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017-03-27吴亚梅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制约因素初中语文

吴亚梅

(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此来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情感体验、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有效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判性思维;制约因素;努力方向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可能性

1.批判性思维对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创新意义

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人具有对自身及外界事物进行反思和质疑的意识,并通过一定的分析、评价和一系列的反思性考察,得出不同以往的、更加独特、更加全面的结果和论断,是知识重构和价值重塑的一种能力。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整体概念,内部包含了批判性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控制能力等多层维度,共同构成了批判性思维或反思性思维这一概念。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及知识的掌握,充其量只是对课文主旨及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但是对构建批判性思维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所欠缺。

2.语文学科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上的优势

语言是思想和情感的外部表达工具,由于表达主体的主观性导致表达方式也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加之汉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意会的特点,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所持有的观点和情感态度本身就不尽相同,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字广泛的理解空间。另外,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使得语言文字往往表现出含蓄简练、模糊朦胧的特点,这种欲言又止、言外之意的表达习惯往往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对我们的分析能力和提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了土壤。

3.中學时代是构建批判性思维体系的黄金时期

与小学时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情况不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思维模式也随之改变,虽然在某些时候形象思维仍然起一定作用,但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积,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已经逐步具备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归纳的本领。此外,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对自身以及别人的思想和意见往往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对老师的观点和书本知识也常常提出不同看法,这种独立性和开放性的思维特点,对于引入批判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二、制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因素分析

1.历史文化传统

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推崇尊师重道,讲究礼仪尊卑,师长的权威性不容置疑。因此,我国的教育文化历来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乃至生活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很多学生把书本的观点奉为真理,把老师的言论看做是至理名言,从不质疑。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稳重和中庸,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推崇改革和创新,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批判性思维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和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2.管理体制教条化及教师能力不足

学校的管理一直围绕设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在管理制度上会尽可能对课时、进度、教案、教学要求等进行统一,这种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没有为批判性思维教学留下空间。另外,很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自身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更不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对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力不从心。

3.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也无法开展深层次的批判性学习

要对原有知识体系和普世观点提出质疑,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体验及人生阅历,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应试压力大,知识储备量普遍不足,此外,中学生生活单调,缺乏课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对于构建科学的批判性精神体系都是远远不够的。

三、重塑学生思维培养的努力方向

1.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要避免出现两种误区:一是完全不重视批判性思维教学,认为语文教学的重心是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并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而对学习内容从来不加质疑,也无法从不同立场和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批判原有的内容和价值观念。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抛开基础知识和原先完善的论证体系,而进行没有依据的妄加揣测,随意的批判和否定,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忽略了批判精神的重塑性价值目标。

2.提高批判性思维培养在教学目标中的比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与思维培养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这一过程,能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构,并注入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在目标设置时,明确列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重点,并提出一些具体目标,如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其中包括思想独立性、开放性,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成熟的认知和对失败的承受力。在目标设定中,还要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从特定角度、特定主体、特定环境等方面进行解构,并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重建。

3.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引进对话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要继续利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通俗易懂的讲课模式和高效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对话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愉悦的对话环境,在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中开展头脑风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4.改变平铺直叙的讲课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在注重知识传授和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按照学生对知识内容接受的不同过程,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的开始阶段,可以问问学生是否接触过类似题材,通过初步诵读,让学生说出对这篇课文宏观的认识,随着认识的加深,可以提一些难度较大并富有启发性意义的问题,待学习结束时可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怀疑,或得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理由并加以论证,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处。

5.采用多元化的考查方式,提高学生的反思性思维能力

目前的语文考试内容大多以知识性和记忆性考查为主,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并不多,当然,造成这种考查模式的原因是很多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还要引进多元化的考查方式,开展一些主观性、开放性题目的测试,提供标准答案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完成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6.提高课内阅读质量,有选择的扩大课外阅读量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的面对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和思考,进而提出疑问或发现教材中的不足,运用一定的批判性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要扩大课外阅读量,选择一些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及历史故事等读本,通过扩大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和引导,将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他人,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元.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

[2]谭鹏飞.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

[3]郭彬.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优势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制约因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