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约稿的工作策略
——以《中国抗生素杂志》为例
2017-03-28吴虹丽吴小林周洪彬李文赟
吴虹丽 吴小林 武 英 周洪彬 李文赟
科技期刊编辑约稿的工作策略
——以《中国抗生素杂志》为例
吴虹丽 吴小林 武 英 周洪彬 李文赟
为探讨科技期刊约稿工作的策略,以《中国抗生素杂志》为例,从约稿专家来源、约稿方式、约稿形式以及约稿稿件的处理等方面提出约稿工作的策略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新媒体下的约稿方式和采用“特邀主编”组稿这种形式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由此得出结论:约稿工作不仅仅是单一方法的使用,更多的时候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方式,尤其要重视人文情怀,需要投入编辑坦诚的态度和细腻的情感。
约稿;新媒体;微信;特邀主编
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的统计,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58.11万篇;仅2014年,中国作为第一作者共计发表23.51万篇论文,占世界总数的13.3%,排在世界第2位[1]。但与此矛盾的是,国内科技期刊却长期面临优质稿件严重匮乏的尴尬境地。以《中国抗生素杂志》(以下简称“抗生素杂志”)为例,近几年,自由来稿中优质稿件的比例逐年下降,如果要维持期刊的质量,保证期刊的平稳发展,创办特色专刊等,必须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加强与专家、作者的联系,增强约稿的力度。文章结合实践工作,浅析一些约稿过程中的策略,并重点提出了微信、QQ等新媒体约稿方式以及采用“特邀主编”组稿这种约稿形式的优势。
一、约稿专家的来源
(一)活跃度高的外审专家
外审专家一般是编辑部根据期刊专业、论文水平定位后选择的一些学术水平略高一筹、学科相关度高的研究人员。他们往往具有资深的专业背景并主持各种重大课题项目,也是活跃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这一特点,编辑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审稿价值,更要在其中选取活跃度高的专家作为我们约稿的作者来源。由于这些专家往往已经非常熟悉杂志的专业和水平,所以其来稿与期刊的契合度高,易于期刊发表;另一方面,因专家对杂志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约稿的成功率也会比较高。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有效,缺点是范围较窄。
以抗生素杂志为例,一般选取年审稿次数(包括复审)高于6篇的外审专家后,再对其所在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必要时也会查阅其课题组发表文章并进行相关的影响力分析。
(二)编委专家
期刊的主编和编委都是期刊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期刊的编委,专家们一方面有发表研究成果的需要,同时也往往愿意为期刊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向编委约稿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抗生素杂志在借鉴了其他同类期刊的办刊经验的基础上,于2016年将组稿事宜添加到编委会章程中,规定编委在一定时间内需约稿1~2篇,由此更加明确了编委的义务。目前已收到初步成效。
(三)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
选取约稿专家的另一主要途径则是通过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基金服务网站官方网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谷歌、百度等网络的方式了解国家政策对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信息筛选,可以找到学科当前的热点、重点研究方向以及这些研究所在的单位、课题负责人。这种方式可以更为广泛地选出合适的作者,但是约稿成功率较前面两种方式往往会低很多。分析原因,可能是对期刊了解不够,也缺乏情感因素。建议先将这些专家升级为期刊的外审专家,然后再选择合适的人员作进一步的约稿工作。
(四)同类核心期刊中的高水平作者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等,分析同类核心期刊(包括本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及其作者群体,从中选择出优良作者。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的作者,对于提高期刊论文的影响力有较大的帮助,且约稿的成功率也较大,但是其本身的学术研究基础可能参差不齐且专业方向可能比较窄。
经过分析,抗生素杂志的中文高被引的论文主要是临床类的稿件,一些基础类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却在中文引用中受到冷落。分析原因可能是:做基础研究的高水平论文主要发表到SCI杂志上,且研究者也往往引用这些SCI论文;反观临床,国内发表此类文章需求较多,导致了抗生素杂志临床稿件的高被引现象。如此,采用此方式选择作者尚需辩证对待。
二、约稿的方式
传统的约稿方式主要是书信、拜访等直接面对面地约稿;然而,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下,也诞生了很多电子方式的约稿,比如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
(一)传统方式约稿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约稿亦是如此。传统方式的约稿主要是编辑通过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可以非常直接地获取学术信息,在沟通中产生“感情”。
1.面对面拜访约稿。使用这种方式对编辑的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编辑应该在约稿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利用各种途径尽量多地掌握受邀对象的相关信息,例如:通过网络获取其参与的国家重点项目、基金项目,对其已发表的论文,正在从事的研究等有足够的了解[2]。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得谈话过程顺利又不失主题。受访对象最好是同学、老师、同事、朋友或者由这些熟人引荐的科研工作者,以尽量避免唐突尴尬,同时,这也是与作者增进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熟人,仍然一定要尽可能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权利,不能过于强硬[3]。
2.学术会议约稿。学术会议是报道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场所。学术会议通常会邀请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专家作大会报告,他们是期刊编辑选择约稿作者的重点人群。科技期刊编辑应该随时关注学科的重大学术会议,可提前从会议方了解参加会议报告的专家情况,然后有选择地参与这些会议中。报告人最好是抗生素杂志的审稿人或者一些杰出的青年专家更易于提高约稿成功率。会议期间,要认真聆听专家报告,以此了解其学术水平、语言表达以及工作严谨程度等,从而可以初步判断其写作能力高低[4]。会后,首先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约稿专家短信来意,最好能及时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提出自己对该方向的疑问和想法引起专家的兴趣。会议后,找到合适的时机,再与专家面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例如:2016年6月编辑部参加的一个有关抗生素质量分析的学术会议,目前已成功约稿3篇,并且加大了杂志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掘了数名质量分析方面的审稿专家。
(二)新媒体方式约稿
新媒体技术是基于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新型网络工具,或者说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新的载体。目前新媒体类别主要包括如互联网新媒体(网络采编平台、官方主页、电子邮件、官方微博、博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微信、飞信),电视新媒体等[5]。以下选取目前其中使用较多的几种方式进行说明和分析。
1.电子邮件约稿。电子邮件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信息沟通的实效性。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式约稿,应尽量避免过于直接就事论事,可以在与专家沟通作者论文情况或者借一些重大纪念日等时顺势而为。此方法是本刊最开始采用的约稿方式,非常适用于审稿较多但尚未见过面的专家,既可以让受约对象快速收到信息又给予对方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会给予专家较大的自由权限,优点是对专家来说压力小,感受舒服,而且可以较大范围地进行(切忌群发信息)。但是与此同时,电子邮件约稿的弊端是不够直接,容易被人当成垃圾邮件删掉,或者看过之后没有下文,对编辑来说约稿成功率也会有所降低[3]。抗生素杂志正是采用这种方式,于2016年度收到逾10篇约稿稿件。
2.网站约稿。目前,各个期刊,尤其是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期刊,几乎都有自己的官方投稿网站。通过网站发布约稿信息可以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体。以抗生素杂志的经验,网站发布约稿函最好明确主题,让读者有针对性地投稿。通过这种方法,抗生素杂志成功约到的稿件数量不是太大,一年下来只有2~3篇,可能是由于这种方式是单向的,编辑与读者缺乏互动沟通。
3.电话约稿。如果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约稿未得到回音,但又非常希望约到对方的稿件,便可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进一步沟通。这种方法亦要求编辑对受约者有较深入的了解,电话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大方得体,庄重规范,语气中肯,有“请求”但不“要求”。给予对方话语权,如果对方一时无法决定,一定要表明可留出时间。总之,应该以“愉快”为原则进行。
4.短信约稿。短信约稿方式适用于与编辑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专家以及关系较为亲密的朋友。此法方便快捷,既能简短明确约稿意图,又避免了电子邮件方式的“石沉大海”。无论是否能成功约到稿件,这种沟通都可以得到快速直接的结果,省时省力。但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削弱了这种交流方式。
5.微信约稿。微信是近两年最流行的社交软件之一。编辑可借此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期刊的编委、外审专家、作者等的微信群、QQ群,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编辑部日常的维护方式往往是通过发布期刊信息、转载学科研究方向的文章等方式活跃“群”。由于有了良好的互动基础,并且在群体中,个体更有“比较”心理,这种情况下一旦发布约稿信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且一旦有成员接受邀请,其他成员也会跟进,这种“群体效应”能有效提高约稿量。此外,专家之间由于关系较为熟悉,愿意接受约稿的专家有时候会以调侃的形式将其熟悉的专家也加入到受邀行列。
抗生素杂志建立编委微信群近一年的时间里,编辑部通过日常发布期刊动态,热心专家们分享的药学、生物行业资讯,节假日问候,期刊版面设计(如:封面设计、logo设计)等互动话题,同时与专家在朋友圈中也有适当的互动。这种方式综合了前几种方式的优点,既给专家思索时间,也因人情味儿浓,较传统的约稿方式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在与编委们的交流中,不仅巩固了编委会上初步达成意向的3期专辑,又约到两个专题,最重要的是和专家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培养了编辑部与各位老师的感情,为后期约稿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采用新媒体约稿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约稿方式。
三、约稿形式以及约稿稿件的处理
(一)约稿形式
过去,抗生素杂志一直采用的是单篇约稿,这种方式下,编辑“一对多”,往往在后期的催稿工作上较为烦琐,且编辑本身如果没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很难约到高水平的稿件,效率低。
2016年开始,抗生素杂志开始采用“特邀主编”的方式约稿,即:邀请学科行业内资源丰富的专家作为期刊某一期的“特邀主编”,由其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或者兴趣所向进行约稿,实现编辑“一对一”。此方法一方面能充分发挥“特邀主编”的学术影响力,约到高质量稿件;另一方面亦能使编辑有更充分的时间策划期刊的其他内容。目前,已经确定了5期专辑,另有几期专辑亦在筹备之中。当然,如果某主题组织到稿件数量不是太大,考虑到发表的时效性,亦可以“专题”这种较为灵活的形式呈现。无论是“专辑”还是“专题”,都将大大增强期刊的可读性,从而提高文章的参考价值。
(二)约稿稿件的处理
1.催稿策略。实践中发现,不少专家接受约稿邀请后,可能因为其工作繁忙,往往较长时间没有回音,这时候编辑如果需要了解对方目前的情况,却不知从何开口。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采取在一些重要节日、对方生日时给予问候,然后顺便提及,有时候还可以向对方征询的方式进行,比如:“××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时间)接受我们的约稿邀请,但是不知您对稿件的发表时间有无特殊要求。如有要求,我们这边将尽可能为您安排!”这种问询既能使我们了解到专家的意向,亦达到“催稿”的目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重视人文关怀的作用,投入编辑真挚的感情,才能取得作者的信赖。
2.约稿稿件的处理。对于成功约到的稿件,编辑后期一定要及时跟踪稿件的处理情况,如:送审、出版等,对约稿作者进行必要的回访,以示感谢,从而增进感情,为进一步拓展稿源奠定基础。优质稿件(尤其是专题或专辑文章)发表以后,编辑应对稿件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追踪,为今后选择约稿方向和约稿对象提供参考数据,也可在期刊的官网、学术会议等场合对其加以推广,从而扩大该稿件的影响力,这也是增加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6]。对于约到的专题可以印刷成单印本赠送给专家以便其推广。
四、结语
约稿工作是一项对编辑综合能力要求较强的工作,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将本文提到的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应用而不仅仅是采用单一方式。就约稿对象而言,往往还是先让专家做一些抗生素杂志的审稿工作,在对期刊有一定了解的专家中选取。而约稿方式上,通常可以先采用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书面的方式,让专家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后再进行更为直接的电话约谈甚至登门拜访。就约稿的形式而言,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专题、专辑等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如果月刊期刊在一年中超过3期专辑,对于自由来搞的发表时效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抗生素杂志社的平均发表周期就从8个月左右增加到11个月左右,而约到的稿件质量有时候也参差不齐。因此,编辑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控制适当的约稿和自由稿比例,既保证发表时效又要突出亮点。总之,约稿工作不仅需要“策略”,更需要投入我们编辑坦诚的态度和细腻的情感。[本文系成都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No.2015XJR08)]
[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94-102.
[2]张文.医学期刊组稿的方法与技巧[J].编辑学报,2010,22(3):214-215.
[3]王银平.科技期刊常见约稿方式的适用性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8-490.
[4]张凤新.科技期刊编辑在约稿环节的稿件质量控制与沟通技巧[J].科技与出版,2012(5):47-48.
[5]石磊.新媒体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王静,冯学赞,马宝珍.提高科技期刊约稿质量和成功率的途径与方法[J].编辑学报,2013,25(6):553-555.
[作 者]吴虹丽,硕士,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抗生素杂志社;
吴小林、武英、周洪彬、李文赟,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抗生素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