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谈颂扬报道
2017-03-28鞠刚
文/鞠刚
新闻的客观性似乎与颂扬式报道相矛盾。颂扬式报道或是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或是为了张扬人性的善良,还有的是出于政治目的所做的舆论宣传。颂扬式报道不合于“新闻专业主义”,因为新闻人的主观意图过于显露。颂扬式报道更多的是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在做这方面报道的时候,尤其要尊重“新闻专业主义”,也就是要尊重新闻规律,尊重受众喜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
一、颂扬报道的内涵
颂扬式报道可以针对具体人,也可以针对部门或组织。个人或团体所取得的成就、业绩、事迹都可以成为颂扬报道的内容。团体或单位的颂扬式报道往往选取周年为单位,做辉煌历程式的总结报道,更大的周年颂扬式报道往往选取十年或十年的整数倍。个人的颂扬式报道往往依据某种价值观,对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类人物、某种精神做颂扬式的报道。颂扬式报道会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道德层面,以及时代的变迁作为考察报道的对象,报道团体或人物的特殊表现,特殊贡献,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颂扬报道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值得弘扬的精神,或者凸显取得的成绩,颂扬报道的背后是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定。树立了一种价值观,对于符合价值观的人和事就会予以肯定,对于新闻事件就有了做出颂扬报道的可能。
二、颂扬报道特点
颂扬报道在体裁、题材、立意上各有不同,在报道特点上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新闻消息应当客观报道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客观报道达到颂扬报道的目的。对于评论类的颂扬报道一般依靠典型事件进行引发,做颂扬式评论。通讯类、专题类的颂扬式报道一般要求事件具有故事性和一定的思想认识深度,通过对事件进行完整全面深入的讲述,对人和事做颂扬式的报道。下面看一篇颂扬式报道。
标题:《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
农民工:暴雨中挺起“中国脊梁”
他们,是150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工。从农村的土地出走,到城市中谋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被贴上了“农民工”的标签。这个标签在任何一个大都市,都意味着“底层”。
在7.21那场61年难遇的极雨狂澜中,他们靠血肉之躯,拧起一根大绳,跨过6车道宽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在空中搭起“生命救援线”,成功救出被困的182名普通群众。332个生命从此交汇、和鸣。在听到致谢、看到酬金时,他们却轻轻摇头:“这是我们的本分与良心”!
…………
四川新闻网:你才23岁,有没有想过可能因为救人自己也受伤或者失去生命?
李川南:人命关天,怎么可能不救?其实后来想也挺可怕,但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人要有良心的。
《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这部网络专题共链接几十篇文章,上面是其中的两篇。这部网络专题分作八大版块:《网络首页》《组图系列》《微言大爱》《媒体广场》《各方评说》《影像留白》《心语心愿》《互动》。整部专题通过文字与图片,从四川新闻网到其他媒体,以至网民互动,共同对四川农民工在北京大雨当中的救人事迹做了颂扬报道。这样的颂扬报道能够触动人心,被称作正能量,其原因就是报道的核心事件是关于人命关天的大事,被颂扬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鲜活的生命因为他们的救助而得以存活。颂扬报道首先要又一个值得肯定的价值观,然后立足于这一价值观,对符合这一价值观的人和事做出颂扬报道。
大部分颂扬报道具有一定的新闻时效性,有些颂扬报道则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颂扬式总结,最典型的就是周年总结。周年总结式的颂扬报道,一般选择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具有说明意义的几组数据,通过集中展示来达到颂扬式报道的效果。比如光辉历程式的报道、十年及十年整数倍的成绩报道。人物颂扬报道往往集中在人物本身所体现、承载的时代价值观或者主流价值观,多是在主流价值观的支撑下,对事件或人物进行颂扬式报道。
三、颂扬报道采制
颂扬报道一定要适度,否则就会因夸张而失真,尤其要避免那种高大全式的颂扬报道。不当的颂扬式报道会破坏媒体的名声,甚至会破坏被报道者的声誉。过分颂扬式的报道会捧杀被报道者,因为过分颂扬会使被报道者变得虚假,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以至变得非人非神。采制颂扬式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有具体事,有很好的新闻切入点,在新闻进展中能不断有新闻亮点,不至于仅仅在新闻开头有一个新闻由头,然后就是政绩介绍,或者是人物颂扬,结果远离了新闻的本质。缺少新闻点的颂扬报道会失去新闻性和可信性,其文本的吸引力也将因此大打折扣。颂扬式报道的底线是不能失真,尤其要避免将毛病很多的人或单位团体报道得金光闪烁,以致误导了受众。作为新闻工作者,误导受众是对新闻职业的最大亵渎,做颂扬式报道尤其要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底线。虚假的好人好事对社会同样是有害的,因为误导了受众,不能让受众正确认识现实中的人和事。
颂扬报道的文本特质依然是新闻,这就要求采制出来的新闻文本要符合新闻基本特性和新闻本质,不能制造虚假的动人故事。即使认为编造的故事可以起到教育和引领受众的作用,可以让受众向积极的方向前进,那也是违背新闻道德的,因为新闻重在真实,失去了新闻的真实就已经背叛了新闻。虚假的颂扬报道很容易衍生出恶的因子,因为制造虚假新闻等于在虚构历史,在虚假的土地上不可能盛开出真实的善良之花。
[1]信险峰.新闻采制通论[M].吉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2]叶阿萍.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比较——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