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中仪式概念社会意义的理想化及其消解
2017-03-28王斐
文/王斐
詹姆斯·凯瑞是传播仪式观的首畅者,将仪式的概念第一次引入传播学研究中,开启了从仪式视角看待传播学研究的先河,仪式视角传播学研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仪式概念社会意义,然而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仪式概念社会意义褪去了原始的理想色彩,其对社会单一的积极功能也被结构为复杂的、多变的消极功能。
一、传播学研究中仪式概念社会意义的理想化
墨格尔对传统人和现代人做出了本质上的区分,传统人通过祈祷,获得上帝的认可,现代人通过利用一些媒介手段:读书、看报等,关心国家大事,从这些区别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介手段拥有如同宗教信仰一般的凝聚力,像传统人信仰宗教,信奉上帝一样,凝聚众人。
凯瑞第一次提出了传播仪式观,赋予了传播学研究的仪式概念,颠覆了传统的以信息传递为主导的传递观,把仪式作为传播的主体。在仪式观中,传播具有仪式的社会凝聚功能,传播主要是通过一个团体聚集在一个神圣的场地进行一项神圣活动,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通过对澳洲居民的日常活动观察来看,人们的日常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只有定期举行的宗教活动会把人们聚集起来,形成人们共同的宗教信仰,由此可见,仪式观在传播学中具有社会凝聚功能。加强居民间的情感交流。
凯瑞的仪式观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提出的,这其中还受到杜威等提出的社会学派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吸取了芝加哥社会学派对于社会整合功能的观点,根据它们各自的内在联系,加以整合,最后推出了仪式观。
凯瑞为什么把仪式作为传播的主体,他自己也给出了明确答案,文化能够赋予社会秩序,满足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仪式则是文化的核心体现,能够赋予社会一定的秩序。人们在主观思想中往往认为社会秩序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不是,人本来是粗糙、野蛮的动物,在这种固定的印象下,人自身只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散乱,而人们创造了文化,通过文化的传播,才创建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所以仪式作为文化的核心主体和重要体现,同样对促成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影响运用,即具有社会凝聚力,理应可以作为传播的主体。
不同学者也从仪式角度来审视现代的电视传播活动,一方面由于电视文化的大众性,紧扣社会发展和文化主体,能够抓住大众的胃口,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形成一定社会凝聚力,把有同样的文化需求的人聚集起来。另一方面是因为电视传播主要是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并且能保证观众收视的同步性,重大事件也就是人们普遍愿意关注的事件,在人群中普及度较广,能够把不同人根据同样的社会、文化需求聚集起来;而观众收视的同步性可以保证观众同时收看此类视频,保证了视频传播的同时性和一致性,相当于把不同空间、不同地域的人同时聚集起来共同收看一类节目。具有凝聚功能。
在这些被解构的仪式传播中,媒介事件最具备凝聚功能,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可以把人们更好的聚集起来,媒介事件多为集体庆典性事件,有较强的集体组织能力,可以把人们更好的聚集起来,发挥凝聚功能。
二、对媒介事件中仪式概念社会积极意义的解构
在凯瑞提倡的仪式视角下的传播研究,仪式概念更多的是被人们认同,因为它作为一种整合社会力量的概念,被赋予了美好的社会理念和思想,符合人们对社会美好的追求,所以很难受到人们的排斥。
媒介事件虽然是在仪式观后出现的,但它的地位毋庸置疑是居于上的,它活跃于社会中,具有良好的社会凝聚功能,能把社会有效的整合起来,被人们逐渐认可。但它被提出不久,也开始受到质疑,戴杨和卡茨出版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说中,就运用、结合了媒介事件这一理论知识,媒介事件理论也因此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随之而来的,除了赞赏还有批评和怀疑,魏蔓等人开始在媒介事件研究上展开对恐怖事件的报道,通过这一报道,误导了人们对媒介事件的认知,人们越来越认为媒介事件是只能传播恐怖事件的,是对社会产生消极功能的事件,受到人们抵制。
媒介事件确实既有积极功能又有消极功能,因为它在传播积极事件的同时也可以传播一些消极的对国家、对社会有危害的事件,其积极功能也逐渐被消退和解构。
三、结束语
虽然传播学被赋予了仪式概念,但在仪式观中,仪式传播对社会积极的功能逐渐被解构,转化成消极的、复杂的消极功能,甚至消退,仪式观的传播具有很好的社会凝聚功能,应该被赋予美好的理想和内涵,但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又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组织,只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
[1](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2]刘建明.“仪式”视角下传播研究几个关键概念被误读现象研究——与郭建斌教授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