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与佛教的生死观
2017-03-28刘田田
刘田田
摘 要: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也是独树一帜的。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在中国之所以得到发展,原因在于它对生死的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命运观联系在一起。据此,通过对两种生死观的描述,探究其差异并阐述对现世人们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佛教;生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87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人的生死问题给出了哲学性的回答。首先介绍一下研究关于孔子生死观的一些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生死观是重视现实,不轻言生死,如胡玉冰在《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中指出孔子主张积极入世、重生以致超越自身价值。李建在《论孔子生死鬼神观与“神道设教”的人文意蕴》中也明确表示孔子重视现实人生、追求现世有限生命的不朽与永恒。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孔子的生死观、生命观以及儒家的思想来探讨生命教育的思想。如黄艳《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研究》中仔细的分析了孔子的生死观、天命观从而阐释生命教育的思想。
《奥义书》中明确指出世界上存在一个本原和一个独立的个体,婆罗门对于灵魂的探讨也建立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它们承认有一个真主的存在,同时,又可以脱离自身而存在的“我”。自我本身超越生死轮回,众生之所以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是因为“无明”。佛教的生死观在婆罗门教生死轮回的基础上改造发挥,建立自家的生死观。
1 “天命观”与“出世”
从《论语》等儒家经典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命”的定义运用哲学性的思维方式加以概括,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时命,在《论语·雍也》中“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一种是天命,《论语·为政》孔子自己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在《论语·尧曰》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当时生产力发展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将“天、命”同一起来。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害怕三种东西:天命、大人、圣人之言。《论语》中有多次记载表现了孔子对“天命”的敬畏,如《论语·雍也》“子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表达了孔子对“天命”的敬畏。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天道神明”转向人世,由神转向人,“天道”的信仰也发生了转变,大体上都把“天道”与“人道”加以结合,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孔子的“天命观、天道观”的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听从天命、顺从天命的观点。同时,他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未知生,焉知死”。在《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肯定了人的存在本身是有价值的。体现了重人,重现世的思想。孔子执着于现实世界,不寄托希望于死后。它与佛教修“来世”有所不同。儒家提倡修己,然后推廣及人,讲究格物致知。后人在评价孔子时提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礼,将这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礼转化成人内在一种意识,使他人意识到自我的作用、价值和地位,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来体现从而达到理想社会,实现个人的价值、人格的完整,使事物包括人按照原本的规矩运转。这就是‘道或者说是‘天道。‘道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体现了中国人固有的思维,从这个思维模式下,使得中国人摆脱了沦为宗教奴隶的命运。人生来‘明德只是世人不曾察觉,需要不断的加以洗礼。孔子肯定了现实世界的合理性。”
佛教则以现世为苦海,主张脱离,讲出世。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短暂和虚幻的,彼岸世界是安乐和幸福的。这种学说体现了脱离现实的意思。在生死问题上,佛教有很多系统的学说,横向而言,比如“三世说”,即前世、现世和来世;归根结底是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的理论;如何抵达极乐世界的途径以及心理方面的解答等等。佛教的很多学说很大程度解答了中国人心理的问题。纵向来说,人生有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阶段皆来自于前世的业,业有好坏之分,所遭遇的任何都受“业”的支配。在佛教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因缘合成的一个结果,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或主宰体。人之所以经受这些所谓的“苦”和“乐”在于人的“无明”。人的状态是无常的,就像我们所遇到的人或事是不受我们所主宰的。佛教对于现实世界是悲观的、不积极的。佛教认为“人生皆苦”,总体上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不主张积极的入世,同时也不排斥,寻求的是一种个体或者说是自身的修炼和升华。佛教认为生是因缘合成的结果,死是因缘幻灭的结果,从不刻意强求,达到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过程。佛教以出世为本,讲“无我”、轮回,生生不灭。
2 “死亡观”与“轮回”
孔子对于死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子路问事鬼神中,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示出孔子不轻言生死,知生才能知死。《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中可以推断出来只有完成人生的使命,才能无所悔恨,安于死亡。孔子人生的经历一直在践行他的观点。其二是生死有命。在孔子看来,死亡是必然的,有生就有死,但是在弟子颜渊早夭,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冉伯牛因疾而去,子曰:“亡之,命矣夫!”孔子对于颜渊和冉伯牛的逝去深以为痛,但也无能为力,只能呼天。孔子所说的“命”指的是在通过个人的努力仍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没有努力,就不能归于命了。其三是杀身成仁。孔子非常珍重生命,但也会主动舍弃生命。《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志士仁人,无以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理论中“仁”的价值高于生命。孔子的弟子子夏“事君能致其身。”、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都深刻的领会了孔子的“杀身成仁”。孔子对于死的看法,都体现“尽人事,听天命。”一切实现自身的价值,死而无憾。
佛教讲究与人为善,灵魂不灭。佛教认为,人的生死如同车轮旋转,没有终期,个人所造就的业又是人生死归期的决定者,而‘业有善、恶之分。所得到的报也是福祸各有所异,来世所遭受的福祸会有所不同,轮回有所不同。现世所得到或失去的都是受前世所作的业的结果。现世的业,要么现世报,要么来世。死后想要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断行善,不受生死轮回就要破除‘我执,但这种善举只是人的主动行为。要与人为善。热爱劳动、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佛教以关注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的生死观,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以规范和影响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伦理道德规范观念。
3 二者价值体现
孔子的生死观是在他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有力的引导了孔子的生活,使他在人生经历中能够拥有坚定的生存原则和人格。在顺从天命的同时也积极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劝导人要修己。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孔子的思想深刻的影響中国人的思想。佛教有力的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对社会关系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孔子注重现实世界,实现自身的价值。佛教的业力说、轮回说也并不是一味的接受前世的业所造就的果,是可以改变命运。《了凡四训》验证改命的方法。将孔子同佛教的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更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占据大部分人的思想核心。我们一方面加强法律实施的强制性,另一方面加强道德观念的树立。将佛教的佛理与孔子的观念相结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与孔子、佛教在实践方面有着和谐性。扬善抑恶,修己,众生平等以及因果论、缘起论都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3.
[2]孔丘.论语[M].杨伯峻,杨逢彬著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汪受宽译注.孝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余英时.现在儒学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9.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