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2008—2017)四川方言研究述略
2017-03-28田膂
田 膂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现代四川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代表方言,历史上曾被称为“蜀语”。历年来,学界对四川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四川方言的著作和论文大量涌现。崔荣昌先生《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拾·四川方言研究述评》和《附录》[1]总结了1996年以前的四川方言研究成果,汪启明先生、程曾《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研究综述》[2]、《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专书专著研究综述》[3]总结了1997―2007年间的四川方言研究成果。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最近十年(2008―2017)的四川方言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一、古蜀语研究
(一)唐五代以前蜀语的研究
蜀语是中上古时期汉语的重要方言,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缺乏,所以考察难度较大,取得的成果也不多。赵振铎《古蜀语词汇论纲》列举了前代注家所注释的蜀人司马相如、扬雄作品中的蜀语词、许慎《说文解字》中标明来源于蜀地的蜀语词、古书旧注中的蜀语词以及前代文献典籍中的蜀语词,指出判断哪些词是蜀语词应有确凿证据,不可胡乱猜想;古蜀语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是孤立的,蜀语词的发展变化以社会历史条件为转移。汪启明《中上古蜀语与相邻方言的接触》指出,中上古蜀语与秦语、楚语、巴语、蜀地少数民族语、域外民族语曾产生接触与融合,这种接触与融合可分为四种类型:词语的借用与同用;语音的相似与过渡;蜀语与相邻方言和通语之间总体面貌的相似性,妥协语与双语;给外来事物造词。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汪启明《中上古蜀语研究三题》《蜀茶与古蜀语》、汪启明、谢芳琳《再说蜀茶与古蜀语》、赵静《〈华阳国志〉中的蜀语词考释》、唐世贵、唐晓梅《〈山海经〉中的上古蜀语新探》、彭金祥《魏晋到隋唐西蜀方言韵部的演变》等。
(二)宋以后蜀方言的研究
近十年来,对宋代以后蜀方言研究的成果较多。刘晓南作了一系列研究,他的《宋代四川方音概貌及“闽蜀相近”现象》通过宋代四川文献考求宋代四川方音,归纳出宋代四川方音的22条特征;将宋代四川方音与同时代的北京、山东、河南、湖南、江西、江浙、福建等地的方音进行整体比较,得出宋代方音“闽蜀相近”的结论。他的《宋代四川诗文用韵阴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语与方音现象》搜集宋代四川地区诗文用韵材料,得到56例阴入通押。将它们与《中原音韵》比较,其中30例与元代入派三声的格局相同,另外26例中有21例与反映本地方音的阴声韵之间的特殊通押条例相对应。由此得出结论:阴入通押并非偶然,而是表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实际语音,在这个实际语音中包含通语与方音两个层面。文章还对阴入通押的音理进行了分析。刘晓南这方面的成果还有《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试论宋代巴蜀方言与现代四川方言的关系——兼谈文献考证的一个重要功用:追寻失落的方言》,著作有《宋代四川语音研究》。邓强围绕《资治通鉴释文》对宋代四川方言进行研究,成果有《〈通鉴释文〉所见宋代四川方音声母特点》《〈资治通鉴释文〉所见宋代四川方音声调特点》,还与封传兵合作了《〈通鉴释文〉所见宋代四川方音声母特点》。这方面的文章还有王庆《四川方言中没、术、物的演变》、肖梅旎《中古音知、章、庄在四川方言中的保存及原因探究》等。
(三)蜀语(蜀方言)整体研究
对蜀语(蜀方言)进行整体研究的文章有,汪启明《“蜀语”名义阐微》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历史上至少有唐李商隐、明汪应蛟、明李实等三人写作过名为《蜀语》的方言专书。他的《古蜀语诸家论述纂要》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古蜀语研究情况做了梳理和归纳,将已有的古蜀语性质与面貌研究成果,归纳为“华夏通语——方言说”和“非华语说”两大类;其中主张“非华语”的学者又有“独立蜀语说”、“羌语说”、“彝语说”三大畛域之不同。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向学春《四川方言中的古巴蜀土著语研究》等。著作有唐莉《近三百年来四川方言词汇的留存与演变》等。
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
(一)通论性研究
对现代四川方言进行通论性研究的文章有:周及徐《南路话与湖广话的语音特点——兼论四川两大方言的历史关系》通过比较南路话与湖广话的21条语音特点,认为南路话与湖广话的语音差别是以中古音类为条件的,两种方言音系内部结构不互相包容;南路话与湖广话的语音相似度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南路话与湖广话相区别的9条语音特征,可证明南路话不是湖广话在川西南地区演变的结果,而是元末以前四川本地汉语方言在当地的后裔。根据南路话的特点,作者建议将它从西南官话中划出,使之成为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可以称之为“岷江方言”。他的《从移民史和方言分布看四川方言的历史——兼论“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区别》(根据移民史的材料、四川方言分布情况及其语音特点,认为现代四川方言大致以岷江为界,以东以北地区是明清移民带来的方言,以西以南地区则是当地宋元方言的存留。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彭金祥《论现代四川方音的形成》、刘火《方言何以被尊重——以四川话为例》、戴伟《方言问题探微:以四川方言为例》、侯位《四川话的语言创造性》、陈颖《四川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陈实《从〈让子弹飞〉看四川方言的推广》、康硕《浅谈四川方言》、徐红玉《析四川方言的文化类型》、张桂英《管窥羌语及其与四川方言的接触》、何雨恒《巴蜀方言的审美特征研究》等。著作有王洪林《四川方言汇通》等。
(二)专题研究
1.语音
(1)声母。罗文筠《四川方言区声母系统语音缺陷的判断与认定》归纳总结了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四川方言区声母发音容易出现缺陷的四种情况,即舌尖后音的缺陷、舌面前音的缺陷、鼻音的缺陷和零声母的缺陷。认为在普通话教学中应该重视分析缺陷音出现的环境,找出缺陷音出现的根本原因,防范缺陷音的出现,进一步克服缺陷音,规范、健康地使用普通话。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李文静、杨超《从“我”说起——四川话声母来源探讨》、李大鹏《四川方言鼻音边音不分说》等。
(2)韵母。这方面的文章有王庆《从川方言麻三韵母的演变谈川剧的“黑白韵”》、谭菊英《四川方言儿化音变》等。
(3)声调。张一舟《四川方言几种连读音变现象研究》描写了四川方言音系中的变调、儿化、合音等三种连读音变现象,指出四川方言最常见的变调有阳平的变调、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入声的变调四种;分析了四川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及使用情况;认为四川方言的合音现象有二合一型、二去一型两种类型。研究四川方言入声的文章有武小军、王庆、樊洁《人口跨域流动与地域方言变化——四川方言入声字口音调查》、朱陶、李艳艳、李鑫《四川方言的入声类型及其成因》等。
(4)整体研究
对现代四川方言的语音进行整体研究的文章有,彭金祥《略论近代四川方言的语音系统》通过分析清代末年和民国初期描写四川方言的著作,如张慎仪《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唐枢《蜀籁》、钟秀芝《西蜀方言》、傅崇碧《成都通览》,得出结论:清末民初即所谓近代的成都方言语音与现代语音几乎完全一样,没有入声和卷舌声母;仍然有部分舌根声母还没有发展为舌面声母;《西蜀方言》所记应该是非入声方言的声母和韵母,其语音成分具有综合性。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曾为志《试论近现代四川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等。著作有彭金祥《四川方言语音系统的历时演变》等。
(5)四川方言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对比研究。周及徐《从语音特征看四川重庆“湖广话”的来源——成渝方言与湖北官话代表点音系特点比较》通过对比现代成渝话和湖北官话中的31个语音特点,可以看出,就现代语音特征而言,成都话与重庆话最相近,宜昌和恩施次之,武汉和钟祥渐远,麻城话尤其远。这些现代方言语音特征证据否定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主要来源于“麻城孝感”地区的说法。文中的方言语音特征证据显示,今成渝地区操“湖广话”的人群主要来自于三峡东部地区和相邻的江汉平原地区,如恩施、宜昌等地,是明清湖广移民的后裔。冉启斌《北京话、四川话歧义“动单+名单”结构的语音差异及意义》从音长的角度考察了北京话、四川话歧义“动单+名单”结构的重音表现,发现北京话中“动单+名单”作述宾关系与作偏正关系时没有重音位置的不同,而在四川话中则具有整齐一致的区别。文章分析认为语法结构与重音之间的关系存在方言类型差异。文章还以这种特殊“动单+名单”结构的语音表现讨论了汉语的常规重音问题,认为汉语重音的有无及表现与方言的不同和语法结构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考察汉语的常规重音时不应该忽略方言的因素。这方面的文章还有瞿桃《B、d声母在普通话与四川话中的异同》、左福光《紫阳民歌方言词与四川方言对照解读》等。
2.词汇
词汇方面的研究有,邓尧《试论四川方言中的味道词汇》指出四川方言中表味道的语义场所辖词汇37个,对“五味”、麻、油、香、淡、臭,各有说法。同普通话比较,它们在构词方式、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分布上有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同属北方方言的四川方言的造词心理机制与词汇运用特点。这方面的文章还有殷志佳《四川方言中的类成语短语分析》、魏丽萍《解析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常用词缀之异同》、夏娟《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补遗》、谢林春《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研究》等。著作有邓英树、张一舟《四川方言词汇研究》、查中林《四川方言词语之语素研究》等。
单个四川方言词研究的文章有,袁莉容、邓英树《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及其否定形式》指出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表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分类描写了“得”字情态句的构成和意义,并对情态助词“得”的否定形式做了简要说明。向学春《试论四川方言词缀“家”》分析了四川方言词缀“家”的用法及其语法化的过程与主要机制。这方面的文章还有郑晗、杨凡《四川方言中表示强调的方言词——以“好”、“黑”、“很要”为例》、山述兰《关于四川话中的“该是哈”》、蒋红梅《谈谈四川方言中的语气词“哈”》、田原《四川方言中的“拢”》、周丹丹《谈谈开鲁方言和四川方言中的语气词“哈”》、李丹阳《四川方言“架势”探析》、李子红、段文华《四川方言“幺台”一词探究》、王远畅《四川话中“两个”的特殊用法及所在句式的形成研究》、陈丛耘《谈四川方言“雄起”》、吴杰《谈谈四川话的“拿给”》、黄文科《安逸——在四川方言中的广泛应用及释义》、刘渝西《浅谈四川方言中的“妈老汉儿”》、彭学修《试论四川方言词“瓜”》、李丹阳《四川方言“啥子”与“啥子+N”探析》、蒋静《四川方言后缀“子”浅析》、陈雪林《四川方言“告”字探析》等。
3.语法
对四川方言语法进行研究的文章有,赖先刚《引致语法变异的一种诱因“脱落”——以四川方言中的语言事实为例》指出“脱落”引致语法单位由“较虚”变得“较实”,分析四川方言中“之+A/V”格式的形成,并以四川方言为例说明“脱落”也是语法化的一种诱因。晋萍、安部清哉《四川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兼与日语指示代词比较》考察了四川方言指示代词的现场指示用法,认为四川方言指示代词系统是二分法与三分法并存。日语的指示代词是整齐的三分法,通过与日语比较,认识到四川方言指示代词出现的三分现象揭示了借助于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印证了不同的语言中存在深层意义上的共性这一普通语言学理论。这方面的文章还有祝清凯《四川方言中的一种特殊感叹句探析》、瞿桃《四川方言叠字略谈》、黄革、林荣生《乐业高山汉话形容词生动形式探究——兼与四川方言作比较》、王萍《浅谈四川方言叠字结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杜军、张潇月《四川方言“得”的语法化及其进程》、陈婵娟《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杨锐、刘海燕《四川方言中“些”的“虚词实化”现象》、黄文科《四川方言“VOp不C”结构分析》、覃洲《四川方言中叠字现象之丰富性探讨》等。
4.语用
语用方面的文章有,汪启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言偏误及预应理论试说——以四川方言为中心》从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理论及预应策略、汉语方言语音的偏误点举例及预应策略、汉语方言词汇的偏误点举例与预应策略、汉语方言语法的偏误及预应策略、汉语方言的语用偏误及预应策略、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纠误的原则与要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言偏误及预应理论,指出建立预应理论的前提是对汉语的历史、汉语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式、汉语的语际三方面进行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对“普通话—方言”对应关系,找出规律与特色。曾为志《浅析四川方言避“豆腐”讳的民俗语源》从民俗语源的角度指出四川方言中将“豆腐”称为“灰妹儿(灰猫儿)”来源于四川人对老虎的讳称。文章认为从对老虎的畏惧到改称“猫”类词,再到同音字“腐、斧”的避讳,反映了从避讳的“实物(实体)—单个避讳词—整套避讳语”的语言发展轨迹,同样也是四川避讳民俗文化的发展轨迹。这方面的文章还有王霞《四川方言对使用者语音方面的影响》、肖敏《四川话提示话语标记的语用分析》、肖玉清《方言词语在地方报刊中的使用——以〈成都商报〉为例》、王庆、武小军《论语言传播对基本词汇吸收新词语的影响——从四川方言惯用语说起》、张桂英《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与社区和谐》、马蕾蕾《浅谈四川方言中委婉语的使用》、戴叶笛《浅谈以四川方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偏误和教学对策》、朱陶《四川方言区教师口语中的方言因素辨析》、李若男《四川方言词汇与对外汉语教学》、王娇娇《四川方言词汇的色彩义》、彭学修《四川方言詈词詈语研究——以一则微博的回帖为例》、杨雪漓、陈颖《四川方言语气词“哦”的情态解释》、刘家燕《标记理论视角下普通话四川话间语码转换研究》、段贤慧《浅谈“洗”在四川方言中特殊的语用意义》、王苗、马坤《四川方言的先时语气词“哆(着)”》、刘可《四川方言俗语修辞特点小议》等。
四川方言对外语语音教学、习得、发音等影响方面的文章有甄寒《四川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对策》、杨馨《四川方音音节标记性特征与英语语音习得》及《四川方音音节的标记性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杨德洪、夏宏钟《四川方言对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研究》、高瑜《四川方言对日语发音的影响》、何欢《四川方言对日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综述》、罗雪菲《四川方言迁移作用对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等。
5.字词考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四川方言词语的意义在今天已经难以理解,然而通过考察前代文献可以对其发展轨迹作历时梳理。近十年对四川方言词的用字和溯源进行研究的成果有,赵静《〈华阳国志〉中的巴人语词》,该文通过文献资料对《华阳国志》中的五例巴人语词“賨、赕、灵叉、山鸡、板楯蛮”进行考释。纪国泰《〈说文〉“蝒”“蠜”解诂——兼议蜀方言三种昆虫的得名》考释了《说文》中的“蝒”、“蠜”二字,得出结论:“蝒”即学名“灶马”的昆虫,蜀人呼作“灶鸡母”;“蠜”是酷似蟋蟀(蜀人呼作“灶鸡子”)的昆虫,蜀人呼作“油和尚”或者“和尚头儿”。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刘立《浅谈四川方言“魌头”》、范崇高《四川方言词“鸡婆头”得名探源》、刘欢《四川方言用字研究》、杜玄图《四川方言“跨越”义及相关词语的本字考释》、陈兵《四川方言“那么”本字考》、谢晓薇《四川方言“踡”字的本字考》等。专著有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续考(上、下册)》《四川方言词源》。
6.四川方言与文化
方言与文化向来关系密切,二者的发展互相促进。对四川方言与文化进行研究的文章有,谭继和《四川方言与儒释道的根柢》指出儒学的源头和道的根柢均源于巴蜀,巴蜀人为禅宗的中国化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儒释道的根柢是历代四川人传承的文化基因,儒释道语言在四川方言中运用广泛。蓝鹰、周伟《四川方言:川剧的文化符号》指出,四川方言是川剧的立身之本,也是川剧文化的重要表征。四川方言为我们了解川剧文化和四川地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而且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着四川地域文化。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张放《四川方言因他更宏亮——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台词的接受美感》、彭学修《四川方言词语与巴蜀文化说略》、廖可佳《从四川方言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等。著作有且志宇《四川方言与文化》《方言的历史:四川方言叙事图读》等。
三、四川方言专书专著研究
(一)《蜀语》研究
《蜀语》为明末清初的四川遂宁籍学者李实所著。该书影响深远,清末民初的语言学家张慎仪对其评价很高:“扬子《方言》兼采异国殊语,不限一域;断域为书,始于明李实《蜀语》。”[4](P263)书中记录了大量明代四川方言材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很丰富。蒋宗福《〈蜀语〉校读劄记》和《〈蜀语〉名物续考》二文,共列出《蜀语》中26条不为人所知或有误解的条目,并一一进行考辨。周岷、周及徐《从明代〈蜀语〉词汇看四川方言的变迁》从今四川方言湖广话(成渝方言)和南路话(川西南方言)音系的角度分析了《蜀语》所记词汇,指出今四川、重庆方言的代表成都话、重庆话是“楚语”的后代,今四川南路话才是“蜀语”的真正后代。从古代文献资料的角度证明了古代四川“蜀语”在明代以后被东来“楚语”替换的历史。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彭金祥《从〈蜀语〉看明代西蜀方音》、汪大明《论李实〈蜀语〉的方言研究》、穆旋《浅析〈蜀语〉中的重叠词》、向学春《从〈蜀语〉词汇看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概貌》《试论四川方言的官话性质及其成因——以〈蜀语〉词汇为例》《〈蜀语〉所见古方言词研究——兼论移民与四川方言的关系》、冯宇静《〈蜀语〉语音研究》、谢晓薇《〈蜀语〉称谓词条续考》和《〈蜀语〉古今证》、刘林玲《〈蜀语〉语音系统研究》等。
(二)《西蜀方言》研究
《西蜀方言》由英籍传教士钟秀芝(Adam Grainger)编撰,于1900年由上海美国长老会付梓印行,主要描写十九世纪后期的成都话。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有,黄灵燕《再论钟秀芝〈西蜀方言〉的入声和基础音系问题》结合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撰写的《官话方言语法》中所记录的19世纪中期成都官话古入声字的读音和现有的四川方言调查材料,重新探讨《西蜀方言》的入声及其基础音系问题。文章认为《西蜀方言》反映的西部官话音系以成都语音为标准,但其反映的基础音系除了成都语音之外,还包括成都附近地区保留入声的方言,同时也受到南京官话的影响。邓章应《传教士所编〈西蜀方言〉及其在四川方言研究中的价值》从七个方面分析了《西蜀方言》在四川方言研究中的价值,同时也指出它的四个不足之处。作者认为学界对此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局面亟需改变。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杜晓莉《浅谈一部传教士编著的四川方言辞书——〈西蜀方言〉》、李晓东《〈西蜀方言〉研究》、马正玲《〈西蜀方言〉句法研究》、陈兰《〈西蜀方言〉疑问句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启示》等。
(三)《跻春台》研究
《跻春台》是清末川刻白话短篇小说集,作者为四川中江人刘省三,书中保留了大量四川方言土语。对《跻春台》中的四川方言进行研究的文章有,郭作飞《〈跻春台〉方言词语考释两则》通过文献资料考释了《跻春台》中的“锉欛”、”肘梗”两则方言词。还有陈曦《〈跻春台〉助词研究》、杨启南《〈跻春台〉副词系统研究》、王乙宇《〈跻春台〉方言词汇语法研究》等。
(四)其他四川方言专书研究
1.《成都通览》研究。《成都通览》是成书于清末的私修地方志,作者为清末成都人傅崇榘,该书记录了成都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人情世故,被称为反映清末成都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其进行专书研究的有邓邦云《〈成都通览〉方言词语劄记》。
2.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词研究。李劼人是现代著名的四川成都籍作家,其代表作《死水微澜》《大波》等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四川方言。对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词进行研究的文章有林泉《〈死水微澜〉部分四川方言词语考释》、胡蓉《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与文化内涵——重读〈死水微澜〉》、张瑞科《试论〈死水微澜〉的语言特色》、付丽娟《〈死水微澜〉四川方言词研究》、梁艳《析〈大波〉中四川方言词语的运用》等。
3.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是第一部对四川方言词语进行深入系统考释的专著。对其进行补释的文章有蒲萍《〈四川方言词汇考释〉补释》、曾李丽《对〈四川方言词典考释〉部分词条的补释和讨论》等。
4.对其他四川方言专书进行研究的文章还有邓英树、张一舟《四川方言语音研究的里程碑——再读〈四川方言音系〉有感》、李岚《〈四川方言会通〉江湖(袍哥)类部分方言词汇考释》、王浩、王益、闵毅《〈自流井〉中的自贡方言词汇今释》、唐晋先、杨睿《谈谈郭沫若文学作品中四川方言量词的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学界对四川方言的研究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研究内容丰富,涉猎面广。涉及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字词考释、方言与文化、方言专书研究等各方面。
第二,各方面研究成果不均衡。具体说来,古蜀语研究方面,唐五代以前的蜀语研究成果较少,宋代以后蜀方言研究成果较多,且多集中在宋代语音方面,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词汇和语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语音方面对韵母的研究较少,语法方面多集中在现代语法研究,方言与文化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四川方言专书专著研究方面,对《蜀语》《西蜀方言》《跻春台》、李劼人小说中的四川方言词研究成果较多,其他专书专著的研究成果较少。
[1]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2]汪启明,程曾.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8):39―47.
[3]汪启明,程曾.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专书专著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09―113.
[4]张慎仪.蜀方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