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
2017-03-27王作栋
王作栋
摘 要:德育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师要利用初中丰富的地理资源,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和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初中地理
一、用地理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變化,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中,分析我国地理位置,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岛国、内陆国家、高纬度国家的比较,以及我国位置的优势,和我国拥有多样的丰富的自然环境。映射出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分析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初中地理自然也不例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联系的观点,教育学生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和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地理环境是由各个地理要素构成的,地形地势、河流、植被、土壤等,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地理教学中,分析问题就要注重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既要认识相互依赖,又要认识到相互斗争,认识到对立统一的规律。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还要树立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地势一节内容中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既要看到优势,也要找出劣势。
三、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想象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也可促进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转化,可很好地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例如:学习水资源一节内容是播放《节水公益广告》,通过视频让学生心灵产生触动,深刻理解水的价值,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树立学生的节水意识。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知识贴近生活,将课堂搬到课外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我们该怎样在人教版八上土地资源一节展开一次实地调查,了解校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学以致用,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巩固课本知识;同时运用地理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实地调查法。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土地利用浪费现象,校园环境等问题。还可以思考如何付诸实践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以点带面树立学生科学的资源观。
3.开展地理故事会或知识竞赛活动
地理教学同样可以采用开展故事会或知识竞答的形式,课前明确主题,分组搜集资料,课堂进行展示或小组竞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一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典型的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讲一讲雨林的故事活动,说一说雨林保护的措施。还可以组织关于环保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了解热带雨林对巴西以及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四、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课标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营造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地理。例如:讲解气温时就可引入饮食、水果、农作物熟制等,近距离感受气温的差异;降水一节则可以用屋顶坡度的差异反映降水的差异。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技能。例如:能看懂天气预报,会观测气温、降水,会读会用地图。最后,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恰当的场合选取相适应的地图为我所用;可以自主设计旅游线路,若是据此乘火车外出旅游能选取合适的铁路干线;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可以简单地解释常见的地理问题等现象。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德育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彰显立德树人的思想。在大变革的时代下,让我们做学生的引路人,将传道和授业有机融合,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好青年。
参考文献:
李瑞军.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