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阈下非官方虚拟社区的跨国对话

2017-03-28赵紫原莫郅骅

传播与版权 2017年8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跨文化成员

赵紫原 莫郅骅

跨文化视阈下非官方虚拟社区的跨国对话

赵紫原 莫郅骅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我们与他者如何说话和回应的等问题展开,它根植于人们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交往活动之中。新媒体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之一,新技术的创新和使用使得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议题——传播边界从民族国家扩大到网络社会。研究跨文化传播在数字新技术下催生出的虚拟社区,以及这一虚拟团队是如何接触和整合媒体资源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实践。

跨文化传播 虚拟社区 新媒体

20世纪60年代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概念应运而生,A.托夫勒将信息革命等高科技形象比喻为“第三次浪潮”。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看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阶段。现代化新技术无限延伸了人类感觉中枢和感官,而“每一种文明都是以一种新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技术的引入为开端的”①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3页。。数字新技术的采用,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新的时代背景,网络虚拟社区成为群体间语言偏见、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种族主义、全球化和本土化冲突的对抗区域,甚至它发挥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民族国家。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探讨非国家层面的跨文化传播虚拟社区的形式、形成原因以及它的演化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跨文化传播活动可追溯到文字传播时代。以文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形成,拓展了传播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维度。我国有史记载,周穆王西征犬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验证了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中与各族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不断交融的历史沿革。杜维明指出:“如果没有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沟通,儒学就不可能发展成宋明理学。没有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沟通,也不会发展出多元多样的中世纪文明。没有阿拉伯世界保存了很多希腊哲学的理念和价值并带到欧洲,文艺复兴也没有可能性。”②杜维明:《新轴心时代的对话文明》,引自关世杰主编:《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不同于以往历史中的缓慢聚合,地理大发现开启了跨文化传播的新帷幕,麦哲伦、哥伦布和达伽马等航海家的足迹把世界联系在一起。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跨文化传播学在20世纪40年代兴起,此后多半个世纪,各个人文社科的经验和知识应用于跨文化传播活动,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家、组织、群体和个人的交往特点和规律,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系统理论,阐释和理解文化的变迁和分野、文化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差异等,跨文化传播学成为一门显学。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议题,不论在历时态还是共时态都是重合发展的。比如跨文化语用,从跨文化传播学诞生至今,面对不同的历史情景都有语用矛盾需要研究;或在历史各个阶段,不同文化横向接触中始终存在这个对比。时至今日,新媒体的发展、应用和制度化重构了跨文化传播的社会模式,新模式与传统议题重叠交融,产生了更为复杂的跨文化传播实践,这些实践反过来成为跨文化传播理论创新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国家间层面的跨文化传播的讨论已经很多,本文讨论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全球联动中,跨文化沟通出现的新形式——虚拟社区。成员们为了兴趣或是政治诉求形成规模,我们主要讨论该社区如何开展并维持的,以期总结运行规律。

二、虚拟社区的界定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将“社区”一词应用于社会学,他通过厘清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来考察社会结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相对封闭的、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家们对这一名词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出很多莫衷一是的定义,但是对社区一词组成要素是基本认同的,即包括空间、人口、制度设置、共同的文化和归属感。

虚拟社区又称“网络社区”“赛博社区”“在线社区”和“电子社区”等,指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旨在沟通互动有共同兴趣的成员,且大部分内容由成员产生,形成的具有社会关系的网络空间。从表现形式看,虚拟社区是存在于电子空间的无形空间;从参与人员看,虚拟社区的成员身份是匿名的,流动性大;从内在结构看,虚拟社区靠关系或纽带形成“链”式结构,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社区强关系或弱关系的“接力”,经常在特定情况下被激活。

从成员关系来看,跨文化传播领域非官方的虚拟社区大致分为三种①陈先红:《新媒体公关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页。:以“你”为基础的社区,社区内的成员致力于一对一的交谈;以“他们”为基础的社区,满足第三方社会群体的人性需求,社群成员着重彼此分享,成员的加入和离开都是自由的,对话模式为多人对多人;以“它”为基础的社区,成员的目的是获得信息,互动模式为一人对多人。

三、跨文化传播非官方虚拟社区的互动机制

(一)虚拟社区的分析框架

1.功能层面。提供平台。虚拟社区是以互联网为软件基础,媒体融合使得信息更快速、更海量、更立体地在世界各地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原始素材越来越直接地扩散出来,像翻译软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言障碍。再者,这些社区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文化内网络形成了相当规模,文化内网络的交往更为稠密,个人联系着他人,他人之间相互连接,虚拟社区充当了联络人和桥梁的角色,在不同群体之间建立间接联系。

保护价值。网络社会中的身份可以是匿名的,这就为一些有政治诉求的社区成员提供了保护权益的价值,避免了真实世界的压迫和排斥。比如拉丁美洲的女同性恋团体在线下建立跨国社团是困难重重的,存在政治压迫、社会污名化和资金短缺等问题。虚拟社区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与发展的场所。②Elisabeth Jay Friedman.“Lesbians in(Cyber)space: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net in Latin American on and off line Community”,Media,Culture and Society,2007,29(5),p790-811.这是一把双刃剑,也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个体表达。新媒体赋权带来的还有个体自由的空前释放,表达成本降低,成为虚拟社区的主体。个体自由的增进也带来了无比丰富的话题。长尾理论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提出,探讨商业网站的经济模式,简而言之,企业的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头部的流行文化,而在于位于长尾的小众文化,“冷门商品”成为热门。个体也是如此,跨文化传播中的个体自由的增进,他们的文化表达、生产和消费都基于兴趣、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成为“业余爱好者”阶级。

2.心理层面。群体认同,即虚拟社区感。网络社区强调的是共同的精神生活的范畴,共同的目标和关心的事项,这是社区形成的基本条件;成员愿意主动加入的参与动机,并有主动贡献具体的参与行为,这是社区形成的主观条件;群体成员之间交流需要的互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卫·麦克莱等人认为,个体在网络社区额工作中主要动机分别为成功、权力和归属。跨文化传播非官方的社区成员为了兴趣爱好,或为商业利益,或为政治诉求,组成虚拟社区。

3.衍生层面。里德定律指出,网民的人数越多,创建群体的网络价值呈指数函数上升。西巴·帕克特补充了这一定律,认为群体交流的网络价值与开创群体的努力成反比——“简单得可笑的群体构建”。简单又可笑的要点在于,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群体成员分享、合作、协调的人类本能不再或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的抑制。成员之间通过社会性工具分享资源或者线上深度合作,已经衍生到线下,成员们自由而有准备地加入一定功能的群体或组织中,形成实际的集体行动。

(二)跨文化传播非官方虚拟社区的演化机制

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传播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延伸了不同感官,换个角度看,媒体从人体向外部世界延伸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它反过来制约客观世界。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言,通过机器和生物有机体所采取的决定,就自然出现一个组织领域,信息和传播成为反对非组织化的力量。跨文化传播的虚拟社区,于我们而言成为外在化、自主性的客观存在,有了自己的运动规律,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经由互联网流通的跨文化语言,大量的符号被引用、转借和移用,技术改变了全球语言格式,特别是基于本地社区的虚拟交往。一方面增强了本地语言的共享性,在文化内传播网络形成了主体间性;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语境中,移民、技术的发展,接触交流等因素影响,语言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速了语言边缘化。无国界的互联网跨文化交流仍然具有地域性,碎片化的信息过剩,难以形成合力。这个过程也伴随着身份认同的构建问题。

其次,虚拟化身问题。③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混含的自我身份的普鲁吐斯效应是指,个人行为总与网上塑造的行为一致,即“个人的伪自由概念”,真实自我通过新媒体符号构建虚拟自我,经过在实践中不断调适,真实自我和虚拟自我力求在客体形象上保持一致。换句话说,虚拟角色和真实角色界限模糊,虚拟自我的选择会影响现实世界的行为。跨文化传播中虚拟社区的成员在网络社会的合作情境以音频、视频、文本出现,人类交流的意义层面收到了局限,像非语言交流的维度并没有体现出来,换句话说,这种交流模式的意义生成是很有限的。在民间场域的跨文化传播中,社区目的多以兴趣型为主,非营利性、广场社会类、关系相对松散的动态网络关系为主。

四、结论与讨论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虚拟空间,究其本质是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如克莱·舍基的著作《未来是湿的》英文原版的标题所言“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此即人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工业化是祛魅的,把有人情味的东西烘成干巴巴的组织关系,个体一旦脱离组织,就无法生存;而后现在的组织方式是以湿件为基础的大规模业余化,凭魅力和兴趣相互吸引,社会性软件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跨文化传播领域虚拟社区的建立发展还未成熟,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再探讨。

[1]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关世杰.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2015(7):122-128.

[4]陈先红.新媒体公关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 Friedman E J.Lesbians in(cyber)space: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net in Latin American on-and off-line communities[J].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7,29(5):790-811.

[作 者]赵紫原、莫郅骅,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跨文化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