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行商伍秉镛及其诗歌简论
2017-03-28胡玉兰
胡玉兰
清代行商伍秉镛及其诗歌简论
胡玉兰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320)
伍秉镛是乾嘉时期广州怡和行商二代,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而归。其后,他的家族通过捐纳的方式为其谋得官位。然而做官非其所爱,他最终选择辞官回到广州,参与家族事务。伍秉镛酷爱赋诗作画。绘画师法元末明初的倪瓒,诗歌风格温柔平和,具有唐代白居易之风。伍秉镛一生富足、少愤懑,这是其诗歌风格平和的主因。
清代;怡和行;伍秉镛;捐纳;绘画;作诗;平和
伍秉镛(1763—1824),字序之,一字东坪,南海(今广州)人,原籍福建安海。伍秉镛是清乾嘉时期广州十三行元顺行(后改为怡和行)创始人伍国莹长子。怡和行创立于1783年,时年伍秉镛20岁。伍国莹年老后把行务交给次子伍秉钧主持,更名怡和行。1801年,伍秉钧早逝,行务交给伍国莹第三子伍秉鉴主持。伍秉鉴经营得法,于嘉庆十八年(1813)登上首席行商之位,成为总商之魁。伍秉镛在家族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科举考试、落榜,后因家族捐输而获官,辞官回乡等。伍秉镛参与家族事业的同时,喜吟诗作画,故其诗交融了为官、绘画、行商的各种情感。本文以道光乙酉(1825)刻本《渊云墨妙山房诗钞》为据,探讨怡和行伍秉镛亦官、亦商、亦儒的生活及其诗歌。
一、捐纳:从平民到官员的异途
伍秉镛的科举、出仕之路与其家族商业的兴盛有密切关系。嘉庆戊午年(1798),伍秉镛将与赵平垣等人共赴京师参加科举考试,临行前他写下《戊午将之京与赵平垣上舍小酌夜话》:“金台求骏骨,南海思鹏程。愿子专心志,酬亲共显荣。杯倾话肝胆,不觉晓鸡鸣。”[1]317诗歌表达与赵平垣共勉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科举的憧憬,希望彼此可以“酬亲共显荣”。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同时落榜。在《庚申九日同赵平垣上舍四弟南洲登陶然亭》里有自注:“时京兆榜放,两皆落第。”[1]317《孟春南归赵平垣送至白沟河夜起话别》一诗的自注云:“君留赴秋闱,故不偕回。”[1]317落第后伍秉镛返回广东,而赵平垣则留在京都等待秋试。辛酉年(1801)九月,赵平垣从京都回来,伍秉镛写诗《九月喜赵平垣北归》。在跟赵平垣的唱和中,伍秉镛抒发了科举之路的艰辛:“中年衣褐人,万里金门谒。成名固足嘉,生子亦怡悦。”后自注云:“君年将五十犹未有子。”[1]317赵平垣年将近五十岁,由于困顿科场,尤未生子。由此可见科举之路的坎坷,由民而官之艰难。
嘉庆年间,伍氏家族的行商事业走向鼎盛,然而此时亦为国事多发之秋。“有清一代,当康、雍、乾三朝,以用兵边方,军需浩繁,为顾及国计,不得不另辟财源。于是仿历代纳粟办法,推而广之。成为捐纳事例。行之二百余年,创于康熙,备于雍、乾,嘉、道因袭之,咸、同以后遂加滥焉。捐纳事例者,定例使民出赀,给以官职,或虚衔,或实授,用以充朝廷之急需也。”[2]16捐纳之兴,其情形有四事:“曰军需,曰河工,曰赈灾,曰营田。”[2]16因此,捐纳的设置最初“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3]3233,但最后成为政府敛财的方式。“嘉庆初年,种苗、教民作乱,清廷军需拨帑达八千万以上,时府库空竭,岁入不丰,而川、楚之间,生民亦备受蹂躏,所有一切善后抚恤问题,均待解决”[2]45,户部侍郎蒋锡棨上书请开捐纳之例,“嘉庆三年,从户部侍郎蒋赐棨请,开川楚善后事例……寻议:‘京官郎中、员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亲民之责,未便滥予登进。进士,举人,恩、拔、副、优、岁贡,始许捐纳。’……十一年,定捐纳道、府,系曾任知府、同知、直隶州知州并州、县正印等官加捐”。[3]3236清代的任官之法“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吏部四司,选司掌推选,职尤要。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3]3205,以捐纳获官为异途,不在正途之列。
嘉庆年间,不仅军需大增,而且各地灾荒不断,亟须赈灾。川、楚捐纳例开后,很快在全国推行。1806年,广州米荒,遵总督、监督之命,伍家怡和行认捐买洋米,款项25 000元,折17 500两[4]174。据史料记载,从1801年到1843年期间,伍家怡和行以贿赂、捐输、报效的方式给清廷和广东的官宪输送了1 607 500两白银,数目惊人,然而这仅是已知部分,未知部分不明。地方史志称“计伍氏先后所助不下千万,捐输为海内冠”[4]175。
伍家怡和行用大量的钱财为子弟铺设了入仕之途。伍秉镛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但恰逢其家族事业辉煌鼎盛。他科举考试失败后不久,就因家族的捐输而获得了贡生身份,赴京参加铨选。虽为异途,但终究改变了平民身份。其诗《阊门即景》云:“杏花一簇艳阳天,二月风光剧可怜。香水旧曾游览处,匆匆今上孝廉船。”[1]319后有自注:“戊辰冬,屈天闲公车同余北上。”诗歌不仅写了赴京途中再次经过阊门的情形,也记录了他获得贡生身份后与屈天闲乘坐公车北上的经历。伍秉镛赴京后得到皇帝的召见与训诫,并等待注官。其诗《己巳九月三十日引见乾清宫恭纪》等记录了见到皇帝的喜悦与恭敬之情。如“召对黄扉从此始,归来身带御炉香”[1]320,表达了释褐的喜悦。罗文俊在《渊云墨妙山房诗钞》里称“伍东坪观察壮岁游京师,继而旬宣楚甸”[1]315。考其生平与诗歌,1809年伍秉镛46岁,正为壮岁。观察,在清代为道员的尊称。按照清代制度,凡捐纳所得之官“捐途文职小京官至郎中,未入流至道员”[3]3233,郎中为正五品,道员为正四品。道员为外官,虚衔,但也算在仕途之列。
由此可见,伍秉镛虽科举落第,但其家族以捐纳的方式,帮助他获得了一官半职,改变了身份和地位,获得了社会声誉。
二、绘画:人生的爱好与精神寄托
伍秉镛虽参加科举考试,汲汲于功名,落第后因家族捐纳而获得官位,然此非其平生志向所在。究其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不外有二:其一为家族的敦促;其二为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急需通过入仕来改变社会地位。伍秉镛注官后,赴任途中写下诗歌:“敢谓旬宣抒素抱,如何悃款副纶音。驰驱有路西南指,倚望无穷父母心。”[1]321自注:“十四年十月二日,乾清宫召对,上以‘结实办事爱民’为训。”此诗表达了伍秉镛复杂的心情,伍秉镛怀抱复杂的心情到任,因为道员是虚衔,到任后并无实事可做。在楚南,他不仅思念家乡,而且也生了辞官之念。在《巴陵道中》他写道:“路入楚南天渐暖,人来岭北为还家。”[1]323《登岳阳楼》写道:“南望梅关何处是,怅然难禁故园情。”[1]322表达了他思念岭南家乡之情。而《朱仙镇道中作四首》之一更表达了厌倦与辞官的心愿:“自觉游踪倦,宁教壮志灰。勉兹行路苦,温饱是凡材。”[1]323自认为是平庸的人,难以胜任官职。在思乡与自我反思的作用下,伍秉镛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广州。辞官后的伍秉镛轻松的心情难以掩饰,他在《春晓二首》之一中写道:“不著机心不费神,劳劳劫后此闲身。”[1]326
伍秉镛辞官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平生志向是绘画,而非做官。“伍东坪观察壮岁游京师,既而旬宣楚甸。所阅燕赵齐楚吴越诸胜,莫不有诗。未老即以悬车,优游林下,从容文酒。其生平所作绘事之外,于诗为多。”[1]316罗文俊在《渊云墨秒山房诗钞》的序言中指出伍秉镛生平最爱之事是绘画,其次是作诗。
伍秉镛对绘画之爱常通过题画诗表现出来,这些题画诗不仅表达了他对绘画主题、构思、题材的品鉴,也传达了他的绘画理想。伍秉镛的题画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题人事画,一类为题景事画。
第一类题人事画,即画以现实人物及其所行之事为中心,这些人物多为伍秉镛的亲友。在这些诗歌中,伍秉镛常常以题画为由,对这些亲友进行褒扬或劝勉、评价等。如《题家青田进士闻香图玉照》:“人生五十即衰老,所见却比中年好。”[1]335先是对伍青田的容貌赞赏一番,然后插入评价其禀赋、才情及其为官之艰辛,最后又回到画面,对画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面貌进行点评。又如《题刘芝田上舍自绘尊甫石屏先生采芝图》:“色笑留图绘,终天恨自深。……白头悲孺慕,泪尽染毫心。”[1]339点评友人刘芝田为其父所作画像。先以“色笑留图绘”勾勒刘父的音容笑貌,再描绘其采芝情状。“泪尽染毫心”,则将对父亲的一片深情融入绘画过程,令观者动容。《题赵筠如孝廉南溪课读图》则借用赵筠如在伍家南溪设帐给自己的子侄们授课的图画,表达对这位在科场屡屡失意的读书人的同情:“溯君公车业五上,落第六度人争怜。”[1]331
第二类题景事画,即画以景物为中心。在此类诗中伍秉镛或是对绘画的内容、要素直接描述,或是借画面内容对绘画者予以点评。如《题张云巢司马珠江旧雨图用雨亭韵》:“风雨名山共结缘,廿年踪迹等云烟。”[1]326借用绘画中的风雨题材劝勉宦海不如意的张云巢司马,不要发牢骚,而应该放宽心态,喝酒赏景,享受人生。《题戴文进清溪渔乐图》:“聚族争依水一湾,短蓬衔尾傍青山。”[1]327更是借用戴文进的渔乐图来表达人生应有不为尘世所扰的豁达心态。而《题画》:“饱看春山眼转青,松风两袖细泠泠。”[1]339则是一首比较纯粹的品画诗。从远景春山、色彩,再到人物与景致,用诗的语言描绘了画面构图,也隐隐透出恬淡的气息。
伍秉镛在绘画上师法元末明初的画家倪瓒。他在《辛巳立秋得长律四首》中“老怀画本爱疎清”后自注:“予近笔墨喜仿云林。”[1]336辛巳年即1821年,时年伍秉镛58岁,故自谓老怀。云林即元末明初画家倪瓒。伍秉镛表示自己年老了,喜欢模仿学习倪瓒的作品,喜欢倪瓒作品疏淡、简约的风格与意境。“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善诗画,诗不经人道语,画片纸数笔,人咸宝之。不著色,以水墨摸榻,清气逼人。”[5]31倪瓒擅长山水画,格调清淡,这些都是伍秉镛所欣赏的。倪瓒为了书画创作,对自己的居所也做了独特设计:“倪瓒所居,有清闭阁、云林堂,其清闭阁尤胜。前植碧梧,四周列以奇石,蓄古法书、名画其中,客非佳流不得入。”[6]537倪瓒号云林居士,无锡人,家境富足。伍秉镛也曾营造园林宅邸,“伍秉鉴1803年在广州河南安海乡置地百亩,开始大兴土木造园。伍家花园位于河南海幢寺以西,南及庄巷,西通龙溪涌,北至漱珠桥,又与南面的松岗相邻(即海幢寺的后山,今乌龙岗),占地甚广。”[7]17伍家子弟于是在这里造园,“伍秉镛兴建了宝纶楼、南溪别墅、清晖池馆”[7]20。可以说在生活、行事方面,伍秉镛都在向倪瓒学习。伍秉镛建造的别墅、池馆里的亭台楼阁、水榭花台既是他吟诗作画、交游会友之所,也是其绘画题材与灵感的来源。这固然得力于伍家雄厚的财力。
由此可见,伍秉镛一生为官闲淡,最后弃官而以绘画为其一生寄托。
三、作诗:游历、从商的记录方式
伍秉镛诗集《渊云妙墨山房诗钞》录诗约180首,可视作伍秉镛各个时期的生活记录。内容大致有三类:其一,做官前的读书生活,与朋友的唱和及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其二,再次赴京参加铨选,注官及到任后为官生活;其三,辞官后回到乡邦的生活,包括与朋友吟诗作画、唱和及参与家族事业等。
伍秉镛在家族捐纳注官之前,曾与好友赵平垣共赴京师赶考。两人在赶考期间均有诗书往来。如赴京前有《戊午将之京与赵平垣上舍小酌夜话》,赴京后有《庚申九日同赵平垣上舍四弟南洲登陶然亭》《除夕与赵平垣话故乡事二首》《辛酉初春试笔赠赵平垣二首》,在京师分别有《孟春南归赵平垣送至白沟河夜起话别》,离别后有《归至梅岭寄怀赵平垣》《九月喜赵平垣北归》。“赵平垣,顺德人,嘉庆戊辰副榜首,著有《自鸣轩吟草》”[8]273,伍秉镛与赵平垣志趣相投,性喜作诗为文。赵平垣参加科举考试,不入正榜,而入副榜。副榜是会试或乡试后给落第举人做官的机会,但是“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9]1679,故伍秉镛后有诗歌《乙亥浴佛日同谢里甫太史赵平垣广文游小金山夜宿谈公禅房用唐张承吉金山寺韵》,在此伍秉镛称赵平垣为“广文”,广文即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大抵合于事实。在与赵平垣共赴京师赶考过程中,伍秉镛收获的不仅仅是友情,沿途风景更使他眼界大开,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诗歌题材领域。
伍秉镛因家族捐纳而再度赴京,与第一次赴京重视与挚友之唱和不同,二次赴京途中他写下所见所闻所想,扩展了诗歌题材领域,超越了仅用诗歌作为个人交际工具的局限。除了记录在京师的游踪,乾清宫觐见皇帝的系列诗歌外,他还写了京师到楚南沿途的景观与感受如《己巳初冬出都之任楚南》,以及沿路拜谒一些官员的情形。拜谒、赠别之作如《赠林迪园太守》,写沿途之景的诗歌如《舟至襄阳抵武昌》等等。由此可见,伍秉镛是经由陆路或水路到湖南岳常澧道。出京到任途中的景致给予伍秉镛许多创作灵感,如《六溪口过江》:“舟子呼风别有腔,帆悬峭影急飞艭,群鸦着意来相送,我已冥心早过江。”[1]322诗歌写过江过程的所见所闻,首先是听到船夫别有特色的号子,接着写船帆被江风吹动的样子,再写跟随船飞的群鸦,最后写自己急切过江的心情。画面感很强,并能感受到在风中过江的焦急心态,生动而细腻。到任所后,伍秉镛所作诗歌并无太多关注民生疾苦之作。他的一组四字题诗歌,如《阅音修篁》《玉壶买春》等表达了他闲淡的心情,也表明了他为官之素澹,并无太切的功名心。由于情系家乡,又无更深的宦情,他最终选择了辞官。
伍秉镛辞官回到广州后。一方面参与家族的事业、事务,另一方面则是在自家的园林宅邸与文友唱和往来、吟诗作画,再则便是与友人游山玩水、参加本地的民俗活动。
伍秉镛参与家族事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兴建伍家园林宅邸万松园;第二,在家园开设私塾,督促本族子弟读书;第三,参与家族的公益慈善事业。
如前文所述,伍家嘉庆八年(1803)在广州河南安海乡购置100多亩土地兴建花园。《安海伍氏入粤族谱》里记载:“万松园在广州市河南溪峡珠海波光,于嘉庆年间建,伍氏宗祠落成后,将后方余地建筑成园,命名万松园。”[7]22万松园厅堂后主要是花园,花园由多个次庭园组成,主要建筑包括宝纶楼、听钟楼、辑山楼、听涛楼、延晖楼、枕流室等[7]23。其中宝纶楼、南溪别墅、清晖池馆由伍秉镛兴建[7]20。伍家的万松园宅邸是他们交友会客之所,如《雨后登家园宝纶楼看白云山》《集万松园赏菊》便记录了他与友人在园中诗酒唱和的情形。此外,伍家还在家园开设私塾,延请私塾先生教授本族子弟读书、为文作诗,为日后参加科举考试奠定基础。伍秉镛的《题赵筠如孝廉南溪课读图》便记录了家族为子弟延请赵筠如为塾师的情况。“今朝西堂再开讲,梨楂增重南溪妍。阿咸执经侍缝帐,师事更集同窗贤。”诗后有“嘉庆甲子曾延设帐”,“三侄现请业”的自注[1]331。赵筠如是一个困顿科场的儒生,曾参加科举考试六次,但都落第而归。伍家请其教授族子,在课余伍秉鉴与赵筠如也有唱和,如《和赵筠如孝廉苏州见怀元韵》,因此伍秉鉴与赵筠如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伍秉鉴非常关心族子的学业,他在《长夏散步月台写意示儿侄》中写道:“随时行乐都关命,报国文章只是才。”[1]329伍秉镛散步至月台,想起读书的侄儿,便写诗勉励其要努力刻苦成才,而不要像他无缘科举功名。可见他在家族中负有督促晚辈读书的职责。
伍家怡和行的公益事业除了认捐朝廷之大米、军需等之外,还在乡邦捐建书院等。此外在推行西洋医术方面也非常积极,比如接种牛痘。“乾隆间,蕃商哆啉呅携牛痘种至粤。……洋商郑崇谦司马刊《种痘奇书》一卷,以广其传。其原痘浆,殆出之牛,故称牛痘云。顾粤人未深信,其种渐失。嘉庆辛未,蕃商刺佛复由小吕宋携小夷数十,沿途种之,比至粤,即以其小儿痘浆传种中国人。洋商潘有度、卢观恒两都转、伍秉鉴方伯,共捐银三千两,发商生息,以垂永久。募习者,得番禺梁辉、香山张尧、南海邱熺、谭国四人,其后梁返黄埔,张归翠微,邱、谭两人遂擅其技。初设局洋行会馆,后迁丛桂里三界庙西。”[10]311伍家出资设种痘局和培养种痘人才,邱熺其后成为杰出的种痘师。邱熺,字浩川,1817年撰成《引痘略》出版[11]135。伍秉镛作诗《邱浩川种痘略书后》评价了邱熺种痘之功。诗中写道:“人事补天天无功,天心牗人人乐从。牛痘始种自夷域,传来粤海今成风。”[1]336盛赞其种痘奇效,同时也对邱熺的技术大加赞赏。伍秉镛之所以会关注《引痘略》,并在其后写诗赞扬,其原因正是种痘的推广与伍家的捐资有密切关系。
在参与家族事务之余,伍秉镛与文友唱和往来,用诗歌记录了他们游览胜地,观赏民俗活动的生活。广州当时的民俗活动有花朝、中元节、射箭等。伍秉镛有诗《癸亥花朝赏牡丹次赵平垣韵》等。花朝为农历二月十五,是百花的生日,也是赏花的好日子。他的《观道场戏作》中“鬼到中原便不穷,道场布施楮钱丰”[1]327则写了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祭祀亡灵与鬼神的热闹场景。《柳坡观射》记录了热闹非凡的射箭比赛。
以上可见,伍秉镛的诗歌内容是他游历与生活的记录。赵光在序言中说:“北历中原,南经湘泽。胸吞云梦,足濯沧浪。歌桃花渔夫之辞,书香草美人之句……乃纪羊城岁月……或唫淥水以题襟”[1]314,点出伍秉镛的诗歌既写中原、湘楚的风情,又记录在广州的生活,尚有一些抒怀之作,这是对伍秉镛诗歌内容的总结。伍秉镛的诗歌风格又如罗文俊在序中所说:“其诗从容乐易,美秀而文,盖由资禀既厚而又泽以诗书。顾其陶写性情,率皆敦厚温柔而无愤闷激昂之慨,庶几合平和之旨。”[1]315对于伍秉镛诗歌风格平和、温柔敦厚的成因,罗文俊指出:“盖诗本性情,性情因乎境遇。使境遇欢娱而故作穷愁之响,无病而呻吟,昔人所讥。有唐诗人甚夥,独白太傅以和平温厚称,则不得谓愁苦之音独好。”[1]315罗文俊认为,伍秉镛的诗歌平和温厚,首先同他的性情有关系,其次同他的境遇有关系。伍家财力雄厚,伍秉镛全无生计之苦,所以诗中没有愤闷、穷愁之音。而且这种诗风与白居易相似,也值得赞赏。
综上所述,伍秉镛作为怡和行商二代,家境优渥、生活富足。他虽然曾经科举落第,但并不影响其通过捐纳的异途转变平民的身份。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其最终放弃官位,寄情于自己钟爱的诗画生活,参与家族的事业与事务,安然怡乐地度过了一生。
[1] 伍秉镛.渊云墨妙山房诗钞[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G]//明清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章文钦.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清代广东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上)[J].近代史研究,1984(3):167-197.
[5] 黄暐.蓬窗类记[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5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
[6] 都穆.都公谭纂[M]//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5.
[7] 陈哲舜.伍家园林——清代广州行商园林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8] 刘彬华.岭南群雅[M]//续修四库全书:第16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胡巧利.广东方志与十三行——十三行资料辑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11] 黄少新.论邱熺与牛痘在华之传播[J].广东社会科学,2007(1):134-140.
(责任编辑:李朝平)
On the Merchant Wu Bingyong and His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
HU Yulan
Wu Bingyong w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Yihe merchants of Guangzhou in Qing Dynasty. He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but failed. Later, his family donated him a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However, he did not dream to be an official, so he chose to resign and returned to Guangzhou, and then participate in family business. Wu Bingyong loved painting and poetry. He learned painting from Nizan who was a famous painter in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Qing dynasty. His poems were soft and gentle, which are similar to Bai Juyi’s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eaceful poetic style was out of his good family fortune which brought him little worry and angry.
Qing Dynasty; Yihe merchants; Wu Bingyong; donation; painting; poetry; peace
I112
A
1009-8135(2017)01-0072-06
2016-10-11
胡玉兰(1976—),女,广西柳州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5BZW08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