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角下的时政新闻创新
2017-03-28李燕锋
文/李燕锋
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
(一)直播,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
代入感强、互动性好等优势,让直播成为新媒体时代下,较受大家欢迎的传播方式之一。而时政新闻因反映重大民生政策、大型城建项目、重要活动等具备较高的关注度,加之时政新闻采访时间、地点可提前预知,较适合与直播这种报道形式相结合。
去年以来,《洛阳晚报》在重要活动现场、大型城建项目现场等,也进行了多次直播尝试。如2月26日的“走进洛阳地铁史家湾站工地”,效果就非常不错,直播观看次数达3.8万。
(二)VR技术,建设沉浸式新闻空间
除了直播,2016年两会期间,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尝试的VR技术,也为我们的时政类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报道方式创新思路。
例如,新华网推出的“新起点·新征程”专题报道中,就加入了VR独立专栏。这是用VR技术拍摄的“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升旗”的视频截图。
相信在这样震撼的画面,和可拖动式的全景体验画面面前,再多生动的语言描述都会显得乏味。
借鉴此模式,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在市民关注度较高的新闻现场,如考古遗址发掘现场等,尝试采用VR技术。或者可以先从360度全景视频开始,在今后的时政新闻报道中,给读者以新体验。
(三)H5,对传统报道进行优化
在两会等重大活动发生期间,往往会伴随着多大的信息量。但在报纸版面呈现时,由于受报纸版面、政治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所有的信息并不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在2016年两会期间,许多报纸开始运用H5,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我在百度上简单搜索了一下,H5的功能有很多,其中包括类似flash的小游戏,而各大报纸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它的动态页面功能,现在很多人结婚时在朋友圈分享就是H5的动态页面。
比如湖北日报推出的一系列以老照片为主的动态页面,名为《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两会”》;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的简洁图表风--《涨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带你看盘“十三五”》。
整组H5中,把十三五变成了虚拟的股票交易形式,通过将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变成大盘指数,将城镇化率、可支配收入等变成个股行情,将“十二五”与“十三五”之间的变化作为涨跌幅度的方式,为枯燥的数字赋予了生动的灵魂,使其变得直观了当、容易解读。
当然,除了这组动态图片外,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还“烹饪”出了《习近平在两会上重申两岸关系“三条底线”》《看!有人把十三五画下来了》等多组“美味”的动态页面,在此不一一列举。
今后,在一些信息量较大的活动、政策、工程等报道中,我们是否可以不再呈现给读者一篇简单的报道,而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在报纸稿件后附上一个二维码,读者扫一扫就能观看到一个图文并茂、简洁明了、趣意盎然的动态页面,不用上网反复检索、查找,就能了解到更多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
(一)讲好故事
新媒体时代下,在新闻的及时传播方面,传统媒体确实不具备优势。但在深度解读方面,有着广泛新闻线索来源、扎实写作能力的传统媒体记者,也有新媒体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度解读、讲好故事,不仅是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类新闻的采写要求,对于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同样适用。
但在时政新闻的大型会议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反映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相关委局日常工作、政策落实及成效的稿件。
这类贴有“政治任务”标签的稿件,其实不光不符合读者的口味,写稿记者往往也很为难:政策不够新,不足以成为支撑整篇稿件可读性的新闻点;日常工作及成效等内容又偏硬,不足以引起市民的兴趣;碰到这类情况,我们不妨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以更加鲜活的方式来反映。
举个例子:为迎接迎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钱江晚报推出了一组策划--《跟随他们的脚步且看,浙江之变》。
策划中,八名记者深入一线,用平凡人的平凡故事来反映一座城的建设与改变。这些平凡人中,有在杭州拱墅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房产证的陈阿姨,有在外闯荡20多年选择重回家乡创业的温商陈龙秋,有从事了21年铁路建设的工程师江浩等。
每篇只有一两个人物出现,每篇只有一个着重要表现的点,通篇都在讲故事,各类数据、政策只在文章最后三百多字的相关链接里,才能看到。
看似表现内容不够全面,但因挑选的人物较为典型,稿件呈现出的效果,丝毫不比大而全的稿件分量差,稿件可读性也被提升了。
细读每一篇稿件,打动人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用心选主角。不夸张地说,抛开政治任务,每一名主角的故事作为社会新闻来说,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样的稿件写出来,必然会比罗列数据、政策的稿件更受欢迎。当然,这样的采写方式,也需要提前着手准备,筛选采访对象,力求反应的人物故事更鲜活。
二是小切口入手。关于这点,其实在洛阳晚报的多次学习会、分享会上,我们也反复强调。可当面对重大会议的时政类稿件报道时,记者往往会因保障政治安全,而全面、细致地罗列跑口委局的多项政策、多个成果。
在此方面,《钱江晚报》的做法值得学习,在一众硕果累累的成绩中,只抓住与市民生活联系最紧的一项,放大来写。
(二)做好图解
图解在许多网站解读国家政策、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已应用的非常广泛了。2016年两会期间,新华网等各大媒体也做了大量图解方式讲政策的报道,图解新闻的好处就是信息量大、内容清晰明了。
这也为我们的时政类新闻报道提供了思路,是否也可以推出一图带您读懂新政策等形式的报道。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H5案例可供我们借鉴。案例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你有一份来自总理的神秘快递》
如何让政府工作报告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本作品让用户根据市民、学生等社会角色,可选择总理送来的政策“快递”,把中央政策拉近到普通人身边。
点开页面,叮咚一声,“快递”来了。“先告诉我你是谁”,6个身份按钮,可以对号入座,给读者以代入感。拆开“快递”,嗖的一声,飞出“私人定制版”的惠民政策清单,每一条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原本“高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装到大家最熟悉的生活场景里,实现了严肃时政新闻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刷屏传播。这款“菜品”推出12小时,转发量就突破10万。
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H5案例,同样也可以为我们在解读政策时提供思路,面对一次可提供大量信息的会议,记者在写稿前,是否也可以对消息进行分类,呈现在版面时,可以标注出不同身份,然后以图表罗列政策,让读者可以在看稿时,能迅速找到有效信息。
三、结语
当前,具备传播速度迅速、信息量大、内容多元化、交互性强等优势的新媒体势如破竹,迅速成为包括时政新闻在内的各类信息传播的中坚渠道。在这种趋势的裹挟下,时政新闻报道也应当迅速融入其中,不断从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尝试、创新,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拿出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新时期读者阅读需求的新闻产品,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声音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传递给老百姓。
[1]李二梅.推动媒体融合需正确认识的五个问题[J].中州学刊,2015,9.
[2]高亦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与互补[J].新闻传播,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