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寺院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其价值
——以昌吉西圣观音寺为例

2017-03-28刘江平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众佛教文化寺院

栾 睿 刘江平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佛教寺院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其价值
——以昌吉西圣观音寺为例

栾 睿 刘江平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在对昌吉州西圣观音寺实地调研基础上,观察并论述了佛教团体内部在文化功能上所做的适应性转型,认为寺院文化作为社会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建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尝试和实践为佛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找到了连接点,也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而以佛教寺院为特征和立足点的进一步的文化建设,其方法和路径则需要更加努力地探寻和建构,以期为社会文化做出更多贡献。

佛教;寺院文化;现代转型;昌吉观音寺

佛教寺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构力量具有特色的一支,在现代化背景下,特别是在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其内在的发展路径和社会适应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相关部门了解和掌握佛教寺院文化建构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制定相关的佛教事务管理政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现实的角度讲,西圣观音寺的寺院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所做的内部改造和外部调适,既可以不断调整其自身的文化结构,促进自身发展,又可以积极地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

我们对西圣观音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持续关注和调查,对其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转型进行研究。对其现代化表现以及文化组成结构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对寺院文化活动所具有的转型性质进行分析。指出其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揭示出以寺院文化活动为特色的社会文化建构基础力量,以期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对这种文化建构能力的利用和有效管理。

一、西圣观音寺历史及文化背景

昌吉地区的民间信仰较为普遍,早期汉族移民来源地较为复杂,宗教信仰状况并不统一,加上地处边陲民族杂居,建了寺庙堂观以后,大都是综合了各种信仰聚在一处的,道教神灵、佛教菩萨供在同一座寺观的情况很常见,寺院活动则重在祈福行善、斋蘸祭神,并未专于佛理。这种混杂的宗教活动方式到了民国中后期,由于活跃在西北的心道法师对教理的重视和对佛教脉系的厘清而有了较大改观。心道法师在乌鲁木齐、昌吉等地成立法幢宗,早期的寺院也就称为“法幢寺”。由于新疆地处偏远,清末民初所建寺院中出家僧人难以形成僧团力量。

由于时代变迁社会动荡,昌吉州各县市寺院人员十分不稳定,加上新疆和平解放后到80年代基本没有增加出家人,佛教信仰一直处于完全民俗化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文化逐步多元化发展,原有的信众又聚集在寺院旧址上组织开展一些宗教活动。昌吉市有了两个佛教寺院,一是旧的大佛寺,位于昌吉市西后街,建于1920年,另一个是法幢寺,位于昌吉北公园(人民公园)后门对面的街巷之中。受宗教团体及信众文化水平和佛学知识所限,两个寺院举行活动的模式大体上是一致的,以去居民家里做经忏、超度亡人等活动为主,基本上是围绕着老一代居民的丧葬来进行,几乎没有讲经说法、佛学理论探讨或与佛教学理、教义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政府对此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参加活动的信众大都以年老的居士为主,寺院的主体也是居士和未获得居士身份的善男信女,没有出家僧,更谈不上依托出家僧人举办的各种正规佛事活动。受居士文化水平所限,也很难对社会文化活动产生参与的动力和施加什么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法幢寺与辖区内金光明寺、庙尔沟观音洞逐步恢复了宗教活动,吸引了不少信众和社会上有兴趣的人员参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三处佛教活动场所被称为昌吉佛教历史三大聚集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对社会多元文化的鼓励和扶持,法幢寺广大信众自筹资金,在原址上兴建了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念佛堂和五观堂等附属设施。由于僧人较少,居士活动不规范,管理散漫。僧人文化结构较为单一,佛法、教理的学习甚少,僧人的年龄都普遍偏大。主要依靠一群年纪较大的居士和善男信女(未受居士戒者)支撑着寺院活动。活动内容主要以定期举行的几个大型佛教节日活动为主,例如:正月初一的供天祈福迎祥法会、四月初八浴佛节、七月十五孟兰孝亲报恩盛会、腊月初八佛陀成道法会等。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基本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但是与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活动种类较为稀少。缺乏文化活力,因僧人少,也废弛了寺院戒律的执行和宣传,佛教活动家庭化、生活化十分明显,几近湮没于迷信和民俗之中。总的来看,转型前的法幢寺自身的发展力量还比较薄弱,文化的传播力量也较为有限,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力不大。

二、西圣观音寺文化转型及特点

昌吉市虽为回族自治州的州府,但多民族、多样化的文化格局由来已久,除传统回族文化为特色外,昌吉州政府也特别注意发扬汉族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合力建构现代城市新的文化风貌。具有较长久的历史沉淀的佛寺文化,自然成为文化振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借助历史传说,加重宣传砝码,使得法幢寺成为文化宣传的重点之一。2005年,昌吉州确立了以旅游业作为主要发展动力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理念,经过州政府多次的广泛征求意见、会议商讨表决,最终将“观音故里”文化旅游项目作为整个“旅游城市”建设规划的立足点。并经过考察,认为从僧人文化水平能否胜任、寺院坐落的位置居于城市中心区、群众基础较好、交通便利方便旅游等各种条件而言,法幢寺条件优先。由此一来,“观音故里”文化旅游项目的确立为该寺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契机,2006年,法幢寺正式更名为西圣观音寺。2003年,昌吉市礼请中国佛学院毕业生普通法师和续法法师驻锡法幢寺。两位年轻的佛学院毕业生立志在此为振兴佛教事业做一番“功课”,并开始着手从新的文化立足点展开活动、扩大影响、提升寺院文化实力。经过对寺院功能和文化的重新定位,决定在正规法事活动之外,增加社会文化活动,并积极带动周边的市民参与切磋。观音寺坐落于昌吉州人民公园后门对面的街巷中,许多市民在闲暇时都会进入寺院参观,寺院内部的管理层明确地认识到,寺院的运行模式不能再固守以往老套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固守清代以来佛教寺院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配合迷信、悼亡活动的局限,应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深刻地改变。他们积极地吸纳有文化、受过正规教育的僧才和神职人员加入本寺,并积极联系礼请当代文化名人、知名书法家、古琴演奏者、健身教练、甚至著名企业家,来寺中进行各种文化展演、教学、训练和交流讨论。几年里,不仅丰富和促进了附近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扩大了寺院声誉,吸引了更多青年人参与各种非宗教的文化活动,使古老的寺院焕发了朝气。昌吉州佛教协会会长认为:“佛教寺院不能仅仅是一个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还应当担负起传播文化的责任,佛教也应该积极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引导市民遵循社会准则,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昌吉州佛教协会应当积极引导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佛教活动应当予以摒弃,要多举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陶冶市民生活情趣的活动,要正确地认识到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文化作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因素,具有满足民众需求的社会价值。佛教文化作为一支建构现代文化的非主流渠道力量,一直以来对满足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以及维系社会道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转型后的西圣观音寺在传播佛教文化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与当地的知识阶层以及文化精英的接触和交流,也正是因为知识阶层与文化精英们的参与,使得昌吉州地区的佛教文化传统得以适应该地区自身的特点,这对于佛教的本土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寺院首先从整顿教规戒律入手,对僧人队伍进行教育,从而树立正规化的寺院文化。戒律,是佛教徒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是维护佛教社会形象的内在约束机制,也是佛教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寺院虽然出家僧人并不多,但是遵守教戒是头等大事,每年结夏安居期间,无论有多么重要的事,一律遵守戒律不离开寺院。同时加强了在寺僧人和信众居士们日常活动的规范化、戒律化,例如准时过堂(在集中的食堂吃饭,并有标准的仪式);早晚课的内容固定、形式固定;所有宗教仪式无论参加人数多寡,主持者一定是出家僧人及其团体,在家信众随喜参与。这样就增强了佛教活动的仪式感、神圣感,增强了僧团的威信,近十年来,该寺佛事活动逐年活跃,参加人数与日俱增,活动举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庄严、规范,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循环。

自2006年普通法师到西圣观音寺主持各项事务以来,寺院的各项仪轨以及宗教活动都主要围绕着佛教文化展开。寺院一年当中的佛事活动也增加了不少,除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举行正规的大型的庆祝诸佛、菩萨纪念日的法会外,还在与观音菩萨信仰相关的农历二月十九(传说中观音菩萨诞辰)、六月十九(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成道日)以及九月十九(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出家日)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以增强与观音菩萨的文化联系、满足信众的宗教需求。寺院的这些活动都是配合佛教文化中固定的日期以及正规的仪式,内容既有对转型前活动内容的继承,也有为适应社会变化及民众要求而新增的内容。据现任住持普通法师的叙述,转型后寺院为适应社会发展而新增设了许多适合大众参与的活动,内容大多是民间化、通俗化、生活化的,例如,在传统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的时候,寺院也会举行与之相关的祈福,共祷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社会祥和,这种对民间正面文化心理的推动和凝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僧俗共修法会;在每年夏季为了给市民提供修养身心的场所和活动,还会临时性的开展“打七”活动,打七活动依照禅宗静修原则,配合与现代化社会相关的读书、哲理探讨、道德宣讲、家庭伦理、健身修心等内容,老少咸宜、淡化宗教色彩,强化文化宣传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因而吸引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民众的较多参与,他们对此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从侧面反映出了寺院活动内容对现代化城市文化的主动适应与贡献。

培养僧才,扩大寺院文化队伍,也是该寺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当代的僧才,需要懂得佛法,也需要懂世间法。需要在胜义谛方面有体会,在俗谛方面也要有成就。要使佛法和世间法二者运用圆融,又各自分别在不同场合发挥作用。佛教中也提倡出世间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尤其是大乘佛教。追求不脱离社会人心而成就智慧,在社会的基础上来成就佛法。当代社会的僧才,要广泛接触群众,回答大众来自各自的文化背景、人格基础、后天学习和社会经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最后归根都是人生问题,故而寺院对能够接待来访客人的僧人,要求是很高的。举凡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等基础问题,和当下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来访的游客或香客都时不时地会问到。观音寺的住持普通法师,经历过中国佛学院的本科教育,在俗时又是昌吉州人氏,对昌吉的风土人情、社会历史都了如指掌,同时作为一个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僧人,文理兼通,略有艺术技艺,在他的带动下,后来住寺的道慧法师也积极融入与社会大众的交流之中,二位僧人无论针对佛法还是社会常识,皆可侃侃而谈,笑语春风,温和敏捷,很受信众的信任和敬仰。

寺院为了提升寺内僧人及信众的理论水平,定期开设佛教文化讲解课堂,为信众们讲解佛教发展史。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讲僧人除了讲清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还深入研究资料,闲暇时走访新疆古代遗址,积累大量的讲课资料,对信众和在寺僧人解说佛教文化与新疆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新疆历史和宗教发展演变的过程做详细深入的讲解,这使得信众得以了解和认识佛教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发展的深厚土壤,了解新疆社会历史常识,对当今的各项政策、兴疆稳疆的措施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在佛事之余,寺院僧人们会在寺内的茶室,为常来寺院修行、参观、游览的信众答疑解惑,法师们并不拘泥于佛教信仰和教理本身,而是从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讨论人生问题,探索生命感受,与来访的各类人员平等探索、互相砥砺,遇到有些文化水平较高、理论基础较好的青年,不知不觉之中讨论变成了学术交流、思想互动,完全没有想象中寺院的陈暮之气,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深入浅出的讲解、春风拂面的接待、沉静坚毅的人生态度,从理论到体验都让访客感受到了深层次的被接纳和宽容,答疑解惑的过程也让信众们在品茶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体验。

现代化转型促进了西圣观音寺与其他城市寺院、部门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之中最为典型的是由昌吉市政府牵头,2009年与四川遂宁携手打造的“昌吉-遂宁”观音文化旅游项目,这一旅游项目让传说中发源于此的观音民俗文化得以“走出家门”,与远在西南地区的观音民俗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由此一来,西圣观音寺的佛教文化不再是庭院里的一花独赏,“走出家门”的西圣观音寺既加强了其自身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又得以在交流中汲取他人之所长,丰富、发展自身文化,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形象。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分析,以“观音文化”项目为主的旅游业带动了昌吉和遂宁两个城市之间的佛教文化互动,为佛教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佛教寺院的与时俱进表现在不断增强自身的现代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通过文化宣传,为社会大众普及佛教文化知识,消除了世俗社会中普通大众对佛教文化约定俗成的概念,让佛教有求必应的“老好人”形象得以被打破,从而使自身的真实面目得以展现给社会大众。改革开放以来,观音寺本着“世间皆是道场,无处不是修心”的理念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平等、和谐、慈悲、包容的观音精神,并在转型过程中以“利于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宗旨作为转型目标。通过对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佛教文化进行宣传,给信众提供了一个恒定的信仰投射对象,有利于化解信众内心滋生对社会不满的负面情绪,降低或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凝聚信众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转型后的西圣观音寺还通过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寺院的各种禅修法讯来加强寺院与广大信众和市民之间的文化联系。在加强与市民文化联系的这一过程中,西圣观音寺以自身文化为载体,积极联系礼请当代文化名人、知名书法家、古琴演奏者,来寺中进行各种文化展演、教学和交流讨论,从而让市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不断丰富,满足了他们超越物质之外的精神需求。充分发挥了当代佛教寺院的社会文化功能。

三、西圣观音寺文化建构的意义及思考

西圣观音寺的文化转型作为北疆地区佛教文化转型的代表,其转型的成果为引导宗教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通过不断地进行现代化转型来修葺自身,以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拓宽佛教文化传播的范围,加强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寺院将自身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下做出相应的改变,使之成为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西圣观音寺为成功范例的佛教文化转型对促进现代社会城市文化建设发挥了较好的功能。

佛教伦理思想中提倡的“自净其意”观念对于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可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所宣扬的慈悲思想,促使佛教团体积极参与利乐有情,造福众生的社会慈善活动中,在昌吉州几乎所有的赈灾扶贫行动中,都能看到观音寺佛教徒的身影。当前西圣观音寺的佛教慈善活动,已经逐步从以往被动、零散的状态中走出来,学习和借鉴社会慈善经验,日益成熟起来。

佛教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僧团的严格管理将成为新时期佛教内在建设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僧才不断增加、群众越来越信任该寺的文化影响力的情况下,加强和巩固、提升自身佛教文化内涵,是保证寺院蓬勃发展、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的前提保障。其中,寺院戒律和教制建设是基础。教制就是按照佛教内部的宗教要求所坚持和发扬的制度。佛教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适应社会的历史,古代有清规、有戒律,现在有教制建设。制度很关键,要完整、要细致。例如,当下社会物质条件充裕,出家人手机、电脑上网,跟随居士外出,包括跟各类居士的接触等,都是佛教戒律中不曾设想过而今天又无法回避的。寺院文化就包含了这些与时俱进地改善、追加、扩充教规的活动,并且在制定、改进之后督查指导僧人们遵照、落实,保持佛教的出世品格和精神特色。

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是由宗族、同乡、亲属构成的熟人社会,浸润了浓厚的儒家人情伦理规范。它可起到精神和情感纽带作用,可为农业社会提供稳定的群体归属感和风险支持,达到慰藉心灵的作用。古代佛教寺庙虽多建在清幽僻静之地,却足以胜任信众偶尔烧香朝拜的需求。而今天中国由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封闭的熟人社会解体,游离出来的个体,不但丧失了熟人社会可提供的精神资源,还面临转型时代特有的焦虑、孤独和缺少归属感困境。尤其是城市社会弱势群体,对归属感、心灵抚慰,以及坚实的道德和伦理依靠甚至是风险支持,都有着强烈渴求。这就要求宗教机构要走进都市,走向人间,而不是继续藏于名山。西圣观音寺的地理位置正是符合了当下社会全体对现代宗教活动场所的需要,昌吉州和市两级政府对观音寺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定位也是基于这一点。所以,继续提倡“人间宗教”的宗旨,寺院文化贴近城镇居民的生活,僧侣积极融入社会文化建设,是长远之道,既有利于社会文化,也有利于寺院长久发展。在社会功能上,强化寺院宗教文化在城市社会中的抚慰功能、反哺慈善功能、阶层弥合功能,配合社会的法制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为社会提供道德座标功能的作用,强化寺院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就纯技术而言,无论是组织、宣传,还是宗教活动的具体形式,乃至理论建树,均需要有较为成熟而丰富的经验。比前述任务更难完成的,是寺院的主体和相关管理者是否能让寺院文化完成现代转型,以适应当代社会百姓对宗教信仰的需求。

结语

昌吉州西圣观音寺在历史遗存的继承中,经历了改变、转型和提升,使原本留存于民间的微弱法脉得以振起,抓住了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有利的政策支持、经济支持和改革开放后宗教文化得以长足发展的有利契机,不仅使寺院建设、寺院经济得到巨大改善,也及时调整了寺院的文化发展方向与路径,使佛教寺院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多民族地区多元环境中得到较好的融合,以其日渐蓬勃的文化活力服务于社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同时也给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生机和机遇。

佛教寺院并非只有单一的文化功能,也绝不仅只是一个文化实体。因此,出于信仰体系的传播和维护者的身份,寺院应注重宗教经论的解析与讲授、戒律的执行与维护,佛教哲学观念探究与传播,从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真正突显佛教文化团体的文化力量;鉴于佛教团体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体,僧团的管理以及针对居士团体、信众甚至临时访客的文化宣传和规范化管理须同时到位,正本清源,防止邪教乘机而入以及防止各类信众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社会危机,是寺院文化建设的又一任务。

I106

A

1671-6469(2017)-05-0020-06

2017-05-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西域佛教研究史”(11&ZD118)。

栾睿(1960-),女,陕西三原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宗教文化。刘江平(1989-),男,重庆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宗教文化。

猜你喜欢

信众佛教文化寺院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Fantasy and reality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