan
(College of Literatur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Jiangsu 225000,China)

There are thirty-nine characters with Jiao part in ShuoWenJieZi,of which the characters as Jiao,Gong,Zhi,Dan, Shang,Gu relate to the objects made by horns.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Jiao part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the cultural traits,such as the figuration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some drinking vessels can be obtained.

ShuoWenJieZi;Jiao part;drinking vessels;culture

H121

A

1673-8004(2017)03-0060-04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3.008

2016-08-14

曹子男(1993—),男,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角部酒器说文解字
大型预焙铝电解槽角部伸腿肥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
查酒驾
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优化设计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角部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唐代酒器“双鱼榼”
连铸板坯倒角结晶器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