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服务化动力与路径分析

2017-03-28周佳盛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链

周佳盛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表现出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趋势,企业逐渐将核心业务转向服务业,以降低风险和成本,获得高附加值和超额利润。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也在逐渐走向产业转型和升级。因此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探究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制造业服务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微笑曲线;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24

0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表现出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趋势,传统的制造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产制造所带来的利润,不再追求低成本导向从而降低商品价格用以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而是逐渐将核心业务转向服务业以降低风险和成本获得高附加值和超额利润。因此,制造业与服务业呈现出互相融合的景象,在产业链上游及下游扩大服务内容,专业的分工也使得企业的服务化趋势日渐深化。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甚至超过第二产业,增速强劲,整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表明我国也在逐渐走向产业转型和升级。在此过程中,制造业的服务化能够帮助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向服务业转型的必经阶段,符合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适合于我国国情,更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体。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探究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制造业服务化的具体路径。以IBM、可口可乐等公司为例,探索适合于企业的服务化道路,为未来的制造业服务化路径提供思路。

1 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

1.1 制造业服务化的定义

制造业服务化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制造业企业对内部效率的要求逐步升高,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传统的决定因素,其二是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也在逐步升高,提高了生产的复杂性。制造业服务化隶属于“功能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来讲,制造业服务化实现了经济体系本质的转换。“传统经济”更加侧重于“买方愿意付出的价格”,而“功能经济”更侧重于为顾客提供的价值,同时依托于产品,与其功能单位数量紧密相关。广义上来说,制造业服务化是产业链的延伸,在其转化过程中,不断沿着“微笑曲线”的上下游进行移动。“微笑曲线”将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是反映附加值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系的曲线。其中服务具有的附加值较高,内容包括上游的创新研发、咨询、设计等,同时也包括下游的营销、售后服务等。

1.2 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

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造业投入的服务化”,另一方面是“制造业产出”的服务化。“制造业投入的服务化”意味着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和工作,主要包括产品的设计、政府企业等发展战略的咨询服务、新产品的研发等;“制造业产出的服务化”指的是在产品投入生产以后,企业依托于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即“产品-服务包”,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目的是维护客户关系,获取长期的合作利益,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营销、售后服务、安装和实施服务、物流服务等。因此,结合“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服务化意味着向曲线两端所有环节的服务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投入或产出的服务化。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微笑曲线”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服务的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也在不断充实制造业服务化的含义。

2 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力

2.1 产业链价值重心转移

在如今的产业价值链上,生产制造环节创造价值的能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随着服务环节在价值链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其创造的利润也远远优于生产环节,最引人关注的是随着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在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产业链价值重心的转移已经成为开发产业链价值最重要的方法。“微笑曲线”可以充分诠释价值重心转移在产业链上的具体表现。以制造业为例,其生产加工环节在整体产业链中所能创造的价值是最少的。反而其上下游产业如研发、设计、营销等涉及服务的领域则能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除此之外,因为生产制造环节的科技含量一般较低,难度较小,所以更容易被学习和复制因此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服务环节所具有更加复杂而且不断变化的特点,因此形成产业链重心转移,逐渐以服务为中心的趋势。而这也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使企业在服务领域投入更多从而加大产业链上的优势,最终大幅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2 竞争关系的促进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产业链的竞争力,因此服务环节的竞争力也就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由于服務环节在产业链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对于服务环节的把控也就变成了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把控。依据发达国家在产业链上发展的经验,要想掌握整条产业链,必须依赖于服务环节,而掌握高端环节的同时也就掌握了产业链上的价值。对于生产环节来说,因为其产业回报率很低,并且在过程中会产生高损耗、高污染。因此,生产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上是最难创造利润的。在对于产业链竞争实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生产制造企业的产业价值中心向服务领域转移是他们实现自我提升,企业发展,获取价值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3 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

3.1 下游产业链服务化

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主要是通过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下游的介入程度。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仍然以产品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包”。与其他服务化路径相比,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难度较低,做需要的资源较少,对于组织变革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可操作性较强。一般来说,传统的制造企业更适合于选择下游产业链服务化的方式,从而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且降低企业革新的风险。以海尔公司为例,其以家电制造为核心业务,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专注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使其精益求精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为维持更加长久的客户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上游产业链服务化

相比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上游产业链的服务化难度相对较大。上游产业链的服务化主要包括产品的设计、研发、规划等环节。通过上游产业链的服务化,企业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突破市场现有产品技术的局限,开拓新的领域并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一般来说,企业的研发水平往往决定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研发费用不足销售收入3%时,企业会因为缺乏后劲而难以生存;研发费用在3%-5%之间时,企业虽然可以存活,但是由于创新能力的限制,很难平稳度过经济危机等情况;只有在企业的研发投入在5%以上时,企业才有可能维持在市场的竞争地位。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维持市场地位,保持发展的稳定性,需要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上游产业链不仅仅体现在研发能力上,企业规划、战略等也可以成为提供咨询服务的环节,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游产业链的服务化更适合于研发实力较强、资金较为充足,但是缺乏市场经验的企业,可以为以后实行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打好基础。

3.3 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化

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是指服务化路径同时向两侧延伸,即在上游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软实力,在下游提升服务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包”。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融合了前文所提到的两种路径,服务化的难度更大,对企业的要求更严格,但仍然涉及生产环节,依托于产品进行技术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是较为彻底的服务化路径,对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等的变革是相对较大的,因此面临的风险也较高,这种服务化处于产业升级的高级阶段。目前,按照此路径进行服务化的公司包括IBM、飞利浦、GE等公司,其共同点是公司规模较大,科研能力较强,拥有成熟的经营和服务体系,对于相关领域的话语权较大。

3.4 完全服务化

完全服务化即完全去制造化,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完全摆脱生产制造环节,只从事附加值较高的上游和下游的服务环节。实现完全去制造化的公司是已经掌握了市场上的核心技术,发实力强劲,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的公司,在设计及营销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对制造环节的要求较低。以可口可乐为例,其产品设计、企业战略规划、产品的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均由可口可乐公司独立完成,其生产环节和货运环节完全外包给其他公司,自始至终没有属于自己的工厂负责生产,依托于强大的品牌历史、强势的品牌文化以及成熟稳定的市场需求,可口可乐始终站在价值链的中心。

4 制造业服务化的要求

4.1 创新能力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想要真正实现服务化需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创新实力。因此,企业需要紧跟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实现技术革新,引领市场的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团队,雄厚的资金实力,正确的战略规划等,帮助其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不易被对手模仿。对于科研实力强劲的小公司来说,可以考虑融资等手段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同样可以考虑收购有发展前景的小公司,来完善自己的业务领域。

4.2 客户管理和品牌影响力

企业想要获取和维持长期的客户关系,需要对客户的类型进行区分,对客户的购买数据或行为进行分析,并以优质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顾客体验,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系统的客户管理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品牌的影响力也决定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态度,优秀的品牌会帮助消费者改变其行为习惯,使其对品牌产生心理依恋企業的品牌影响力会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化。

参考文献

[1]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13,(01):1221.

[2]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3,(09):1722,48,87.

[3]简兆权,伍卓深.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与动力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104107,112.

[4]简兆权,伍卓深.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观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137143.

[5]刘建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模式与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121124.

[6]黄婷婷.制造业服务化的经济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纺织非遗,保护链+产业链
铲除论文造假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产业链春之奏鸣
手机恶意软件产业链博弈及演化分析
孵化电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