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网络假新闻的治理对策研究
——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

2017-03-28刘甲

传播力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寒蝉假新闻脸书

文/刘甲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影响力呈几何倍数增长。在政治传播中,它也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曾任谷歌 CEO 的埃里克·施密特谈及互联网的优越性时,曾说道,“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候选人,将在下一次总统大选中笑到最后。”

诚然,社交媒体降低了公众参与政治活动的门槛,给予普通百姓手拿“麦克风”发表言论、表达政治诉求的平台。同时,总统候选人也可利用社交媒体施展政治营销手段,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与选民沟通互动、拉拢选票,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自我宣传。

社交媒体也为假新闻的繁衍提供了温床,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采用算法推送新闻、靠流量变现盈利的模式,新闻越假越偏激,用户参与度反而越高,获点击越多的信息越能得到优先推送,从而获得更多流量。社交媒体的算法系统只可以算流量、互动与广告提成,却无法辨别内容真假,为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谣言借助新闻的外壳出现在社交媒介平台,网络新闻成了赚钱的工具,利用社交媒介平台的算法系统缺陷肆意传播。假新闻在某些地区俨然已经成了一门生意。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Feed及多家英美媒体调查发现,南欧马其顿小镇韦莱(Veles),“假新闻点击业”十分兴盛。大选期间,镇上青年人开设了诸如“世界政治”“美国政治日报”等一百多个网页,针对美国大选发布假新闻,靠获取脸书和谷歌等社交媒体广告分成牟利。

在互联网加速虚假新闻滋生的环境中,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发布时常变成人们自行设计的回音室,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果。一方面,用户往往只收看自己喜欢和赞同的内容。同时越是耸人听闻的假新闻越能获得更多点击和关注,从而被推送首页,被更多人看到。

一、社交媒体假新闻治理的现状审视

假新闻在美国社交网络上泛滥,甚至影响大选结果的事件,连日来在美国引发了争论。美国大选过后,迫于各方压力,脸书、谷歌等社交媒体、搜索引擎首当其冲,开始陆续出台网络虚假新闻管控机制,管控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改进社交媒体新闻推送采取的算法系统。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脸书2016年底回应假新闻,宣布改进算法,以提高自动甄别假新闻的能力。脸书力求从不同维度分析浩如烟海的内容,让机器挑选可疑文章提交给第三方,提高认证效率。

其二,打乱假新闻发布者的营收模式,设立举报标志。脸书表示,很多假新闻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的,它们旨在吸引用户,获取流量和广告收益。如果减少了这种广告收益,就能减少假新闻生产。脸书目前对假新闻发布者的惩罚措施是,禁用其使用脸书的付费广告服务。搜索引擎谷歌也宣布禁止在传播假新闻的网站投放商业广告,并在一般搜索中屏蔽假消息网站。

其三,优化举报功能。不仅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都存在内容真假难辨的问题。这次美国大选越到后来越能清楚社交媒体不是媒体而是平台,没有设置媒体和非媒体界限,也没有第三方事实核查约束。脸书表示会优化原有的举报功能,脸书在每条推送都附带举报标志,用户点击该标志即可对疑似虚假新闻进行举报;当一篇文章被足够数量的用户举报(目前这个数字还是未知)并被标为“具有争议性”,它将被提交给第三方事实核查团队查证。

其四,运用新技术手段甄别。美国电脑专家丹尼尔·西拉德斯基发明了一款名叫“BS 探测器”的软件,可以加载于Chrome、Mozilla 等浏览器,能对疑似假新闻“亮红灯”。

社交媒体主动治理虚假新闻有助于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建构合理有序的网络空间,但网络公共空间治理也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努力。

二、多元治理,拨开假新闻泛滥雾霾

对于互联网空间的虚假新闻的治理,不仅需要社交媒体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协力促进网络环境净化和真相还原。就当前和近期而言,或应采取如下举措:

(一)法律监管: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理利用寒蝉效应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政府组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对网络互动和网络公共领域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合理利用寒蝉效应,通过法律途径迫使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用增加生产假新闻代价的方式阻遏假新闻生产。同时要避免过度的言论压制产生寒蝉效应,损害言论自由。社会需要的不是“寒蝉”缺席,而是将寒蝉效应维持在一个最佳程度。

(二)追根溯源:提高新闻发表门槛,纠正假新闻出处

治理网络假新闻,应注重追根溯源,及时拔除假新闻的制造源头,阻断网络谣言的进一步发酵,加强管控,提高新闻发表的门槛,尽量从源头上减少假新闻的出现。

纠正假新闻并不一定会使人们信服。纠正的结果往往是对既有观点的愈加坚持,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生活在自行设计的回音室内,即使信息开放、人们大多都接受符合自己偏好以及已有观念的言论。即使信息流通,公众还是会有选择地接受信息,总有人对假新闻深信不疑,自觉成为假新闻的簇拥者。因而纠正假新闻的出处尤为重要。

(三)形成文化:提高公众的新闻素养,培养警惕误导性信息的文化

提高公众的新闻素养,提高信息接收者的辨别能力,社会各界形成一种文化,人们逐渐形成对谣言和假新闻的警觉性,不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流传的信息。公众在甄别呼啸而至的海量信息时,有必要给准确判断多一点维度、给还原真相一点时间。

在互联网络会加速滋生错误信息的环境中,我们在如何对待虚假信息问题上必须做出严肃的选择。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论是非。带着预设立场去看新闻,难免有失偏颇。普通网民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既有认知,勇于接受与自己认知不相符的事实。将新闻看成是客观证据,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在新闻中寻找证明,不要让希望的事实统一了大脑。

正如学者陈力丹在为《真相》一书作序时提到,“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2016年美国大选网络假新闻泛滥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在社交媒体时代,赢得这场与假新闻的战争,净化网络空间,仍然任重而道远。

[1][美]卡斯·R·桑斯坦.谣言[M].北京: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2]G.W.奥尔波特,L.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史安斌,王沛楠.传播权利的转移与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脸谱网进军新闻业的思考[J].新闻记者,2017年01期.

[5]徐静.社交媒体假新闻泛滥的公共治理[J].传媒观察,2017年04期.

[6]伍宝.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与应对策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猜你喜欢

寒蝉假新闻脸书
科技公司联合致信印度政府 称其“专利费”调查恐制造寒蝉效应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立秋
圈里事儿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朝花夕拾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