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2017-03-28马广平
文/马广平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以数字设备为终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电通信网络进行传播的新型媒体形态。[1]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将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挖掘、探究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能够有效预测、防范大学生的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复杂化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知教育课程以及党、团活动等载体来实现的。它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宣讲、谈心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来进行。[2]因此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较强的可控性。新媒体时期,由于信息传递不受区域、环境等的限制,信息传播可以无限扩张。一旦这些信息被发布,就会迅速扩散,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会出现病毒式的传播。因此,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加剧了它的复杂性。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它的方便、快捷、高效,使得多元文化在这里快速交流、融合。一些无效、恶意的信息得到迅速扩散与传播。当今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要群体,他们是伴随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已全方位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新媒体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选择信息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更吸引当今的大学生。然而,因大学生群体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一定程度上难易辨识各种信息,新媒体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
(三)新媒体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教师、辅导员课堂讲授、谈心等手段实现。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新颖。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新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途径,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它需要高校准确把握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思想动态,并创新教育模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力度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面对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做好信息的监管工作。成立新媒体信息管理监管机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管理。首先,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消除消极、落后思想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侵蚀。因此,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力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有效进行尤为重要。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监管力度,引导社会网络、媒体加强自律性,增强责任意识,严厉打击传播负面、不良信息的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良好的环境。最后,高校要以政府和社会正面舆论为导向,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思想文化。
(二)以新媒体为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方面极具差异性。因此,高校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利用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激发他们接受思想政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高校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受益人,师生对校园有着最直接的需求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全校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荣誉感。利用新媒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更为重要。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进入大学生讨论圈,参与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他们互动的主题和热点。利用文字、 图片、 视频、语音等方式及时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媒体时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尤其随着各种APP的诞生,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他们甚至认为,任何知识、信息都能由通过新媒体手段迅速查找完成。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普及率高。教师可以探索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上课内容,如:主要内容、大纲、重点、难点,制作成 “微课”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新媒体搜集材料,自主学习。上课主要以讨论、答疑等方式帮助解决问题,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1]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2]李恩泽.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