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2017-03-28李贵平
李贵平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等学校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因此,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应该包括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等内容。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分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一级专业门类,其中经济学专业门类又分为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贸易与经济4个二级专业门类,包括: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10个本科专业。管理学专业门类又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9个二级专业门类,包括: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2个本科专业。经济管理类本科包括经济类10个本科专业,管理类32个本科专业,共有42个本科专业,内容极为广泛,涵盖了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活动的几乎所有方面。[1]
二、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教育部官网2017年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根据笔者对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的查询与统计,2631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1238所办学层次在本科及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这1238所办学层次在本科及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中有80%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有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由此推算,目前我国有至少1000所本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有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
笔者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维度,以一本、二本、三本为办学层次维度,在我国近1000所开设有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本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中按照分层抽样方式选取了100所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样本,这个样本涵盖了全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涵盖了一本、二本、三本3个办学层次,有较好的代表性。随后查阅了选出的这100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贸易经济、会计学、金融学7个本科专业(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已开办)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在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差异性较低,同质化现象显著。据此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陈旧、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雷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相近、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传播轻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推进我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普遍存在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差异性较低,同质化现象显著等问题,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楚雄师范学院也同样存在。由于在区位优势、生源条件、办学设施、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等方面均有不足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甚至更多。因此,楚雄师范学院作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地方高校,必须以务实的态度,更加紧密地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实际,积极推进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改革。
(一)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新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促进专业的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面临着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贪大求全,却忽视自己脚下的沃土,以至于迷失了办学方向。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新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通过转型发展,全面深度融入云南省、尤其是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只有这样,我们开设的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进而形成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调整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突出人才培养的差异性
任何竞争优势的形成均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低成本和差异性。[2](P22)人才培养中的竞争优势形成也是如此,只不过在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楚雄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从服务区域方面来说,要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差异性。要立足楚雄、重在云南、面向全国,着力为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说,我们要为服务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彰显“品行好、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3]通过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调整,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进而形成明显的人才比较竞争优势。
(三)以应用、够用、能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优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不同专业形成差异性的核心标志,楚雄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在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聘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要按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对构成专业基础和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应用能力)的重要程度对课程进行排序,适当增加排序靠前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学时学分,适当减少排序靠后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学时学分,对构成专业基础和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应用能力)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甚至可以以尝试、试点等方式进行大胆舍去。教学内容取舍要按照“应用、够用、能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对照经济管理职业需要选择好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以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对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某些理论性课程转化为应用性(职业应用能力)课程,尽可能增加一些与行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体现职业标准的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将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需求标准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统一。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这一核心来构建、取舍、优化、整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4]
(四)以校企合作为突破,推进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现产教融合
一个地区的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企业发展水平低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结果,而斩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企业发展水平低因果链条,实现地区经济社会与企业良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就业的主要领域,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提高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最直接的方式。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主动深入研究地方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围绕解决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创造条件,聘请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有较高水平、职业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要主动与企业共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提高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全面深化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推进培养过程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现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内各类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型人才。
(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本专业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本专业职业实践能力的教师。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实践能力的教师。由于高校现行的管理模式、人事体制、进人渠道固化等原因,造成包括楚雄师范学院在内的公办二本类高校的师资往往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学习到理论教学,进修、访学等在职培训提高也大多局限于国内外高校,没有或者很少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经过行业实践环节的职业训练,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积累有余,而职业实践训练不足。教师获得本专业职业实践能力的可能性很小,“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较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教师职业实践能力不足导致了对职业实践能力的轻看与蔑视,形成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用能力,尤其是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结果十分令人堪忧。楚雄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尤其是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要进一步采取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内培外引等措施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一是要有计划地安排原有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顶岗锻炼、挂职学习、接受培训,积极鼓励专任教师通过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二是在引进教师时把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注册会计师、职业经理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重点对象;三是面向政府、行业、企业聘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行业背景的技术专家、骨干作为兼职教师队伍。四是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机制改革等工作,修订和完善制度,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措施,使“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重不断上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职业技能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楚雄师范学院党委.楚雄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意见[Z].2014.
[4]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