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现象的利与弊
2017-03-28许琳
文/许琳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成为了现实,记者这一定义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新闻事件不是媒体记者率先发布,例如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件”、2015年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等,受众最快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新媒体,而发布第一手信息的,也同样并非专业记者,而是位于事发地的普通公民。新媒体的兴起和快捷的网络传播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公民记者”。
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公众。他们与专业记者共同在新闻发生的最前线活跃,利用网络发言迅速方便的特点,第一时间发现、报道、更新新闻讯息。
那么,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现象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有哪些利与弊,对新闻传播又有着哪些影响呢?
利:及时发布信息,弥补记者不在现场的缺憾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的网民总数到去年年底达到了7.31亿,其中有95.1%的网民是通过移动终端上网,也就是说,7.31亿网民中有6.95亿是移动互联网网民。
目前用户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就是网络。网络媒体视信息接收终端而定分为互联用户和手机用户两大类,而这两类用户从年龄、职业分布到性别比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重合。新媒体促成了现阶段信息开放的社会环境,像记者一样拍照写稿发布信息,已经不再作为记者的“专利”,而是每个受众也同样能够做到的事情。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用户通过评论、转发,能够更有效的促使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和互动性的增强。
因此,一部分人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临时自发地成为了“新闻报道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民记者”。他们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弥补记者不在现场的缺憾。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级地震,最早发布第一条地震消息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消息发布时间距离地震发生仅5秒,成为灾难救援的另一条生命线。
2005年7月7日,伦敦遭受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导致了传统媒体普遍缺席。因此,当天报纸报道时,大多采用的都是受众提供的手机照片,拍摄的内容是在地铁爆炸的现场,人们争相逃跑的画面。普通公众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弥补了传统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缺位,这些资料也起到了记录历史瞬间的作用。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些专业的“公民记者”能够发表关于本专业方面较为独到深刻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今年初,在维也纳举办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万众瞩目的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的首个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这样的专业会议国内没有记者参加,却有与会专家在搜狐公众平台发布了内容详实专业的新闻稿件。文章开头指出了维也纳世界肺癌大会公布的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的首个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指出了奥希替尼的小名一般性称呼AZD9291,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价值和中国患者的期待性,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该信息对中国肺癌治疗的重要价值。
文章从写作上并不比记者逊色,而作者较强的专业背景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了这一新药的具体作用。由此可见,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由专家或业内资深人士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往往会更有深度,更具权威性。
弊:信息准确性存疑,观点难免偏颇
“公民记者”虽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并传播,但由于主观因素较多,一般难以做到准确、全面,很难最大化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例如,某条信息可能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记录,却因为信息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而“公民记者”不受记者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多情况下可能不顾及事实的真相,闻风即动,捕风捉影。这些信息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事件的“放大镜”和社会情绪的“发泄口”,混淆视听,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更有甚者,通过自媒体,来刻意散布某些虚假、不实消息以达到个人的不良目的。因此,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尤其是某些突发事件发生的前提下,新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大多杂乱无章,因而导致了群众的猜疑、议论,甚至有可能出现社会恐慌。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也使得许多违法分子刻意散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谣言,以造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以“塑料紫菜”为例,今年2月,有一段将紫菜泡水撕扯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面积流传,以“事实证据”证明该品牌的紫菜是“塑料做的”。而接下来,在短短一周内,就出现了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的爆发式传播。 “塑料紫菜”谣言在网络上呈几何式扩散,视频中涉及的某品牌紫菜被迫在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短时间内,谣言冲击波从消费者、超市一路传递到经销商和加工厂,最终影响了相关的养殖户,导致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原料收购价格腰斩,造成大量紫菜滞销。
为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部迅速部署相关地区成立专案组,对涉案谣言视频进行侦查,抓获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才得以遏制。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公民素养之下,网络民间舆论场的过度开放导致进入其中的“公民记者”鱼龙混杂,新闻真实性无法保证。此外,“公民记者”在法律上的尴尬境地使其合法性也备受质疑。凡此种种,不能不令人对“公民记者”持谨慎态度。
思考:新媒体时代,更需要传统媒体发出权威客观的声音
综上分析,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现象有利有弊。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公民记者”各自的初衷不一,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可能是由于兴趣使然,或者单纯热衷于新闻事件,但也有可能是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我们需要意识到,公民记者是没有受到专业培训的彻底“外行”,不仅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缺乏职业新闻人的素养,信息的发布有临时性、偶然性、碎片化特点,重视言论自由胜过身为“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往往有着天然的主观立场和个人动机,个人倾向性严重,无法保证信息的客观公正。
正因为此,我们应该深思,新媒体时代如何对“公民记者”的参与式新闻进行引导,通过对其有效的引导,避免这一类新闻在传播中出现不规范行为,降低参与式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与公众的互动与交流中提高新闻的品质,从而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革。
笔者认为,在当前新媒体大发展时期,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更需要专业媒体发出权威客观的声音。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应该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将热点新闻和事件背后的本质传播给公众。追求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不带个人偏见报道真实信息;不受任何利益控制;坚持公共性原则不变,这也是“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之间的区别所在。
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关村二小的校园事件,当时三方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诉求和观点,学校从他的角度做了回应,被欺凌的学生家长发表了自己的诉求和观点。后来新华社、人民日报都进行了比较专业、客观、公正的报道,还原了事实。由此可见,越是在噪音、杂音较多的时代,更需要传统媒体以专业的眼光,对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核实消息来源,去伪存真,加强对舆论关注的引导,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遏制谣言,成为新媒体时代新的“把关人”。
[1]蔡雯.人人都是记者 “——参与式新闻”的影响与作用[J].对外传播,2010,3.
[2]余冰珺.反思“公民记者”[J].传媒观察,2012,8.
[3]夏琼,林忆夏.社交媒体语境下“全民记者”的概念误读[J].新闻实践,2012,3.
[4]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