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
2017-03-28吴云
吴云
(重庆綦江中学)
摘 要: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仍是应对考试。这种教学将“传道、授业、解惑”片面地作为解决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问题的主要手段,以此导致灌输式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模式。为了转变这一教学现状,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破“双基”立意的教学框架,实现以“三维目标”来构思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将这三个维度与学生的物理学习相结
合,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目标,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活动中,都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作为一切活动开展的导向,将此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常规性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要达到什么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第一,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切记不要为了活跃课堂而每节课都搞“探究活动”。第二,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接受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其以开放的心态来内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比如,在开展“力学”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一些教师一上课就直接将教材中的表达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却没有向学生表明这些表达式到底是指向哪些物体,这些表达式是如何来描述物体的。这些内容猶如空中楼阁没有实物的支持,学生难以对此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将支撑理论、表达式的物体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生动直观的参照物,使其能够在实物中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自主探究物理规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解决力学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方法的指导下来自主探究物理知识。
二、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教师一般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讲授更多的基础知识,这就致使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指导来进行物理学习,一旦离开教师就无法自主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就将物理学习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能讲清楚的就由教师来讲”向“能靠学生自主探究的就让学生自己学”的观念转变,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向知识探究过渡。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过程,将物理中的一些规律是如何来的、如何进行探究的进行详细论述,以此使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实现教学“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如我在进行“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机械能守恒定
律”等规律探究教学的时候,会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来进行自主探究,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特点,领悟物理探究的过程,以此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会将基础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氛围枯燥、沉闷,面对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学生很容易丧失物理学习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引入等方式来将物理知识简化,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为探寻真理不懈努力甚至无私献身的事迹引入课堂中,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家的崇敬之情,从而促使其在学习中自主探究。
如我在讲“惯性”“摩擦力”“重力”等内容的时候,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探讨,并探究如何利用或防止这些力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观,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倪正胜.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0(34).
[2]王玉洁.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J].技术物理教学,2013,21(3).
编辑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