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读写结合
2017-03-28黄德茂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们应结合农村初中实际,大胆就地取材,在课文教学之余进行微型仿写作文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以“写”激“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汲取写作养分,最终达到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微型仿写作文
作文是初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直接体现,教师可从学生的作文水平透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读写结合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1]潘新和教授认为:“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作文能力的习得主要靠阅读,阅读才是写作的源泉。读了,未必会写;会写,一定要读。”[2]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中“听说读写”的“专项训练”太多,不少教师为讲课文而讲课文,醉心于课文的鉴赏,往往忽视以课文教学为契机进行“读写结合”的仿写训练,丧失了课文教学“一举两得”的有利时机;也有教师热衷于课外作文素材的搜集,这的确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但花费过多时间从课外获取作文素材,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还有教师认为写作教学费时费力,且投入多见效慢,因此除了定期的作文训练和学期中的历次考试外,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在写作教学方面,造成学生仿写意识差,作文空洞无物。
针对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难以长期坚持写作完整规范的长篇作文的现状,我们平时的阅读仿写训练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正式作文考试的篇幅,可以借鉴近年高考的“微写作”模式,在短小的篇幅、单一的主题中,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3]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优质阅读资源较为匮乏的现状,我们与其从课外作品中大海捞针,还不如从教科书中的经典选文入手,通过课文阅读资源的“就地取材”,逐步建立学生对于“读”与“写”的感知,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阅读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写作的全流程,使学生形成对作文体裁、题材、布局、表达、素材、情感投入等方面的感知,逐步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一、课文教学与微型作文的结合:感知文章体裁的区别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讲解,仍然有些学生不能明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种文体的区别,习作往往呈现出“四不像”的局面,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往往记叙的部分过多,冲淡了议论文的论说功能。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通过人教版的单元设置和提示,巧妙地开展文体的专题仿写训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说明指出“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初步掌握其语体特征,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学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和事”。本单元的《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都是记叙文的名篇,本人布置了微型命题作文,要求学生用200字左右的篇幅通过“抓特征”“用事例”的方法描写本班的某一位同学或老师,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我也与学生一起写作。写完后组织“猜谜大赛”,对文字精炼且形神兼备的作文给予表扬和奖励。刚开始,学生们往往写得笼统模糊,但是经过多次修改提炼,不少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的词汇来描绘人物的特征。
二、课文教学与微型作文的结合:扩展写作题材
不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准备素材积累本,对搜集到的各类素材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以便于写作时随时取用。然而,不少学生真正进行写作练习时仍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入手。这是因为学生无法自主地发掘学习生活中的有趣题材。其实,人教版语文教材采用主題单元的编排正是一个拓展学生写作题材的好样板。六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出发,以六册三十六个单元的篇幅,向学生提供了三十六个主题。虽然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有限,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沿用教科书的主题设置,从这些题材出发进行仿写训练,指导学生从这些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突破“无人可写、无事可写、无物可写”的困境。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我指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观察、口述史料等方式搜集整理桥的相关知识,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说明童坊镇上的各种古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的敏感度,又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课文教学与微型作文的结合:提升布局意识
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庖丁之所以能做到“迎刃而解”是因为庖丁“目有全牛”。教师在课文讲解时不断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强调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讲课文而讲课文,而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分清文章的“筋”“骨”“肉”,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布局的精妙,从而有意识地以课文为模板,摆脱写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韩愈的《马说》这样一篇议论文为例,我在进行文言文知识讲解的同时,结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给学生购买手机的现状,布置了《手机说》这样一篇微型议论文。要求学生模仿《马说》的议论层次,表达自己对手机使用的观点。通过批改学生的习作我发现,虽然有一些学生的文笔较为稚嫩,有些词不达意,但是学生基本能做到观点鲜明,论点有一定层次。赞成手机使用的学生大多从家庭沟通需要、通讯技术发展趋势、安全提醒等角度展开;要求限制手机使用的学生多从自身自制力不足、容易助长学生间的相互攀比等角度展开。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运用政治课中学到的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手机的利弊。可见,通过“就地取材、读写结合”,进行微型作文练习,经过认真细致地修改与打磨,学生的布局谋篇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
四、课文教学与微型作文的结合:深化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的课文无不在传达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诠释这些美好的情感。处于性格塑造期的初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捕捉课文的情感定位。因此,在选择微型作文范本时,最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篇目切入,较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的《我的第一本书》后,我指导学生写《我的第一篇童话》,并提示学生不要为了追溯而追溯,而是要展现自身的读书感悟和生活感悟。学生们也许已然记不得他们读过的第一篇童话了,但一定有那么一篇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用稚嫩的笔触描写了多元化的读书体验,让我们感慨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总之,教师利用课文教学开展微型作文训练,通过最大限度发掘课文的作文范本作用,通过以“读”促“写”,以“写”激“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汲取写作养分。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4.
[2]潘新和.写作的源泉是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3]洪珊.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黄德茂(1964—),男,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