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药是否需忌茶
2017-03-28史欣德
不知从何时起,我在门诊开完处方后,常有患者问:“喝中药期间是不是不能喝茶?”也有非常可爱的患者,复诊时为了表示对我治疗的尊重与配合,特地告诉我:“我服药期间连茶也忌了,一口茶也没有喝。”每当听到这些话,感动之余,我也很奇怪:从何时起,大家认为服中药时需忌茶呢?
服中药是否需忌茶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史欣德
茶是一种传统饮品,普通如一日三餐的饭菜,同时也是一味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
历代“茶方”,不胜枚举
古代医家经常用茶来治疗感冒、头痛头昏、精神不振、食积、口臭、腹泻、痢疾等病。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治疗“伤寒头痛壮热”的“葱豉茶”,用“葱白3茎(去须),豉半两,荆芥1分,薄荷30叶,栀子仁5枚,石膏3两(捣碎),茶末3钱。以水2大盏,煎取1大盏,去滓,下茶末,更煎4~5沸,分2度服”。宋代施发《续易简方》载有“姜茶散”,用“生姜(和皮,切片)10片,陈腊茶末2钱。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热服”,治疗“赤白痢”。此方在明代《医学入门》中被称之为“姜茶煎”,《古今医鉴》称其为“姜茶汤”,清代《医林纂要》称为“姜茶饮”。清代《经验奇方》一书中的“仙传午时茶”,用以治疗“伤风头痛,冒暑发痧,吐泻”,组方里也用“陈茶”,且量最大,是其他各药剂量的20~30倍。宋代梅启照辑的《梅氏验方新编》记载“百疾消散”,用“葱头7根,生姜5大片,陈茶叶3钱,砂糖半酒杯,水2碗,共煎,热服,加陈酒随量饮。盖被汗出。惟暑热天气,不宜多用生姜,天气寒冷,生姜加重”,治疗“胸膈饱闷,肚腹疼痛,及伤风发热”。
现在有名的中成药“午时茶”,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也由红茶加其他中药炮制而成。可见,历代医家都在用“茶方”。
喝茶是否会“解药”
有些人认为,喝茶会“解药”,所以服中药时不喝茶。茶是否“解药”需根据茶的药性,视情况而定。
热实湿者,饮茶有益 从病证来看,茶主要适用于痰、湿、食积等引起的头目不清、头昏胀痛、胸脘痞闷、口中黏腻、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或腹泻等,故当这类患者服中药时,不但不需要忌茶,還可以随意饮茶,甚至可以在汤药中加入适量茶叶同煎。体质或病证偏热者,通常可以选择绿茶。舌苔厚腻者应选择味道相对苦一点的绿茶。寒热偏向不太明显者,可选择半发酵或全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等。
阴血不足者,避茶不饮 体型干瘦,特别是瘦得“皮包骨头”的人,平时入睡困难或早醒,经常心慌、心动过速、心烦易怒、口干咽干、舌体瘦小、少苔甚至光苔等,属阴血不足,则不适合饮茶。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因茶叶味苦而性寒、沉降,故在服用甜味滋阴补血类药、温热类药、升提中气类药时,最好不要同时喝茶,因其药性相反,会干扰药效。
饮茶宜忌,“跟着感觉走”
以上饮茶宜忌,有时会因个体差异、临床诊断等各种因素而有所偏差。其实,服中药时是否适合喝茶的关键,不在“化学反应”或是“解药性”,而在个体差异。最好的方法是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生病后“身体会告诉你”想不想喝茶,想喝什么茶,按照自己的“本能感觉”走,通常不会错。
如果还是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在服药期间饮茶,或持谨慎态度,除生姜、陈皮、苍术、苏叶、防风、荆芥、豆豉等自古经常与茶配伍同用的中药外,为服药安全,平时有饮茶习惯的患者,虽然不用特意忌茶,但可以与服中药的时间错开1~2小时,两者不相遇,也就不存在“化学反应”“解药性”问题。
延伸阅读:中药“茶”有偏性,用对显效
首次将“茶”收入本草著作的是唐代《新修本草》,将茶称作“茗”“苦萀”,作用为“主下气”。更早的对于茶叶药性功效的记载,见于宋代《太平御览·饮食部》所引的《神农食经》。原书记载,茶叶“味甘、苦,微寒,无毒”“令人有力,悦志”“主瘘疮,利小便,少睡,去痰渴,消宿食”。明代《本草纲目》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现代《中华本草》将茶的药性归纳为“味苦、甘,性凉,归心、肺、胃、肾经”,作用为“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
现代实验研究发现,茶叶含有大量茶碱和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有兴奋作用。另外,茶有利尿、降脂、抗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抗氧化、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虽然茶叶的现代研究作用很多,但在中医眼中,作为一种能用作药物的食品,有一定的偏性。具体运用中,最好考虑这种偏性,才能用对用准,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出现各种偏差。茶叶的药性总体偏寒凉,味苦而性偏燥,故适用于体质偏热、偏实、偏湿者,如体形不干瘦、喜欢肉食或甜食、口中热黏、小便偏黄或有灼热感、面色不灰暗、舌体不瘦小、舌色正常或偏红、舌苔经常厚腻者等。
专家简介
史欣德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临床应用基地特聘专家。曾任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方剂文献方向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医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首届全国百名中医科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