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笔下的江浙民俗
2017-03-27包风玲
包风玲
摘 要:在鲁讯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反映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江浙民俗,这与他生活的地域、社会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主要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这三大方面对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典型的民俗生活场景及民俗事象,透析作品中所隐含的作者对江浙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关键词:鲁迅;江浙民俗;民众;情感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它融汇了物质、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璠对民俗作了如下的定义:“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每一个人都逃离不了他所生活的民俗文化环境,因而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掺杂了地方民俗文化,甚至有些作家因为专门描写地方的、民族的文化而走红。鲁迅作为从江浙走出来的作家,江浙民俗是他成长的物质精神文化摇篮,也是滋养他文学创作不竭的营养源泉。
一、物质民俗方面
物质民俗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如居住、服饰、交通、饮食、交通等文化的传承。在鲁迅的作品中,随意都能找到反映江浙物质民俗的描写场景,首先从居住与饮食文化方面,如:《在酒楼上》《风波》等作品中有关酒店的布局、特色小吃及不同阶层人的饮酒习惯等描写。在《在酒楼上》描写了一家叫“石室”的酒店,“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依旧”“我终于跨上了那走熟的屋角的扶梯去了。由此径到小楼上,上面依然是五张小板桌” “一斤绍兴酒——菜?十个油豆腐”;《风波》里的江浙农家饮食习惯的描写:“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腾腾冒烟”;《药》里的茶馆饮茶习俗的描写:“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还有祥林嫂的“蓝夹袄”“月白背心”“乌裙”和阿Q的“破毡帽”、闰土的“银项圈”以及江浙水乡主要的交通工具乌篷船,这些物质民俗呈现了一幅极具江浙地区风俗民情的生活画卷。
二、社会民俗方面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社会民俗主要包括家族文化、丧葬习俗、岁时习俗等方面。
在鲁迅的作品中同样映现了大量江浙地区的社会民俗。如《阿Q正传》中有关家族文化的描写:因阿Q醉酒后称:“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就因为这一句话遭到赵太爷质问和毒打。原因在于阿Q和赵太爷的社会经济地位太悬殊,所以赵太爷认为和阿Q有宗族关系是对他的侮辱,这是江浙一带畸形的宗族文化。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表现在《明天》中单四嫂子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父亲的病》“我”给逝世的父亲烧《高王经》等。岁时习俗集中体现在《祝福》中:“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祭灶神是绍兴一带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小年”,因为是年终的大节,尤为隆重,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就开始忙碌了,在祭祀的过程中要避秽,不洁的人不能沾福礼等习俗约定。
三、精神民俗方面
精神民俗在鲁迅的作品中传承方式主要有口传民俗: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鲁迅讲的种种“规矩”和“古怪的仪式”(即除夕夜在枕边放红纸包着的压岁钱,还有福橘,告诫“我”第二天要向长辈说吉利的话;“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家里不应该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万不得钻进去的”等),这些都是当地的禁忌。而这些都是通过一位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村劳动妇女之口流传下来的。行为民俗:鲁迅进“三味书屋”行的礼节时,第一次先拜孔子,第二次拜先生等,这些礼节都是靠行为代代相传的。精神信仰传承:江浙地区雨水丰富、易刮大风,所以这儿的村民们就举行集体祭祀活动,像《社戏》描写的那样,通过各种祭祀,向“神”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明天》中单四嫂子为宝儿准备棺木、烧四十卷《大悲咒》,并将宝儿生前的玩具、用品都放進棺材陪葬,以求自个儿精神的救赎和慰藉,希望儿子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由此可知,精神信仰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人活着一定要有精神的寄托,而在江浙地区“求神”便是所有人最高的精神寄托。
鲁迅热爱自己的故乡,揭露江浙故乡传统的丑陋的、不科学的风俗习惯,描写愚昧麻木、丧失自我与人性的国民生活,只是为了拯救他们,因为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他自始至终都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情感,在为国人找精神的出路。而解决途径之一便是紧紧抓住民俗视角,努力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澄清国民的陋习,促使民众觉醒。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01.
[2]张卫兵.论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文化因素[J].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所),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