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做桥家校合力
2017-03-27齐伯元
齐伯元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学区)
摘 要:班主任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处于信息时代的班主任势必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让班主任工作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使班主任在活动中轻松地管理班级。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随着学校信息化技术的成熟,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的重要工具,把信息技术引入班主任工作中来,不仅可以加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而且可以以多种充满魅力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确保在班务管理、班级活动、师生关系、家校联系、心理辅导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促使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指导家庭教育
通过校讯通与家长联系,在反馈孩子在校表现的同时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并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从而避免一些片面甚至过激的教育手段。表现好的发公告表扬,利用校讯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因材施教,提高了教育效率。
语言要幽默与真诚是必须的。在雨雪天气到来之前,提醒家长给孩子带雨具注意保暖,在高温酷暑时节带家制饮料防止中暑,及时与家长互动,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只要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或闪光点,都应及时发短信给家长表扬他。因为家是温馨的港湾,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是孩子成长的福音。
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持久的、深远的,甚至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班主任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发愤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考验。
每天把学生当天学习的知识、家庭作业、在学校表现及思想动态等内容发到班级QQ群、微信群“公告栏”上,供家长及时掌握孩子“行踪”,大大缩短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家长还就家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与探讨。随时邮箱、QQ、微信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在群里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也可随时与同学、老师交流,答疑解惑。以网络为媒介的班级论坛交流,即使胆小、内向或害羞的学生也会乐于参与网上讨论与交流。让每个孩子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如推选班干部、开班会、专题讨论会、设计黑板报等,在网络上加强与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沟通交流,努力构建老师和所有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留守儿童缺失的情感需要在老师的关爱与尊重中得到弥补。在QQ群中,同学之间的交往将更加自由,缓解了独生子女心理的闭锁性,拓宽了交往面,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学生的“无忌之谈”也解决了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很容易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同学和班集体的认同感也将更强。
三、为德育开辟新的领域
班队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开好主题班队会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如,以“防溺水”“交通安全伴你我”“毒品预防”“火灾自救”为主题安全教育班会,班主任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而不是枯燥的“谈话式”教育,为班会课活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领域。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创造出的多刺激学习情景,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每次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可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案例,寻找生動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并进行整理。让学生把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深刻地记到自己的心中,把枯燥的说教形式变为声情并茂的新模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资料的成果汇报。
四、给学生开辟展示舞台
让网络成为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纽带,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级主页是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是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建立班级网页,围绕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在平时的管理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日记、习作和读书心得,通过网站的评论功能来互相评价,促进交流。
总之,信息时代的班级管理需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学生需求,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君.现代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的整合[J].新课程,2011(10).
[2]杨丽.现代教育技术让班主任工作管理上新台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