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应用型改革研究初探
——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2017-03-28杨艳芳
文/杨艳芳
一、背景分析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的开设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第五学期。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在学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之上,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新闻理论。在上述的基础之上,开设这门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采访与新闻写作的能力。
山西工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基础知识积累相对较差。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应用技能有待提高。而现代社会对传媒类人才的需求则是,学生能够把采编播打通。基于这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学生能够有新闻敏感,发现新闻线索,写出新闻采访的策划案,做好采访前的基本准备工作,了解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对于采访素材具备整理和收集的能力。在做完一系列的采访后,要对采访的内容具备写出来的能力。
二、具体改革措施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现有的课程大纲基础之上,对已有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合理的解构,之后在具体工作情境的要求进行知识的重构整合,让课程的设计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变得更加的清晰条理,更能够明确应用型改革的目标,并以任务驱动法的方式进行,从而达到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目标的转变
在应用性课程改革之前,对于主播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更多的是局限在两个方面:采访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以及不同新闻类型的写作。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之后,我院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融入真实的环境进行相关的训练。除了掌握基本的采访技巧和方法以及新闻写作之外,还需要学生把采访到的内容和写好的新闻稿通过片子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真正的做到打通采编播。
(二)授课方式的转变
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之前,《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采用的就是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程改革之后,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为了适应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得不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改革前授课主要是围绕十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分别是理解新闻采访、新闻的发现与选择、新闻报道策划与准备、新闻采访的方法、素材整理与形成报道思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消息写作、新闻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性报道、新闻专题写作。改革之后变成了四个小的项目,分别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人物专访、调查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
1.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围绕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说,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由一个个的项目来组成。在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在每一个项目学习中进行重复,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学生学习后边的知识忘记前面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重复的知识点分别是:选题、策划、拍摄制作以及写作。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中,这些知识点都会有所侧重。本门课程选择的是消息类、人物专访、调查类以及评论类新闻节目。选择这四个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主要结合的是实际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这样,就会方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会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2.项目具体介绍与实施
项目一:消息类新闻节目。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学生了解一条新闻消息的采集与制作;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五条新闻消息;教学重点:新闻选题、策划案的撰写、消息新闻写作;教学难点:发现新闻线索,从而确定选题。
项目二:人物专访。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知道新闻人物专访的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不少于10分钟的一个人物专访短片;教学重点:采访的准备与采访方法、人物专访的写作;教学难点:采访方式的运用。
项目三:调查类新闻节目。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知道调查类新闻节目的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则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性报道新闻稿;教学重点:采访素材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性报道的写作;教学难点:如何拟出调查类采访的提纲。
项目四:评论类新闻节目。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知道评论类新闻节目的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则不少于10分钟的演播室评论视频;教学重点:报道思路的形成、新闻评论的写作;教学难点:评论类节目话题的选取。
三、课程改革效果预测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以往按照章节进行单纯的知识点的讲授,将其内容进行了重构,这样可以将相对零散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定义为每一个分析任务之后可以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在加入应用型改革的具体板块之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利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对于这样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应用型的改革并不是像实践课那样直接地反映具体的操作能力的运用,而是在每一次分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创作思考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内在出发对作品的深度进行思考,对学生提高其专业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1]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年8月第1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