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2017-03-27周泽琼
周泽琼
摘 要:数学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述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的接受情况。尤其是在小学这个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培养
数学语言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表述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例如:“一斤苹果5元钱,妈妈买了3斤苹果,一共用了多少钱?”在数学中,就会用算式5×3=15来表达。而且数学概念一般都是简洁明确的,具有一定的逻辑科学性,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意不到,很随意地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就会大大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甚至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育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理解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运用数学语言帮助他们。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在数学活动中以自身为主体,忽略学生
一些教师由于教育理念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以自己为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一些学术性较强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本身就处于起始阶段,这样一来,他们就更不容易理解了。而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般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学生丧失了主动探究的兴趣,不利于对数学教学语言的培养。
2.不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怎么算题,怎么做出正确答案,怎样能获取高分,而不是数学语言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也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让学生多做习题,多练习,很少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样一来,教师也必然不会重视自身的教学语言,数学教学语言能力也日渐被忽视。
3.教师的教学素质较低,影响数学语言教学效果
在小学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一些教师教学素质较低,他们本身不了解数学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给学生讲授概念时不严谨,将数学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随意性语言混为一谈,严重影响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4.教师自身言语不准确
一些数学教师自身在说话时会带有方言口音,致使学生在上课时听不清楚甚至听不懂,除去数学语言教学能力不说,一个教师连最基本的和学生交流都存在问题,更不用谈及其他能力方面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地探索,在课堂上和教师积极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表时,将其赋予实际的意义,“坐太空船每张票6元,4个人坐需要多少钱?”这样可以让抽象思维发展具有局限性的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而不是给出一个抽象的算式。
2.改进自身教育理念,重视数学语言教育
作为教育者,无论处于何种岗位,都要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地“不抛弃,不放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数学概念、符号等的讲解,从一点一滴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乘法时,某教师提出“几个几”的教学亮点,让学生知道3×2就是3个2相加,3×4就是3个4相加。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其次,教师也要多阅读、多学习,深刻了解数学语言,实现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之间的有效转换,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最后,小学也是智育及各方面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年龄较小,自身的经验不足,好模仿,这个时期的教师就要严格谨慎地注意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教学语言运用,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4.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语言表述清楚准确是数学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语言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语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之间的沟通工具,是学生理解概念、做题交流问题的必要途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不断学习,改进自身教育理念,从根本上重视数学教学语言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邓丽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5).
[2]卫丽君.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数学语言能力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