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解读文本 构建有效课堂研究
2017-03-27吴立荣
吴立荣
摘 要:小学语文具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价值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技能。解读工作是小学语文阅读、字词学习、写作、语言表达等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三个角度分析用心解读文本的策略,以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解读文本;有效课堂;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指的是特定的、具体的课文。现代教育观念在传统解读文本的范围上将文章重点内容进行阐述扩展为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情感、意义、价值观。解读文本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即不论是字词赏析、阅读理解、写作等等都是建立在解读文本的工作纸上。语文教师是文本价值的传递者,从课文中寻找春光雨露,滋养祖国的花朵。教师想要在文本中发现珍宝,就需要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刻、科学的解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看法,与学生保持同一频率,将语文知识传递下去。
一、挖掘文本本质,避免“天花乱坠”的修饰
语文教学本身具备浓厚的想象力和丰富性,尤其是在多年教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在众多“天花乱坠”的教学资源当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文本的本质,一味追求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那么就容易降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造成“走马观花”的学习效果。文本本质就是指文章本身的含义,在当前的教育中,明显存在着过多演示文章的延伸含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繁衍过程中,一词多义现象实在是不胜枚举。所以,解读文本时需要教师用心研究文章所处的历史时代,这样才能够挖掘出文章字词的准确含义。如《学弈》文中“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善”与当前大家理解的善良并不相同,此处是指擅长,精通。“通国”则是指全国。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将文中的意思教授于学生,还将文言文中文字所代表其他意思搜集到一起,这种文本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为学生,产生较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学习不能够集中到课文里,学生会形成过于追求宽泛知识而忽视对课文的学习与掌握。文本解读需要严格遵守课文的基准意思,注重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减少“走马观花”、“形式多样”的文本解读。
二、从儿童视野出发,打造切合小学生的文本解读
小学生与语文课文之间如果是电话之间的交流,那么教师就是双方的传声筒。教师在这种关系中承担传递知识的重任,教师不仅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知识充分解读,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还需要以儿童的视野看待问题,这样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当前的文本解读,教师往往会采用一篇概论的语言进行表达,话语笼统而枯燥,学生不能够通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获得知识,完成教育目标,这种状态下的语文教学取得的效果是很低。因此教师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首先探讨语文课文的特点,然后按照学生的思维对文章进行理解,考察学生的迷惑点、好奇点。
三、从细节出发,增强文本解读的粘合性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人,提高文本解读的粘合性需要教师多多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关,面临的挑战。在教育中履行“学”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从细节出发,提升文本解读的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重在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打破故事内容、场面、情感的限制,重点把握文中细节之处,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课文中的含义和情感,俗语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细小的环节出发,将整篇文章融会贯通。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主要是讲述居里夫人的丰功伟绩。文中用语言将居里夫人对科学谨慎的态度,孜孜不倦研究的精神、睿智、典雅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文中写道:“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最后所描述的语言就是用来表达居里夫人高大的伟人形象。这段文字用到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思维,因此需要对文字进行逐一解释,这样学生才能够通過这一段话真正的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对社会的价值。探索细节是语文教学必备的教学技能,语文教学不能给够走马观花或者一味强调数量。教师在细节的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细心和钻研的习惯,增加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
小学语文课文的复杂性、难度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年增加,两者呈正比的关系。随之,教师解读文本则要随着文章难度和复杂性的提升而加深力度,用耐心、恒心、信心解读语文课本,使语文课文能够被学生所彻底消化吸收。教师解读文本的态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到文本的解读工作中,切实做好文本解读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课堂,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丽丽.用心解读文本构建高效课堂[J].教书育人,2012(34):21.
[2]杨继飞.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4(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