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从“素质”到“素养”
2017-03-27王海霞
文│张 博 王海霞
教育变革:从“素质”到“素养”
文│张 博 王海霞
编者按:余姚市,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史称“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这里有虞舜遗墟,素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的传说;这里是距今7000余年的河姆渡文化诞生地,延续着夏商至今的文化脉络;这里有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古今名士……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余姚人,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骚客到这里寻根溯源。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就坐落在这片人杰地灵的文化之地,根植于吴越故土,薪火传承,耕耘不辍,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2008年建校至今,短短八年时间,姚北实验学校从建立到获得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实验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实训基地等荣誉,成为浙东大地上响当当的教育品牌。这所学校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让人难以置信的蜕变,而这份奇迹的缔造者就是——吴建岳校长。
八载风雨,姚北人坚守“让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教育梦想,一路走来,靠着一份信念,将姚北实验学校打造成一所受人尊重的学校,更成为在浙江省具有影响力的农村名校。
毋庸置疑,姚北人的教育逐梦史就是姚北实验学校的发展史。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去探寻学校的创新发展之路,去探寻他们的追梦之路……
>>毓文养德
走出余姚北站,适逢蒙蒙细雨,整个城市笼罩在雨雾之中,平添了几分神秘。11月的江南舒适宜人,不同于北方的寒冷肃杀,给笔者带来一股新奇之感,更增添了我透过雨雾的朦胧面纱去领略南北教育差异,解密姚北实验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密码的期待。
姚北实验学校始建于2008年,是市委、市政府为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以“服务姚北工业园区发展,促进和谐宜居新城建设”为目标,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全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在这一背景下,该校以“多一个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为育人理念,确立“全人格教育”的办学目标,推动着当地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情系农村,让乡村学子享受优质教育
踏入校门,醒目的“毓文养德”四个大字跃入眼帘,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连绵。与师生擦肩而过时,能看到他们颔首微笑的可爱模样。积极向上,乐观从容是这所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与姚北实验学校吴建岳校长的交谈中,他含蓄实在地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真实想法。他非常推崇陶行知“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的教育观点,并以实际行动在农村学校默默耕耘了37载。作为土生土长的姚北人,从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就将“让农村学子享受优质教育”当成了毕生的教育梦想,并为此奉献了半生时光。在姚北学校建校之初,他就推却了前往优质学校任职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姚北实验学校这个尚未出生的“婴儿”。新校落成前一年的时间,他日夜操劳,监督着校园教学楼、草坪、桌椅等每一处施工,见证着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8年的风雨坚守,“让农村学子与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不仅是吴建岳的教育梦想,更成为全体姚北实验学校教师的共同愿景,他们发挥“敬业、奉献、团结、创新”的教师文化品格,为学校的发展奉献出自己全部的青春与力量。面对当今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资流失、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他们决心打破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从文化建设、道德培养、多元评价等方面入手,一点一滴地描绘出一个焕发青春活力的农村学校蓝图,让农村学校散发出与城市学校一样绚丽的教育光芒。
如今,漫步校园之中,笔者被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生风采展”、规范分类的“学校常规工作公示栏”、大气完整的“运动场”、温馨的“青春文化长廊”、庄严的“世界名校文化长廊”“体艺书画长廊”、多才多艺的“教师文化长廊”、教师办公室、微格教室等外显文化所惊叹,在惊讶之余更感受到那股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催人振奋。
吴建岳认为,“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学生内在的纪律。这是学生责任感的体现,‘立德树人’绝非一句空话”。为此,他注重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让良好的道德习惯伴随孩子的终生成长。在2015年6月浙江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上,他作为宁波市代表,作了《行为教育是比读书更重要的教育》的发言,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为了让国学经典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他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探究,对真善美的渴望,学校引入了国学特色教育,组织教师自行编写《弟子规》《三字经》等校本教材。上下课铃声改为国学经典诵读,音韵绵长或是节奏明快的国学经典诵读之声在校园上空回荡,让学生在游戏、玩耍时都能耳濡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美好。充满国学氛围的校园犹如无声的教育场,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在经典文化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2010年,姚北实验学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由传统的班级管理走向现代的班级建设,支持每个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促进每个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行进在楼道中,可以看到各班自主设计的班名、班旗、班徽,自主创制的班歌、班训,这些展示汇聚着全班学生的共同愿景,让孩子对班级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间操更是实验中学的一大亮点。站在主席台向下望去,学生们出操如同军队操练一般整齐划一,在高昂的进场音乐中步履坚实,斗志昂扬,天真烂漫的青春风采在节拍律动中显露无遗。
“多一个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是姚北学校的教育理念,其中隐含着深刻的育人道理。从2008年开始,学校摒弃了传统的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狭隘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尽可能多地发展学生的闪光点。“守纪之星”“勤学之星”“孝敬之星”“礼仪之星”“诚信之星”“环保之星”等多个单项先进,表彰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众多节日,更是让“故事大王”“阅读之星”“体育健将”“英语达人”“十佳歌手”等在各自的活跃领域找到了归属、快乐与自信,得到了个性特长的发挥与提升,为学习注入了鲜活的能量与强劲的动力。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是学校的第一要义。该校在食堂落实“五常法”管理制度,创新“色标”管理,建设“透明厨房”“阳光食堂”。“学校食堂从创办起一直被评为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并跻身‘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谈起学校食堂建设,吴建岳满脸自豪。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短短八年光阴,姚北实验学校从无到有,从20余班级发展成为60个班级,获得了70多项省市级荣誉,完成了让当地教育界惊叹的壮举。短短八年年光阴,姚北人用艰辛的付出与智慧的思想,诠释着“教育”两个字的真谛,用自身的华丽蜕变书写着一段传奇,为农村孩子铺就了一条走出大山、走出乡村、通往成功的人生坦途。
2016年9月,吴建岳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这也是对他与他的团队在农村教育领域呕心沥血的肯定。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第29期初中校长班学员考察学校
年轻教师太多会制约学校发展?答案是“不”
“办学之初,学校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既缺少学科带头人,又没有教学‘领头雁’。当时,全校共有教师75人,平均年龄只有27.8岁,他们的来源:一是撤并掉的3所村级小学;二是周边农村学校;三是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硬件硬,软件软”的教学困境,吴建岳把高效的师资培训作为打破困境的首要选择。2008年开学前夕,他组织全体教师到浙江教育学院开展教师专业培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引领教师,以高起点高目标改变教师思维习惯。
短短几年,学校采用全面铺开与专题深化、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邀请魏书生、郭友正、周萌昌等几十位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名校长作报告,开设各类专业讲座60余次。 专家们的到来为教师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思想上的充实以及凝聚力的建设。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课改专家余映潮多次来校指导教师课改工作。浙江省教科院更是不遗余力助推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2009年,吴建岳提出初中数学、科学、社会三门学科率先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导学稿”教学方式。2012年,全面实施“学友互助”高效课堂模式,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随后,陆续出台“电子集体备课”“高效课堂模式”“作业有效整合”“学生错题积累”等一系列减负提质的创新措施,让“轻负高质”从梦想变成现实。
教学改革让教研组、备课组、年级部、办公室等团队文化应运而生,“敬业、奉献、团结、创新”的教师文化在老师们心中深深扎根。同时,课堂结构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一言堂”被“学友互助”学习模式取代,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了施展的平台与保障,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此外,学校创新教师考核制度。在学科教学方面,不支持“单打独斗”,评价时不拿教师与教师比,而是拿备课组与备课组比,教研组与教研组比,办公室与办公室比,年级部与年级部比。正是这种按团队奖励的机制,让教师们不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
校团委书记徐韵茜从毕业之初就到该校任职,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印记。谈起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举措,她笑着说:“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培训。刚来校的新教师都感到不适应,但是看到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会奋起直追,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吴校长善于发现新教师的潜在特点,并根据个人特点进行开发。校长看我比较适合开展心理辅导,就鼓励我参加学校的比赛,对我进行心理教育方面的培养。”数载光阴流逝,徐韵茜凭着一股韧劲,去探索学生青春期心理的奥秘,建立了青春阳光屋和心理咨询室,开设青春健康课程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解决他们成长的烦恼。 今年,她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被评为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为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姚北实验学校,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
漫步在校园中,你能感受到这些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作为教育者,他们追寻内心的教育自觉,尊重教育的专业性,以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教育情怀,坚守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用积极的心态去汲取知识与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
>>感动校园新闻人物颁奖典礼
>>经典诵读展演
>>学生参加拓展课程学习
>>科技节橡筋纸飞机比赛
课程变革,从“素质”到“素养”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包含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发展三大领域,细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课题负责人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关键是一种“带得走的能力”。
在姚北实验学校,笔者发现了一种名为“新四维”的变革课程,它的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入探索和解读。该课程名称的来历要追溯到1947年,当时余姚朗霞乡贤、上海企业家张连芳先生,为了家乡孩子有书读,以国之四维为名在余姚创办学堂。“‘善、真、美、圣’为核心的新四维,既是对学校前身四维学堂‘礼、义、廉、耻’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更为四维注入的一些当今时代的新内涵。”吴建岳校长深入地阐述了新四维的含义。
他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从素质到素养,一字之变,突出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养成。为此,“新四维”课程以“全人格教育”作为顶点,建立起“一点三层六面”的课程体系。三个层次代表九年一贯制学段的“基础、发展、提高”三个要求;六个方面代表“学科知识拓展、艺术修养、体育与健康、科技探索、生活生存技能、综合实践活动”六大领域。学校以此统领拓展性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善、真、美、圣”四个字代表四类课程群,学校小学部教务主任宓恩泽为笔者讲解了该课程体系。“善”即仁德,代表道德类课程,包括国学经典诵读、学生礼仪培训、习惯养成训练等;“真”即科学,代表科学类课程,包括科技制作、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乡土地理等;“美”即艺术,代表体艺类课程,包括书法、美术、形体、戏曲、武术、棋艺、足球等;“圣”即信仰,代表理想类课程,包括挑战与机遇、理想与行动、青春与生命等主题活动。
普及型课程分为两大类: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采用国家和地方审定教材,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采用40分钟一节课的形式实施。发展型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各项课程。在功能上,它进一步着眼于基础学力的培养,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它从广度、深度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是适应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和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的辅助途径。学校发展型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知识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实践活动类。提高型课程旨在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与特长的学生进行校级选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特长优势,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主要包含校级精品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新四维课程既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和具体化,更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胆探索。
姚北人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每个个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个性,收获成功。在课程选择方面,学校将开设的课程统一上传至选课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选课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务处根据选课情况拟定课程的具体实施计划;在课程师资方面,学校积极挖掘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教学辅导力量,聘请有特长的家长和社区的能工巧匠作为辅导教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此外,学校紧跟当下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初中部尝试分层走班教学方式:在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学校分为ab层级班级,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状态自主选择,家长知情,教师定期进行学生能力检测。今年9月,学校还设计了电子书包班,采用平板教学的方式,教师能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提升了课堂的实效性。
2012年8月,学校作为中小学高质轻负的典型,代表宁波在省义务教育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网络视频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2015年11月,学校承办宁波市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推进会,获得广泛好评,并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美誉 度。2016年9月,余姚市义务段拓展课程现场观摩活动在学校举行,推动了余姚市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进程。
教育是一门“自觉”的艺术。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教育以培养人类生命个体的“心智自觉”为旨归,“唤醒”个体的“自觉”,让生命“自觉”前行。“新四维”课程就是这样一种唤醒学生自觉心智的教育课程,它不同于基础性课程的强制性,而是遵循自主原则,基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助力学生个性发展而创建的课程,它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得到了知识教育之外的延伸、拓展和升华。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工作室活动
后记:余姚诸多千古佳话,与七千年的河姆渡相连,一如织布梭上的纬线,被织入历史的经线中,成就着一幅满载传说的山水长卷。姚北实验学校继承了这块土地的使命感,从岁月尽头传来的琅琅书声,如今清澈在耳,文化延续在师生的血脉之中……
八载风雨沧桑,八载顽强拼搏。姚北实验学校犹如吴建岳精心培育的树苗一般,从柔弱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实验学校、教育部“新经典诵读实验研究”实验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实训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宁波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宁波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见证了学校成为宁波市知名学校的过程,《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余姚日报》等媒体的多次还原了学校的成长。
如今的姚北实验学校,风华正茂;如今的姚北实验学校,枝叶参天。该校以情怀育人,以素养为孩子串起诸多能力,为人生打下绚丽底色;用精品铸就辉煌,让每一名农村学子享受高水平的教育,让每一个梦想都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