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信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践与展望①
2017-03-28熊继洲
熊继洲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吉林 长春 130000)
吉林农信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践与展望①
熊继洲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吉林 长春 130000)
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开展以来,吉林农信在产权改革、市场拓展、风险管控、结构调整、经营转型、制度流程、科技服务、从严治党、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改革与完善。吉林农信加快推进产权改革进程,探索新模式,加强平台建设,打造两级法人利益共同体,深入落实市场战略,积极支持城乡经济发展,完善普惠金融新举措,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探索适合吉林农信发展的省联社改革模式。
吉林农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12月11日正式发布《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2016年5月17日,我省制定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明确了九大任务,共计96条、247项工作着力点。农村信用社改革作为其中重要试验内容,给吉林农信改革发展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探索和推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省联社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推进,主动肩负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体责任,同时参与其他方面改革,并力争通过改革试验,加快吉林农信转型发展步伐,全面提升金融支撑能力,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吉林农信改革进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开展以来,吉林农信在产权改革、市场拓展、风险管控、结构调整、经营转型、制度流程、科技服务、从严治党、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形成了系统党委领导、法人集群发展、股权结构多元、科技平台一体、制度流程完善、助推经济有力、服务客户深入的支农惠农组织服务体系。截至2016年9月末,吉林农信系统共有51家法人机构,其中农商行32家、农村信用联社19家。全省农商行、农信社资产总额6 738亿元,是2010年末的4倍;各项存款3 843亿元、各项贷款2 15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8倍和2.3倍;2010年以来累计实现利润290亿元,纳税总额近100亿元,其中,2015年全省纳税总额达25亿元,位居省属企业前列。吉林农信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利润总额、纳税总额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存款类金融机构首位,主要监管指标综合进步度在全国排名位于前列,改制进度排名全国第五、东北第一。全省农商行、农信社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83.4%,较2010年末分别提高9.55个百分点和38.1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末,全省农商行、农信社资产总额将接近7 000亿元,各项存款有望突破4 000亿元,各项贷款突破2 200亿元,实现利润近100亿元。
(一)加快推进产权改革进程,积极探索新模式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本次改革试验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推进其他改革项目的重要抓手。省联社大胆尝试,敢为人先,积极探索产权改革新途径。在全国农信系统实现“四个首创”:一是首创系统内“结对帮扶和委托管理”推进改革模式。托管农商行在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推动高风险社成功改制农商行。二是首创农商行并购重组高风险社同步改制农商行模式。九台农商行先后并购长白山、辽源、德惠等联社。三是首创同一县域同步组建两家农商行模式。成功将公主岭合行及三家小法人社同步改制为公主岭农商行和吉林春城农商行两家农商行。四是首创民营资本全资并购组建农商行模式。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参与改制,成功引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风险社江源联社。已改制农商行转型步伐加快,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45亿元,创新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3亿元。九台农商行H股上市进展顺利;榆树农商行新三板挂牌已进入股权中心托管阶段;长春、双阳、蛟河三家农商行新三板挂牌已经获银监会备案核准。这些农商行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拓宽新的融资渠道,正在向一流银行迈进。
(二)加强平台建设,打造两级法人利益共同体
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因此,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重要目标。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在省、县两级法人体制下,根据县域机构发展的内在需求,明确省联社职能定位,把省联社及县级行社打造成具有系统性、平台化的利益共同体。一是科学分类、差异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向企业化管理方式转变,推行机构扁平化、业务条线化、管理差异化。由于县级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各有差异,为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采取科学分类、差异管理的办法,对不同类别的县级行社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在经营计划、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视县级行社的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省级大平台建设,搭建起产品研发、支付结算、资金融通、科技建设、人员培训、法律服务、风控管理、产权改革“八大平台”,为县级行社提供服务支撑。比如,全省形成统一的吉卡——信用卡平台、统一的科技系统、统一的企业形象和业务流程。三是发挥系统优势。统筹整合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全系统的整体优势和功能,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提升服务全省重点项目和产业升级能力,有效满足区域内不同层次的各类金融需求。
(三)深入落实市场战略,积极支持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深入落实“新三农”和“大零售”市场战略。坚持支农扶微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挥决策链条短、办贷速度快的服务优势,积极支持从事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农商行、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1 086亿元,较年初增加68亿元,增长6.7%。二是丰富产品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办“直补保”“土地收益保证”“缴税贷”等信贷业务,创新研发“农户综合授信贷款”“电商贷”“个人自助循环额度贷款”“现金管理平台”“联银快付”等特色产品,产品数量达到160余种。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三是加强银政企战略合作。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助推“四化”统筹,省联社先后共与9个市州、44个市县政府开展战略合作,连续四年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累计意向授信金额124亿元,发放贷款210亿元。
(四)完善普惠金融新举措,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吉林农信积极对接社会民生需求,开启普惠金融“新局面”。一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逐步构建集柜面服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五位一体”的渠道体系。不断加快物理网点向多功能服务渠道转型,国家级“星级网点”增至10家,省级“星级网点”增至18家,九台、长春发展农商行两家“智慧银行”开业运营。在全省建立6 041个助农服务点,实现市、县、乡、村服务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金融服务。二是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金融扶贫,加速普惠金融布局。以“直补保”等优惠贷款产品的形式累计向农民让利约10亿元。定向招录贫困农村子女315人,招录大学生员工2 656人,共圆“求学梦”和“就业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赞许。加大对全省教育、民生、脱贫攻坚等短板的金融支持,将金融资源向东部和西部贫困地区倾斜,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累计向省内8个国家级贫困县发放贷款54.2亿元。
二、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步伐加快与省联社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
省联社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阶段产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省联社管理体制不顺、职责定位不明、履职边界不清等问题较为突出,两级法人体制下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适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小法人”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的长期总体稳定,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国策”,但是,“小而全”的县域法人在人才、信息、科技、风控、管理等方面存在天然缺陷。随着农村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资金需求巨大。在与大市场对接过程中,许多事情想做却做不了,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如何在省、县两级法人体制下,正确处理好县域法人地位,增强支农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三)政策性支农和商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影响,收益比较低。由于农民缺乏有效抵押担保,金融服务成本较高,所以“三农”的弱质性和资本的趋利性、金融机构政策性支农和商业化经营之间存在矛盾。我省农业保险和担保体系发展滞后,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对农业信贷风险的分散能力非常有限。农业贷款一旦出现风险,除了通过农村信用社自身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外,尚无其他补偿方式。
(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滞后之间的矛盾
健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是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当前,全省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尚未完成,农村产权的评估、抵押、担保体系尚未健全,限制了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
三、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设想
吉林农信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坚持整体思维、树立共享理念,借助系统内农商行帮扶力量,借助市场和地方党政力量,借助民营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战略投资者力量,借助国家货币政策、监管政策、改革试验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县联社改制重组,确保2018年实现“社社变商行”的目标,持续提升吉林农信整体品牌价值,共享未来发展成果。2016年,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文件,特别是银监办下发的《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2016]110号),允许符合条件的法人机构提高持股比例,并给予并购投资者监管激励政策。这些监管政策红利,对于我省信用社改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快推进农商行转型发展
一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加强产品、渠道、流程和风控建设,立足“三农”市场,融合县域经济,助推“四化”统筹,支持“五大发展”,努力把农商行打造成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鼓励农商行先行先试,支持跨业发展,创新开办土地金融、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积极争取金融租赁、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全面加强与农业保险、信托、证券等机构合作,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三农”金融债、发行优先股、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加快混业经营步伐。与当地党委政府、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尽最大可能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激活农村各类要素市场。二是提升风险防控水平。牢固树立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深入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建立并完善风险问责机制,提升团队风控能力,打造合规经营、稳建发展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技术手段,实现各类风险的密切监测、精准识别、快速处置和有效防控,构建风险提示、管控、评价一体化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机制转换。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合作制已经异化,股份合作制只是过渡性产权安排。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股份制方向,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要科学设置股权,完善流转机制,加快股权改造。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约束,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商行上市发展。
(三)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以增强金融服务为重点,加快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深耕“三农”、做强县域、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升级。一是创新商业模式。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产业政策,探索服务市场竞争要求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土地金融、产业链金融、城镇化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制金融,支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和完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与信托公司合作,探索开发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林权信托等信托产品,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二是创新金融产品。紧抓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契机,围绕我省东中西部三大功能区建设,大力拓展农村财产权融资服务,唤起沉睡的巨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核心企业,拓展上下游,做好产业链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围绕农民消费的新变化,做好直销银行产品、手机银行产品、微信银行产品、网上银行产品的研发,不断满足新型农民的金融需求;围绕各级政府公共项目投资,创新推广PPP投融资模式,积极支持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三是加强渠道建设。加强科技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服务点综合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型升级,结合“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推广应用,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参与农村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支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共同推进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四是做好金融扶贫。优化金融资源区域配置,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支持各类群体创业就业,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四)积极探索省联社职能转换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省联社改革的部署要求,按照保持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不变、省联社现有股权关系不变、省联社和法人机构党的隶属关系不变的基本原则,围绕县级农信社、农商行发展诉求,完善和增强省联社在平台支撑、产品研发、渠道拓展、资金融通、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职能,积极探索搭建全省资产证券化交易平台、农商行股权交易平台和理财产品交易平台,推动省联社职能转换,整体提升服务县级法人主体、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关于省级联社改革的有关政策要求,探索适合吉林农信发展的省联社改革模式。
[责任编辑:王 帅]
Jil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Rural Finance: Practice and Prospect
XIONG Ji-zhou
(Union Cooperative of Rural Credit,Changchun 130000,China)
Since the test is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reform in rural areas,Jilin agricultural credit in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market development,risk control,structural adjustment,business transformation,process system,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strictly,team building,corporate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have made reform and perfection.Jilin rural credit accelerate the property reform,explore new mode,strengthen the platform,build two legal construction,build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further implement the market strategy,and actively suppor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new initiatives to improve financial inclus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research mode for provincial credit cooperative reform Jil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hannel development.
Jil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rural finance;comprehensive reform test
F832.35
A
2016-12-05
1671-6671(2017)01-0047-05
熊继洲(1963-),男,宁夏西吉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党委委员。
①本文系长白山学术论坛暨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的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