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观性”问题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之比较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

2017-03-28葛勇义

创新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客体胡塞尔客观性

■ 葛勇义

“客观性”问题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之比较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

■ 葛勇义

“客观性”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并引申出所谓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概念的引入来解决这个问题,而现象学则引入“主体间性”概念试图消解这个问题。这两种方案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共同之处,即对于相对主义、主客体关系以及人类生活意义的关注。

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学;实践;主体间性

西方哲学有许多核心问题,“客观性”问题属于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艾耶尔认为,客观性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循环呈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1]。内格尔也指出过,作为哲学的重要概念,“客观性既被忽视了,也被高估了”[2]86。从他们二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客观性问题不仅是个不可忽视的哲学问题,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因此,我们要重视并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解答方案做深刻的分析,从中发掘出客观性的意义。本文主要考察客观性问题的历史以及作为20世纪的两大重要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主要的异同点,进而说明客观性问题对于人类的认识及生存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一、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性”问题

客观性问题属于西方哲学的重要论域,不仅涉及认识论,而且涉及本体论。只是到了近代认识论转向之后,客观性才被专门作为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加以对待。考察客观性问题,首先要考察“客观性”概念。在其概念的变化史上,“客观性”曾经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客观性”是由英文词Objectivity翻译而来,根据其词源,是形容词objective的名词化形式,词根是Object。有学者根据object一词分别具有物或物体、对象、目标、客体或客观四种不同含义的分析,总结出客观性概念也具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层次上表征着一种对象性;二是在物的存在层次表征着事物自身的某种物性。客观性既包容物的因素,也囊括人的因素,更含有人与物的关联因素。”[3]因此,客观性既可以指本体论上的客观性,也可以特指认识论上的客观性,而后一种意义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本体论上的“客观性”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用他的“理念”学说把世界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世界与意见世界。相对于变动不居的意见世界来说,他认为理念世界因其永恒性才是真实可靠的。理念由于其绝对自足和完满性,成为具有客观性的实体,而事物只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不仅成为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开端,而且也首次将客观性问题带入哲学家的思考领域。

西方近代哲学出现认识论的转向,客观性的问题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领域。就认识的主体而言,在认识活动中必然要面对所认识的对象。如此,认识活动导致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并且,为了获得确定性的认识,就要求认识对象或认识客体具有一种不可变化的、不因为认识主体的改变而随意变动的性质。围绕这种性质的存在与否,出现了认识论上的客观性问题。与subject对立的object,由于其是否具有objective的意义,就转化为关于objectivity的讨论。近代哲学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派别,在这个问题上二者因立场和方法的不同,提供的解释也是大相径庭。

理性主义的笛卡尔从cogito(我思)出发,尝试解决这个objectivity的问题。在其看来,作为知识确定点的不是客观对象,也不仅仅是思维着的主体。思维的主体作为“我”(ego)之“存在”(sum),只是精神性的一个自我,至多成为一个自明的起点,而不能够以此推出外部世界的实际存在以及对他们的认识的可靠性和真理性;而外部世界的存在虽然必须由一个物质性的客观世界作为保证,但无法形成主观上的认识,因此,上帝的观念被作为必要的中介引入。显然,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如何产生作用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笛卡尔把客观性理解为一种由演绎而产生的知识体系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对于这种普遍性的证明由于无法合理解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流于失败。他的努力为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近代的开端。

基于感觉经验在知识获得中的首要地位,经验主义“把客观性范畴理解为由经验归纳来的指称判断或一般地概括为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4]。这样,客观性问题实际上转变为是否存在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转移之物的问题。他们从直接经验出发,区别了“观念”和“印象”、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试图将客观存在解释为主体的感觉或知觉。最终休谟将标识客观性的因果性观念还原为心理上的恒常联想,使客观性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他的认识论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使得客观事物的存在失去了确定性。

康德从休谟的失败中醒悟过来,认识到绝对的经验主义无法保证认识结果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客观性不能够仅仅通过主体的感知经验而获得合法性,必须借助于某种先天必然的东西。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将客观性与人的认知能力关联在一起,正是主体先天的认识“图式”使客观性得到了保证。“所以,客观性不是一个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现象世界的本质。”[5]14-18然而,由于知性范畴的作用范围,康德将世界区分为物自体和现象世界,只有后者是具有客观性的,而物自体本身却是无法被我们认识的,因此缺乏这种客观性,如果有,也只是一种幻象而已,是一种软弱的绝对命令。

黑格尔通过对谢林、费希特正反合题的深化扩展了康德的二律背反。将客观性明确规定为思想或精神的根本属性,以一元化精神的客观性取代康德的二元论调和观点,并将这种客观性的追求作为自己哲学体系建构中的一大根本任务。在他看来,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也是事物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外在事物的客观性与思想的作为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前者源自于后者。“绝对精神由一个无任何实质的概念开始分化演变,……通过绝对精神的自我完善消解了纯粹的客观存在。”[5]38因此在实质上,虽然是在历史中展开的,但是这种客观性沿袭了柏拉图的理念式的客观性,将自己置于纯粹的精神之上,精神的客观性涵盖或取代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

客观性问题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可以从人类认识和实践这两种基本活动来分析。从认识活动来看,人们的认识总是追求认识结果的确定性,希望获得某种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稳定的精确认识,这种认识才能够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从实践活动来看,人在活动中需要处理关于事物、关于他人以及自我意识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伦理与道德规范成为重要的手段。因此,这种实践规则的存在以及合理性与普遍性都是需要加以论证的,它们的客观性也成为人与周遭事物正确关系的基本保障。客观性“能够使我们超越我们的特殊观点,使我们发展出一种更广阔的意识,而这种意识能更充分地思考世界”[2]87。因此,客观性是传统形而上学始终追求的目标,客观性问题亦成为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在上述哲学努力以后,关于客观性问题的争论也没有产生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有效观点,19世纪后乃至今日,这方面的争论依然存在不同的哲学派别之间。其中,专注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分别就这个古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的解决依赖于哲学史上两个新概念的引入或赋予新的内容,这是其他流派没有尝试过的,因此接下来就这两种方案做简要述评和比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客观性问题源自于认识论领域,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问题,也就是说,要从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区分开来的原初活动入手,这个活动就是作为存在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这是通过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一)关于唯心主义的客观性问题的批判

关于黑格尔对于思想精神客观性的诉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6]这句话说明,即便是思维或精神的客观性,也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因为就认识的产生、发展和结果以及真理性的断定而言,都无法离开具体的社会实践。

客观性问题虽然出现在认识论领域,但是它却是以本体论上的客观性为前提的,首先,它指的是认识对象(object)的客观性。认识对象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必然结果,没有主客体的分离就没有所谓的主客观问题。其次,只有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方式展开具体的互动,认识才得以可能。从本体论上说,单纯的事物因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纯客观性。但在认识论中,客观性是作为认识客体的客观性而存在的,由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这种客观性是与认识主体互相依赖的。缺乏这种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作为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也就不再存在,因此,从这点来说,认识论中的客观性是依赖于本体论的客观性。

另外,思维或认识的客观性必须涉及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先天的思维形式不能够保证“客观性”具有现实的内容。现实的内容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转移到客观性之中。恩格斯也对唯心主义的客观性做了批判,他认为,这种唯心主义的客观性并没有看到实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联系,而是在精神中构建所谓的联系以取代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同样,基于这样一个方法论的基础,唯心主义不能就事物本身来认识事物,他们所认识到的事物状况与事物本身完全是脱节的,可以被看作对于现实的幻象。事实上,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事物才能将自身提交给我们的感官,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关于事物的知识的客观性以及事物本身的客观性只能通过实践的方式加以把握,实践是理解客观性的关键。

(二)对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的批判

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客观性理解,同样对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也做出了批判。如果说唯心主义忽略了物质基础,专注强调精神实体的客观性,那么机械的唯物主义就忽略了精神在客观性建构中应该具有的作用。

机械的唯物主义属于实体思维,它排除了精神实体,将自然或自然物视为实体。如此一来,就看不到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动性的一方面,客观性仅仅作为自然实体的属性而存在,那么就无法解释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规律的客观性问题。对此,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客体存在的意思,也没有想去否定物质世界实体的本原性,他批判的是机械唯物主义将主客体截然对立的二分法,批判它们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在他看来,正确的方法是将客观性建立在主客体的辩证互动关系之上,而这种互动关系正是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被看得清楚。马克思明确以实践作为知识的客观性基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把其他存在物变为对象,把人自己变为存在的主体,伴随着主客体的分化,才出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才有所谓客观性。

这说明,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之所以不能正确处理主体性与客观性关系,是因为它们只是在认识论的范畴或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探讨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首先是个实践问题,然后才是个认识论问题。

(三)实践的客观性问题

实践本身也同时包括客观性和主体性,两者在实践过程中由对立的双方最终达成统一。实践的主体性是由实践的行动者而来,是意识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而实践的客观性,指的就是主体改造的对象,不依赖于主体的意志。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实践对象的基础上展开的,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必然在整个人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实现。正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实践主体的意识或精神物化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客观性的实践对象由于主体的实践行动反过来也塑造和影响着主体的行动。在这样一种辩证运动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才真正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待客观性问题上是通过全面批判唯心主义,沿着唯物主义的道路加以改进,通过引入实践的概念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一面,使得客观性的辩证意义得以凸显。

三、现象学关于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主体间性

胡塞尔的现象学在解决客观性问题时,完全站在唯心主义或观念论的立场上,将主体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在绝对唯我论的基础上,通过主体间性或主体交互性来取代客观性的问题。

(一)对客观性问题的关注

在胡塞尔哲学那里,对独立的客观性问题的反思成了他哲学的严格科学性的起点,而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提出要澄清发生于近代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与先验主观主义之间的对立根源。在对客观主义进行的考察中,他指出近代自伽利略以来数学在物理学上的使用,造就了物理学的客观主义和客观性。在这里客观性观点应该被加以批判,因为它只注意到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却忽视了客观性所出的源头。

胡塞尔把那个时代欧洲人面临的人性危机,都归因于自近代科学发展以来而滥觞的物理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哲学态度,也就是教条主义的客观主义态度。他把客观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它的活动是在经验先给予的自明的世界的基础上,并追问这个世界的‘客观的真理’,追问对这个世界是必然的,对于一切理性物是有效的东西,追问这个世界自在的东西。……除此而外,再也没有其他理性的意义。”[8]1047-1048胡塞尔反对以某种理性主义的素朴性为借口而抛弃理性的做法,他认为:“当谈论‘客观性’的时候不考虑经验这种客观性,认识这种客观性,实际地具体地造就这种客观性的主观性,这是一种素朴的观点。”[8]1078因此,现象学的任务就是要关注理性在客观性建构中的作用,并对传统的主客观关系加以改造,以区别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具备有效性的客观性概念,以此来阐发实证科学的真正意义。

(二)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

胡塞尔认为,我们可以先不讨论外部的客观问题,将外部世界连同它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同置于括号中暂时悬隔,我们现在能讨论的只能是向我们自明的意识显现的东西。这说明胡塞尔的起点是主体的绝对自我意识。在他看来,“客观世界是作为观念,作为一种位于主观的东西与客观的东西之间的观念关系的概念而出现的”,因而“存在的意义、客观世界,都是在自我这个第一性的意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8]1092。这样一来,他试图将客观性限于先验自我领域的尝试使得他不得不陷入一种莱布尼茨式的单子论困境。

在胡塞尔晚年,他转向具体的生活世界,通过对奠基性生活世界的考察,他发现解决单子论困境的方法,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个概念。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前认识论研究的领域,为科学世界奠基;借助于共同的生活世界背景,不同的人能进行交流、对话,形成交往共同体,从而达成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见,认识结果的普遍性和客观有效性来源于生活世界中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如此,这种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揭示了认识的主体间性的存在。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指主体间或主观间所形成或建立的性质,又可以译为交互主体性。它强调主体间具有某种共同接受的东西,形成一定的关系。其实早在康德那里,已经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在康德看来,普遍必然性和有效性是一切知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他提出的先验图式说明:科学知识的获得需要主体之间有一个共同接受的知识。只有以共同接受的知识为基础,去整理经验材料,才能获得客观性的知识。由于物自体的不可认识性,那么这种共同条件的客观性就不能够通过先验理性而发现,只能是认识主体相互之间通过移情的方式而获得的东西。

同样,胡塞尔的主体间性“至少有从两个方面考察的可能性:从一方面来说,主体间性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他我、他人,就是说,它又涉及到我与你或我与他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涉及的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9]。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些东西对我们所有人都有效,从而可以被认作“客观的”?

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的倾向,才提出了主体间性的理论。这样一来,这个先验自我的单子就开了一扇窗户,不仅能意识到自我,而且能意识到他者的存在,我与他者构成了交互主观性的生活世界,而反过来后者确立的是交往性的思维方式。但对主体间性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客体的忽略,只有在承认客体的前提下,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才得以可能,而且,认识结果的普遍性虽然来自交往主体的一致认可,但其客观有效性尚无法独立于实践活动的检验。主体间性既是客观性的条件,又是客观性的基础。没有主体间性就不可能有客观性,也没有离开主体间性的客观性。主体间性成为客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客观性也包括了主体间性,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主体间性就取代了传统意义的客观性。

四、比较与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象学关于客观性的两种不同解决方式,虽然方法、路径以及最终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较多的共同点。其区别与共同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者的区别

1.哲学路线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上看待客观性问题。因为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基本保障,所以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目标指向就是唯心主义的客观性学说,指出纯粹的主体无法保证客观性的存在与有效性;其次针对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观念对主体的否定提出批判,认为客观性终究是主客体统一的结果,因此,统一的基础,即实践才是客观性的必要保障。而胡塞尔的现象学,由于其一贯坚持的超越性以及追求先验哲学绝对自明性的要求,它直接就是沿着观念论及唯心主义的路线在进行客观性的合法性解读。由于强调主体的绝对地位(也是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最终不得不借助于生活世界中的主体交往活动来保证事物的客观性存在,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虽然从逻辑上似乎解决了单子论的问题,但是其中的跳跃并不是交代的非常清楚。

2.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上的区别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按照时间的顺序,如实指出行动对于认识活动的在先性,其认识论是一种历史发生的认识论,强调的是社会活动的时间性和实践性,具有鲜活的社会历史,因此落实到方法论当中,必然是经验主义,表现出的是动态的实践观点。反观胡塞尔的作为先验哲学的现象学,虽然也强调了感知或知觉提供的绝对的自身被给予性,追求的是观念上和逻辑上的先天自明,但是表现在方法论上,是一种绝对的理性主义。而且在内在时间意识的分析中,时间在这里提供的只是局部微观的对于感觉知识的构建作用,从整个理论范围来说,缺乏社会生活的历史内容,因而表现为一种较为静态的关于意识的描述,单子化的自我意识最终也不得不让位于主体间性。

(二)二者的共同之处

1.反对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一种反对确实性或确定性的学说,自古希腊哲学诞生起,就在本体论、认识论等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史可以被看作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或基础主义、客观主义斗争的历史。为了反对相对主义,哲学家做出不少努力,尤其到古典哲学的顶峰黑格尔那里,他将相对主义用绝对精神以辩证法的形式给予了解决。但是黑格尔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颠倒了,因此绝对的内涵通过精神而不是物质体现出来。绝对性是通过精神的客观性而不是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得到保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了黑格尔在这方面的处理方式,不过把被颠倒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再扭转过来,并且保留了其辩证法思想,那么其物质世界对客观性的保证也保证了相对主义的彻底无效。通过《哲学的贫困》《反杜林论》《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具体阐述,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在物质第一性,即物质世界客观性的前提下得以解决。

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以反对相对主义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胡塞尔认为真正的哲学“自最初的开端起,哲学便要求成为严格的科学”[10]。通过还原方法,胡塞尔致力于寻找绝对有效的意义自身被给予的东西。但是,如果在认识论上相对主义还拥有足够地盘的话,那么“这种认识论的混乱不仅使得关于认识本质的错误看法得以产生,而且使得一些根本歪曲的见解得以产生”[11]。哲学也无法成为真正严格的科学。由于之前的哲学在相对主义的批判方面收效甚微,胡塞尔通过对各门科学的批判,发展出一种新的绝对主义的形式,即先验现象学,从而确保知识基础的合法性及自身的有效性,不至于再次陷入相对主义困境。

2.对主客体关系的改造

如上所述,解决相对主义的问题是这两种哲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以前的解决方式大致从两个方向进行,绝对性要么通过主体得到保证,要么通过客体给予合法性。然而这种尝试已经被证明存在不足,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都对主客体关系加以再考察,分别提出新的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对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的批判、扬弃。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重新扭转了过来。其次,主客体关系是在对象性活动中确立的对象性关系。最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受动与能动的辩证统一[12]。可以看出,马克思关注的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始终强调物质世界客观性的首要地位。

胡塞尔却没有采用辩证法的形式。他依旧沿着主体主义哲学的道路行进。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把主体作为一切客观性的来源,给胡塞尔很大启发,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单子式的主体。他的做法是:首先,通过还原将客观世界及其客观性一起放入了括号,把主体与世界的关系转换成意识行为和意识对象的关系;其次,考虑到生活世界对于科学的奠基性的地位,他将先验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扩展为主体间性,在他看来,主体间性是绝对、是唯一自主的存在始基,所有客观性从其而来;最后,他也认识到,纯粹的自我难以对世界的客观性做出保证,为实现主体间性的作用,“现象学有着从自我现象学跨越到先验的社会学的现象学必要性”[13]。

3.对人类危机的关注

为什么两种哲学都如此关注相对主义?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知识的确实性是否存在,这一点对于人类的命运来说是至为关键的。实践领域的终极范畴如果无法得到确实性的保障,人类必然陷入各种危机,而且危机的确发生了。所以说,这两种哲学最重要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表现出对人类危机的关注,并希望通过自己实现对危机的解决,但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关注现实世界中人们直接遭遇的经济危机,后者则瞄准欧洲人精神和文化的危机。

由于实践在客观性构成中的奠基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就是面对物质世界实践的现实,其研究场域自然也就是经济领域。马克思指出:“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4]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马克思实行了一种基于社会的哲学的‘元批判’”[15]Ⅷ,他运用异化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实践哲学的初步思想。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同样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即哲学中的悖论或矛盾,必然是社会物质矛盾在文化上的反映,要达到哲学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物质社会的革命。通过对劳动、商品以及资本异化的批判,才能找到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进而通过全体革命,实现人类的自由。

当然,现代文明危机不仅包含物质方面的危机,而且包含精神方面的危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由于其哲学的要求,从物质方面进入危机问题,通过对经济危机的考察,进而达到精神层面的超越,那么胡塞尔也由于其现象学哲学的要求,直接进入人类的精神和文化危机。

胡塞尔后期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强调,西方源于自然科学的客观主义,由于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认识中的怀疑主义的盛行,因此间接造成了人性的危机,从而导致西方社会的危机。为此,胡塞尔认为,“欧洲生存的危机只能有两条出路:要么了结于已经同生活的理性含义疏远的欧洲的毁灭,从而落入对精神的蛮横无理的憎恨;要么通过理性的英雄主义对自然主义的一劳永逸的克服,从而了结于欧洲在哲学精神中的再生”[8]977。

通过上述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关于客观性问题的解读,虽有异同,但其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充分领会了客观性问题对人类生活的真正意义。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必然盛行,知识的确实性丧失,那么人类也就总是生活在种种危机之中。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我们才会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客观性问题的探索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那么,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而追求知识与价值的无限性,……,就是人们根本无法逾越的问题。”[16]

[1]A·J·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M].李步楼,俞宣孟,苑利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

[2]T·内格尔.什么是客观性?[J].姚大志,译.世界哲学,2003(3).

[3]田方林.论客观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1.

[4]田建尔.认识论转向后的客观性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2005(3):24-25.

[5]程强.中西哲学对客观性问题的不同解读及其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13(7).

[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92-178.

[8]胡塞尔.胡塞尔选集[C].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9-140.

[10]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

[11]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12]苏振富.马克思“巴黎手稿”的主客体辩证法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3):57-63.

[13]张廷国.“主体际性世界”的建构——胡塞尔自我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2):50-51.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15]Andrew Feenberg.The Philosophy of Praxis:Marx,Lukacs,and the Frankfurt School[M].London:Verso,2014.

[16]金延.客观性:难以逾越的哲学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64-70.

[责任编辑:丁浩芮]

The Problem of Objectivity and Two Different Solutions:Marxist Philosophy and Husserl's Phenomenology

Ge Yongyi

Objectivit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from which the problem of objectivity comes out.To solve this problem,Marxist philosoph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practice, while phenomenology created inter -subjectivity.Notonly are there too many differences in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but also have many in common,such as the focus on relativism,relations of subject-object and the meaning of human beings'life.

Objectivity;Marxist Philosophy;Phenomenology;Practice;Inter-subjectivity

A715;B08

A

1673-8616(2017)04-0052-10

2017-05-0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技术美学的现象学研究”(SK2017A0449)

葛勇义,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安徽蚌埠,233030)。

猜你喜欢

主客体胡塞尔客观性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客观性与解释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浅析“物我本相因”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