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
2017-03-28韩瑜
文/韩瑜
作为赣南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地方民族精神美味大餐,赣南山歌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族文件底蕴。它产生于坊间,流唱于民间群众生活的大舞台。它来源于生活,歌唱着生活的精彩和爱情的美好。渊源流长的优美旋律,率真豪气的动人语言,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体验和感知赣南山歌的艺术特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文本对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进行粗浅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赣南客家山歌的起源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受中原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赣南客家山歌有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这种被誉为“岭南奇葩”的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经典,其起源是中原悠久历史文化在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延伸。据专家考证,赣南客家民系的先祖,本是为逃避战乱、自然灾害或瘟疫等,千里迢迢从中原流漓迁徙而来至赣南。离乡背井的思愁从来就没有从先祖们的心头抹去。在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进程中,不少沿袭了《诗经》的韵味及风格。同时也不乏唐诗律绝和宋词格律的薰陶。多种韵律融合,使赣南客家山歌在继承中原历史文化传统,独具鲜明地方特色中又充满着大自然泥土的芬芳。
二、赣南客家山歌的社会历史意义
赣南客家山歌,是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活总结和智慧的结晶。赣南客家山歌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深刻的展示了赣南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赣南客家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多为山林陡峭的山坡。群众在生产劳动和出行负重,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自娱自乐的哼哼几声俚歌号子。用以鼓舞士气和增加自身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颇具音乐色彩的民谣号子,逐渐演变成了客家山歌。
赣南客家山歌来源于客家民族的生产生活。流行于赣南客家民间。服务于客家人民群众。每当客家群众兴办某种事业,客家山歌就是鼓舞客家儿女战胜困难,鼓舞劳动斗志,坚持到底的最好精神支撑。
爱情是生活永恒的主题。赣南客家山歌一般以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线。青春俊男靓女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好感而互生情愫。她们用来表达爱幕之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山歌。赣南客家山哥也是客家女子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挑战封建社会丑恶的有力武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赣南客家山歌融入了新的现代化元素。成了青春才俊创业致富的战斗进行曲。
男:“小妹对面听我讲,上城做工有几年。服装针织好赚钱。明年自家工厂开”。
女:“哥哥真是好人才,小妹听了心喜欢。自由恋爱结娇莲,日子越过越香甜”。赣南人民携同客家山歌,搭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快车道。成了新时期为祖国经济腾飞的润滑剂。
三、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传统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得到了许多人的欣赏和喜爱。赣南客家山歌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唱内容,灵活多样的演唱风格,是客家民族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最好方式。不论在山林坡地、还是在田间地头,或是在湖畔青柳,客家各种节日都激荡着高亢激昂、灵秀悦耳的山歌旋律。
赣南客家山歌分四句、五句、七句板等格律。有下面几种表演形式。
(一)独唱(一人表演)
独唱是一个人单独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又分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男声独唱的声音一般都比较高亢激昂,女声独唱则比较清秀细腻和委婉。赣南客家山歌在表现青春男女的爱情时,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就会用独唱的山歌形式来试探对方。一般情况下,男生先看上女方,男生会先一个人发声歌唱。如果是女方先看上男生,则女方先唱山歌表达对男生的爱幕。对于一对互不相识的人来说,独唱这种表现形式是最好不过了。这样既避免了双方之间的尴尬又传递了双方的爱意。
(二)、对唱
赣南客家山歌最受欢迎和喜爱的演唱形式就是男女对唱。
两人或两组以上的人一唱一和,互相呼应,通过唯妙唯肖的动作搭配表演形式,令观众捧腹大笑。群众喜爱的程度非同一般。
(三)、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技巧
赣南客家山歌唱腔浑宏或涓秀,同我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山歌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其地方语言的差异,在山歌的演唱技巧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赣南客家山歌在演唱气息的运用上,有自己独特的技巧。赣南客家山歌把气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不同的山歌,在不同的场所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表达不同的演唱效果。达到不同的演唱目的。
(四)发声方式
赣南客家山歌有三种基本的演唱发声方式:本嗓、假嗓、细嗓。
在演唱基本的发声方法上,赣南客家山歌同样是根据不同的山歌内容,不同的演唱环境而选择不同的发声方法。唱出不同的音色效果。
四、结语
赣南客家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家民族在演唱山歌的时候,通常是有感而发,随性而作。用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它从群众中而来,扎根于赣南人民群众。它是盛开在赣南客家民族心灵上一朵纯洁美丽的山茶花。在赣南大地上散发出沁人心肺的泥土芬芳。
[1]吴岫明.中国民歌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启福,钟善全.兴国山歌形成论[J].赣南师范学院,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