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理性迷失现象及反思

2017-03-28杨金沙

科教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反思大学生

杨金沙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氛围。同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催化下,许多西方思潮涌入中国,给我国文化發展和传统道德理念带来了冲击。人们经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冲击,尤其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本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案例,通过对案例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理性 反思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more relaxed atmospher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a lot of western trends of thought have poured into china. People are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impact, especially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cases collected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cas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rationality; reflection

1 我国大学生道德理性迷失的现象

2002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刘海洋出于实验需要,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将硫酸泼向黑熊,导致黑熊身上大部分被烧伤。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只是因为打牌时与同学结下口角,在平时心中结下的怨恨情绪催化下,将宿舍四名同学残忍杀害。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在驾车回家路上撞人后害怕承担责任又将伤者捅了八刀后致其死亡,杀人后并驾车逃逸,随后在慌忙逃窜中又将两人撞伤。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2甲基亚硝铵,林森浩却辩称只是愚人节的作弄。2016年3月27日23点50分,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滕刚用不锈钢菜刀将同宿舍同学芦海清杀害,经法医鉴定,芦海清系头颈离断伤致死,全身50多处刀伤。

这些案例反映出,当前有一部分大学生道德理性出现了迷失,做出了一些既违背法律,更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理性的事情,完全不符合大学生应有的行为和该有的品性,缺乏基本的道德理性,丧失伦理。

1.1 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日益完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部分大学生不考虑人生意义,忽视精神追求。在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入侵和蔓延下,一些庸俗的处世哲学给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坚持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忽略精神世界的塑造,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将道德理想抛至九霄云外,缺乏追求理想的信念。

1.2 人际关系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导致人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陌生化、紧张化和异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淡漠,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从药家鑫事件可以看出,由于他缺乏对生命的关爱,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害怕承担责任,导致他残忍地将别人杀害。

1.3 诚信和社会公德缺失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实在令人堪忧。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突出,并且很多学生却并不以此为耻。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竟然对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了解,甚至视若无睹。在社会上同样如此,许多地方曾经出现大学生借用公伞不还,据为已有;大学生旅游写下“某人到此一游”;等等。

当代大学生处在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时代,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因此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理性迷失,做出了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的原因。

2 我国大学生道德理性迷失的原因

2.1 社会层面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价值观与人文思想难免会与西方文化相吸与相斥,其中,文化的相吸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更深远。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出,任何事物没有绝对性。从这一点来讲,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想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例如,皮尔士、詹姆斯等实用主义者更是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视为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以自我中心,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利益关系。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异的要求,在人生阅历短缺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面对外来思想的冲击时容易笼统接受。

2.2 高校层面

目前我国虽然要求各高校开设思想道德课程,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各高校在不同程度地忽视思想道德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德育意识淡薄,缺乏教育合力;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严重忽略德育的意义和内涵;有的高校甚至仅仅将其当作任务来完成。同时大学道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道德教育方法不灵活;道德教育内容不新颖;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缺位等等。

2.3 个人层面

出现前文所提的问题,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自身。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道德修养自觉性。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道德人格与品质形成的内部根据。很多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中无所作为,没有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被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全然没有意识到以后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缺乏道德自律性。二是缺乏辨别能力与践行能力。在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大学生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与践行能力,进而容易导致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

3 具体对策

大学生作为我国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作为未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来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走向。面对眼前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国家处于发展期,必然会遭遇挫折和瓶颈,但是只要正确面对和引导,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国家应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目标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大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道德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亦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弘扬,是对整个社会的公民(包括大学生)的一种道德要求,是行动向导,是对全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导向。道德的内化过程必须有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作用往往比德性的力量更有效,能够更有力地把握人的行动方向。

3.2 高校注重引导和监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一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四个提高(提高针对性、提高时效性、提高吸引力、提高感染力)”,高校的思想道德课程应以此为基点,重视道德教育,在巩固基本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预防的监控体系,及时监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予以教育和解决,由点及面,以达到全面有效的预防效果。

3.3 学生应明确认识努力改进

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于事物的发展,但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道德理性的回归,学生自身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应该本着道德准则来学习和实践,努力改进,通过学习社会上积极的道德行为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通过学校教育来改进自身的不良行为,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理性思维。因此,大学生在努力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理性思维的形成。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道德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道德理性的构建需要大学生自己努力,通过多渠道来培养道德理性。

参考文献

[1] 梅平乐,刘济良.迷失与复归: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迟希新.近年来我国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5).

[3] 吴红伟.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4] 易星同.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对策诌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5] 金业文,刘济良.价值多元时代的学校德育改革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

[6] 刘济良.论价值理性的迷失及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2(1).

[7] 杨松涛.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J].华章,2010(4).

猜你喜欢

反思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