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7-03-28刘览姚志祥通讯作者苏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医学杂志红细胞筛查

刘览 姚志祥(通讯作者) 苏群

221131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检验科

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刘览 姚志祥(通讯作者) 苏群

221131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检验科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输血治疗患者900例,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检出率。结果:900例患者中,8例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89%。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肿瘤疾病,2例(25.0%)其他,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阳性患者中,5例Rh系统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2.5%;3例MNS系统阳性,阳性率为37.5%。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对输血治疗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效果理想,能根据筛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不规则抗体;临床输血;检验效果;治疗预后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在某些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由红细胞外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及血型鉴定困难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上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不规则抗体主要包括抗-A、抗-B及抗AB,且上述抗体多为IgM或IgG抗体(破坏力最强)[2]。因此,患者输血前加强不规则抗体检验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输血治疗患者90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输血治疗患者900例,男543例,女357例,年龄3 d~84岁,平均(34.1±7.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输血治疗适应指征;②患者年龄<85岁,且具有相对完整的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①排除不符合胸腰椎骨折临床诊断标准者;②排除合并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③排除合并由于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心律失常。

方法:①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与试剂包括: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人血红细胞、离心机;②所有患者在输血前3 d空腹采集3~5 mL静脉血,10 min离心,速度3 000 rpm,实现血清分离,然后正确完成红细胞、抗人球蛋白凝胶卡,筛选时红细胞误差范围控制在0.5%~0.8%,然后向微管中加入被检者血清,在37℃下进行15 min孵育,离心后肉眼观察反应结果。如果红细胞液均匀的沉积在管底则表示结果阴性,反之则为阳性[3,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900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入选900例输血患者中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8例(0.89%)。其中,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肿瘤疾病,2例(25.0%)其他,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及构成比:不规则抗体8例阳性中,5例(62.5%)Rh系统抗体阳性,3例(37.5%)MNS系统阳性。8例患者经调整输血方案后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见表1。

讨论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挽救危急重症患者生命,降低临床死亡率。但是,部分患者输血过程中由于缺乏检验,导致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输血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输血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得到有效的降低[5]。数据报道显示[6],我国临床不规则抗体输血检出率在0.3%~2.0%,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影响患者治疗。近年来,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入选900例输血患者中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8例(0.89%)。患者中,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肿瘤疾病,2例(25.0%)其他,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检测技术是不规则抗体中常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两配对血型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稳定共存之间的交叉输血,从而能用于预防、诊断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数据报道显示,凝聚胺检测技术对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的检出率为0.08%,并且多于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肾炎、不明原因发热(FOU)等,患者中均能检查出自身抗体,患者输血后溶血型贫血病发生率较高[7]。由此看出,凝聚胺检测技术的使用仅能对体内含有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状况,不能对正常人群进行评价,更不能和其他相关报道横向对比。同时,该检测方法虽然具有快速、简单、灵敏等特点,但是该检测方法容易影响患者用药,操作不易标准化[8]。

此外,不规则抗体检验是输血前的一种新型筛查方法,利用该检测方法能完成患者血液的匹配,提高输血准确率,降低由于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同时,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实施能完善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影响,患者输血前通过筛查确定正确无误后才能用于临床输血治疗[9]。而对于输血筛查不合格者或伴有多次输血史、妊娠史者则应该增加不规则抗体筛查力度和筛查级别,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性、科学性。本研究中,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5例Rh系统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2.5%,3例MNS系统阳性,阳性率为37.5%。8例患者经调整输血方案后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未出血输血不良反应。由此看出,输血患者治疗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降低由于输血引起的医患纠纷率,从而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预后[10]。同时,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波动情况,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该立即停止输血并做好抢救准备。

综上所述,对于输血治疗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效果理想,可根据筛查检出选择合适的血液,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表1 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及构成比

[1]杨孝亮,周小琴,汪小亚,等.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输血治疗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2):133-134.

[2]刘家瑞,王远杰,冯宁,等.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J].西部医学,2013,25(9):1401-1403.

[3]刘俊红,杜忠斌,李惠霞.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4):711-712.

[4]张晓兰,赵红,丁喜玉.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46(4):490-491.

[5]骆建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 12(17):1353.

[6]刘俊红,杜忠斌,李惠霞,等.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4):711-712.

[7]鲁君艳,姜志刚,谭正芳,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 234-235.

[8]Takeshita A,Watanabe H,Fijihara H,et 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irregular erythrocyte antibodies in Japan:results from the Japanese study group of allo-immunity and antigen diversity in Asian populations[J].Transfus Apher Sci,2014,43(1):3-8.

[9]杨江存,徐永刚,孙杨,等.国内部分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及其死亡率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628-631.

[10]于丽君,朱国标,李翠莹,等.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变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 252-3 254.

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Liu Lan,Yao Zhixiang(Corresponding author),Su Qun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Jiangsu Province 22113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900 patients with transfusion therapy were selected.They were given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nd antibody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before transfusion.We analyzed the specificity and detection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ies.Results:In the 900 patients,8 cases had irregular antibodies,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0.89%.6 patients(75%)had hematologic or neoplastic diseases, and 2 patients(25%)had other diseases.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negative irregular antibod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8 positive patients,Rh antibody in 5 cases was positive,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62.5%;MNS system in 3 cases was positive,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37.5%.8 patients were treated effectively.Conclusion: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was ideal.We can choose the right blood according to the screening results,so as to reduce or avoid the incidence o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rregular antibody;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Test results;Treatment progn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6.57

猜你喜欢

医学杂志红细胞筛查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简介
《转化医学杂志》稿约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