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加4试点项目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7-03-27沈寿东茆仁忠

科技资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中职

沈寿东+茆仁忠

摘 要: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该文结合淮安中专校工艺美术专业试点项目中职学段的实践,对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3+4培养 中职学段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77-03

2014年起,经联合申报并获省教育厅批准,笔者学校三年制中专工艺美术专业与淮阴师范学院四年制本科环境设计专业试行“3+4”分段培养,架起了中职通向应用型本科的新通道。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分段培养的“3”与“4”与传统的中职及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知与应会要求、课程体系等方面不尽相同,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不以单纯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为标准;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不以单纯提升学术发展能力为标准;素质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此,该校注重项目顶层设计,加大保障力度,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现将该校具体做法和学生培养情况总结如下。

1 做好项目顶层设计

1.1 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开展以来,依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在该校和高校教务处的牵头下,两校对口专业院系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会同企业、行业的相关人员,先后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修改,从中职与本科两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规格要求、课程体系内容、职业技能考核等方面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职业素质分层、职业知识衔接、职业能力对接、职业拓展延续”的7年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一体的理念。

1.2 联合开发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形成了试点项目中职与本科7年衔接的课程体系(具体见表1)。中职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三大类,专业课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和生产或服务的演进规律进行设计,构建了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该校还与淮阴师院、企业合作,制定了《素描》《色彩》《设计基础》《3DSMAX室内效果图表现》等8门核心专业课程标准,体现了专业面对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并严格实施。

1.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正常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教学大检查,每天进行巡课检查。针对3+4试点项目学校又专项出台《“3+4”班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试点项目管理机构和职责、师资配备和培养、教学要求与教材使用、月考组织与安排、工作量计划等内容,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行。

2 扎实推进人才培养

2.1 “夯基础”,文化与专业基础双提升

2.1.1 注重夯实文化基础

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加大语数英等文化基础课教学力度,语数英每周均按6课时开设,在人培方案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约占总课时45%,比一般中职教育提升了15%。参照对口单招班的管理模式实施教学管理,实行早、晚自习辅导制度,既及时解决学生课堂学习疑难问题,又可对學生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学习过程监控,建立了考教分离的月考制度,通过月考及时了解学生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教学工作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并为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安排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促使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积极推进评价模式改革,比如,历史课程终结性评价改为学生历史剧表演,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

2.1.2 注重夯实专业基础

通过对从普通高中升学的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艺考生到了高二、高三阶段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而选择学习美术,培训班或培训机构为了应付专业统考均采取了急功近利式的应试培训,出现了“苹果亮部颜色等于柠檬黄加白加果绿”的“背画”现象,严重违背了艺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个人感知和创造能力的原则。为此,笔者在专业基础教学实施中,严格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由简到难,深入浅出,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写生培养学生对形体、空间、色彩的感知能力,并配合优秀作品欣赏、组织观摩、第二课堂、专业社团、户外风景写生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牢牢抓住“夯实专业基础”的中职学段培养要素,为后续专业学习垫底扎实基础。同时,加强与高校讨论交流教学方法及手段,注意吸收引进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更快地适应高校学习生活。

2.2 “强技能”,多举措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2.2.1 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专业系部精心挑选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负责3+4班级的专业技能课教学,把工程项目带入课堂,通过“主题+项目”教学法,实施“项目+主题+真实场景+团队教学”的教学改革,以“项目课程包+优质教学团队+真实企业环境——实战型”的方法实施教学。由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组织课程包,将原先的单元制课程运用项目进行重新整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到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均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使课程在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需要分阶段授课,提高教学效率,课程的系统性更加突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创造条件。目前2014级学生均能熟练运用“3DMAX\PS\CAD”等设计软件,初步达到岗位要求,在升入本科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节省大量精力用于专业后续拓展提升。

2.2.2 依靠教学团队,实施项目化教学

积极推行教学团队实施教学的模式,发挥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团队,运用好教学团队成员的特点。教学团队有行业企业的专家,也有校内外的教师与系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运用专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的优势,大力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先后与淮安市正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神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淮安市朗艺装饰设计中心、华天装饰有限公司开展了艺术专业的教学试验,大大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除了正常的教学安排,学校还在每天安排2个半小时晚辅导、2014级学生双周轮休、专业教师全程指导等措施,有力保障专业训练的实效。

2.2.3 以大赛促进技能训练

以“省、市、校”三级技能大赛为平台,促进学生的学习技能热情。其中,校赛全员参与,个人制定目标,对照大赛方案要求开展训练,省、市赛选手以点带面,促进全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2.3 “提素质”,多平台培养综合素养

2.3.1 开展体验育人

该校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德育活动形式,利用学校“体验式”德育基地,积极开展体验式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3+4”班学生进校后,有序安排素质拓展、心理团辅等体验活动,增强了团队意识和信心,并促使学生认识到中-本衔接的学习生涯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安排有序的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项挑战,顺利完成学习生涯。学校、专业系和班级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趣味比赛、班级博客、班歌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演讲、征文等比赛,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提升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2.3.2 建设书香班级

为了促进学生素养提升,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工艺美术班在班主任带领下,积极建设书香班级。一是每周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二是撰写读书笔记,既摘录一些优美的句子,又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三是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既要简明概况精彩内容,又能阐述出自己阅读后的思考,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实施来看,同学们均能坚持每天阅读书籍、每周撰写周记,逐渐享受到了书籍带来的美的熏陶和感染。

2.3.3 创建优秀集体

“3+4”班级均能秉承“自胜者强”的校训,积极开展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等建设。同学们在思想上快马扬鞭、执着追求、永不言弃;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严谨求实、比学赶帮;在生活上和睦相处、互相谦让、友爱互助。2014级工艺美术“3+4”班先后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市级“周恩来班”,在2016年4月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这些成绩是对该校“3+4”项目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的评价和说明。

3 项目实施保障条件

3.1 师资队伍

该校为试点项目配备了优质师资,为后续学习和学生职业发展夯实文化基础。自2014级以来,工艺美术“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课程配备教师共计17名,其中取得硕士学位或学历教师数6人,占配备教师总数比例为35%。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人,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占配备教师总数比例为70%。专业“双师”教师(中级职称、高级工以上)人数为5人,占配备专业教师比例为80%。授课的人员中,有省特级教师、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为学生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 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设备先进、规模相当、数量适中的校内艺术专业实训基地,总面积达3 000 m2,设备总值168.79万元,满足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的需要。另外,本专业建有江苏鸿升装饰、淮安市正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名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淮安朗艺装饰设计中心、江苏神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淮安市共享空间室内设计工作室、淮安市精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9个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均为本市知名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多次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觸,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3.3 研究平台

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3+4”专项教学例会,由教务处、专业系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会议,针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和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归纳提炼。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笔者学校艺术系与淮阴师院联合开展省级课题“3+4”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并主持立项一项市级课题。学校参与市教育局招办牵头组织的省级课题“3+4”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需要对接院校密切合作,切实重视试点项目的建设,在经费、师资、条件、管理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促进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运奇.中职与本科衔接 “3+4”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41-144.

[2] 蒋学华.关于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6):106-111.

[3] 马松.“3+4”分段培养的“2 平台 +2 模块”课程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5(35):47-50.

[4] 周向东,蒋英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 “3+4”分段衔接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8-9.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职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