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苦练攻打美军基地”的事实真相
2017-03-27
“火箭军苦练攻打美军基地”的事实真相
专家表示,如果中美开战,美军在亚太的基地确实有可能是中国部队的打击对象,因为这大概是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仅有的能够“够得着、打得疼”的美国目标。但中美开战这个前提是一个伪命题。
前文提到的东风-5C的成功试射,让国外媒体炸开了锅。国外报道这样写到——一枚能威胁美国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军事基地的高度精确的中国弹道导弹在火箭军的训练中亮相。
英国媒体更是发现一份新报告对中国导弹靶场与美国军事基地的卫星图像进行比对:所有导弹试验的目标都是为了摧毁美国的航母、驱逐舰及位于东亚的机场。
事实果真如此吗?
臆断中国导弹攻击美国基地
国外报道称,中国的火箭军号称拥有各种射程的导弹,但是东风系列导弹在中国力争实现对“第一岛链”以内区域的控制权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图为火箭军竖起6枚东风-15霸气拜年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高级军事研究员托马斯·舒加特在这份报告中说,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的导弹靶场为了模拟美国的军事基地而进行了专门设计。
美网站的文章称,对美国在亚洲的重大利益威胁最大、却往往被忽视的是中国导弹部队日益增强的打击能力。文章强调,美国领导人和制度制定者们应该明白,中国导弹对位于西太平洋的前进基地实施先发制人导弹攻击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称,这种先发制人的攻击意图已经通过中国导弹部队的教令和卫星照片显现出来。
该文章引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迈克尔·S·蔡斯写于2014年的一篇论文称,解放军火箭军的教令号召一系列震慑行动。如果威慑失败,那么常规导弹攻击任务可能包括“对敌方战略战役纵深的重要目标实施火力打击”。这种打击的潜在目标包括指挥中心、通信中枢、雷达站、导弹阵地、空军和海军基地、运输和后勤设施,燃料补给站、电力中心以及航母打击群。
文章附带了多张拍摄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导弹部队靶场和驻日美军基地的对比照片。照片显示,靶场中的模拟车辆目标、导弹阵地、机场、场坪中的飞机、加固飞机掩体、模拟舰艇目标、油库、输变电站大多被精确命中,使用的战斗部包括子母弹战斗部、大型单个侵彻战斗部等。拍摄于2016年10月的卫星照片显示,模拟的加固飞机掩体几乎是在顶部正中心遭到钻地战斗部的打击,体现出非常高的射击精度。
文章判断中国演练打击美军基地的理由是,上述靶标与驻日美军一些目标“高度相似”。文章认为,其中一处模拟的油库设施与位于日本的一处油库在油罐数量和排列方式上“完全相同”。其模拟的舰艇目标的轮廓和尺寸也与美军“伯克”级驱逐舰相似。
妄称中国导弹部队会发起突然攻击
文章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者吉原俊井之前撰文称,解放军权威的公开出版物显示,中国的导弹部队可能试图以先发制人打击消灭在亚洲的美国海军,尤其是瞄准位于港口内相对容易打击的战舰。这个靠近东京的美国海军主力基地是美国前进部署的核动力航母的母港,同时驻扎着很多重要舰艇,建设有关键的支持设备。
文章称,中国或许一直演练用弹道导弹攻击位于港口内的舰船的证据或许倾向于支持吉原俊井的理论,而这样的证据是存在的。报道还引用了一张拍摄于2013年8月的卫星照片,该照片似乎显示中国正在测试利用导弹攻击港口设施及港口内战舰的能力。文章称,中国认为通过一次突然攻击能够击中位于港口内停靠的舰艇。
中国有先发制人的能力,但不会主动挑战美国
看过这些卫星照片的一名中国军事专家2月7日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文章很多分析都过于牵强,甚至是南辕北辙。文章中提到,中国的导弹学说显示,中国会对敌方战略战役纵深的重要目标实施打击。这就充分说明卫星照片中显示的演练以及这项学说不是针对驻日美军的。很显然,驻日美军基地不是美军的纵深目标,而是前沿目标。
文章将据称是靶区的油罐照片和日本某油库的照片进行对比,并认定前者模拟后者。但实际上,很多油库的油罐布局是差不多的,在谷歌地图上可能还会找出不少,这属于通用目标。将靶区内一处停靠有车辆目标的方形区域判断为日本某空军基地的“爱国者”导弹阵地,则完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臆断。模拟的舰艇目标也存在这种情况。即便中国军方真的模拟攻击“伯克”级,那也无可厚非,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驱逐舰,是驱逐舰的标杆。
专家表示,如果中美开战,美军在亚太的基地确实有可能是中国部队的打击对象,因为这大概是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仅有的能够“够得着、打得疼”的美国目标。但中美开战这个前提是一个伪命题。最近不少人都在炒作中美之间的战争,包括所谓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战。但历史上还没有出现两个核大国“大打出手”的情况,中美两国战略界和官方也不认同双方无法避免一战。退一步讲,这些照片即便显示出中国军事上具有这种先发制人的能力,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未来会主动挑战美国。
(《参考消息》2017.2.10、《环球时报》2017.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