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

2017-03-27莫旭东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新课程课堂教学

莫旭东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发之后,为了应对教学内容的变更,学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为了实现新的课程目标,需要对课程的实施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局面下,教育目标逐渐发生转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再是主流,新课程改革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不仅注重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综合素质上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新课程下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新课程实施中来自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文化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教师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的角色认同、职业意识、情绪反应乃至价值取向等。教师文化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其中,教师文化的形式通常指的是在相应的教育群体范围之内,特定的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这同时也是教师文化的外化形式表现;而教师文化的内容则是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群体共同形成的信念、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教师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作为教师文化的内核,是被这部分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此外,依据哈格里夫斯提出的论点,教师文化还可划分为四种其他类型,即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ation)、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on)和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

针对这种教育行为与现象,借助资料分析,我国学者归总出三个对应解释图式,分别为学科教学图式、应试图式以及身份图式。这些图示同时也是教师文化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图式对课程改革也会产生对应不同的影响。其中,学科教学图式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形成的有关学科教学的一套系统性认识;应试图式则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领悟到的有关应试的技能知识。

(2)教师工作方式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保守主义三种。其中现实主义工作方式的教师则眼光比较短浅,对眼前的短期教学计划关注过度,可能会影响教育的长期效果;而个人主义的教师通常习惯按照自己的教育方法来完成教学;保守主义的教师对新课程最为敏感,其工作方式导致了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守己见,不容易接受变化。

①保守主义导致的教学思想落后。在改革过程中,一部分老派教学工作人员一时间难以接受新变化,死板的思想使得其对于新课标改革带来的教学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非常抵触新课程变革,只愿意对原有教学文化略加修改,从而大大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部分教师不适应新课程中的新型课堂结构,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讨论,其会觉得过于喧闹且不符合课堂纪律,从而加以束缚。

②现实主义教学导致忽略长远目标。教育教学计划本该是针对学生学习整体规划乃至终身发展来设定的,然而一些现实主义派的教师没有树立好教学观念,整体教学意识缺乏。这部分初中科学教师通常注重短期的效益,只关注近期教育教学计划,对教学指导方法理解不充分,无法指導学生完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不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实派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非能力,过度重视分数排行,从而忽略学生的其他能力,忽视了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方面习惯于使用题海战术,此举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容易引发厌学等问题。

2.新课程实施中来自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材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教科书不但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媒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重要教学资料,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科书作为最基本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并不能直接理解为教材的整体代名词。教材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到的所有资源材料,教材框定了教师教学的大纲,同时也为学习计划确立了基础目标。

教材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有:传统教材在教育要统一性要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其他要素的忽视。然而如此一来,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之类的情况,只会照葫芦画瓢,而不懂真正的知识架构,在创新能力上也有很多不足。

(2)课程资源对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任务的实行中,师生要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需要借助一些相关学习资料,这些学习条件就是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必备因素,课程资源同时也是完成课程的基础。

依据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和社会两种。校内资源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①素材性课程资源,如信息库资源和实物资源等。

②条件性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师、资源维护系统、实践性资源以及交流渠道等。

在目前初中科学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资源的缺乏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很大影响。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课程资源不足会导致教学内容实施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完全依照教材的要求。在一些操作方面,由于资源的缺乏,科学教师甚至只能采取口述、手写、复印等方式进行授课,影响了授课的效果。综上可知,课程资源不足对新课标课程的实施有严重的约束作用。

二、新课程下提高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策略

1.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在科学教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新课程的主要框架,其不仅是学科课程的基础和精髓,更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构建一个逻辑结构合理、知识层面丰富的学科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思维和知识方面的联系能力,同时也是提高新课程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经过新课程的大力推动,科学教育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动,尤其在课堂上,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的个体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了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教学内容,重新制定教学方案,并根据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制定新的学习目标;通过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资源,将学科理论研究融入新的课程中去,达到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从而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革新和整体综合提升。

此外,实验教学的创新要结合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标准来进行,以学生学习行为方式为主要切入点,针对科学学习的探究方式,寻找创新突破口。并且要理解和熟悉新课程引导下的实验教学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地定位创新目标。其次,在创新设计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充分发展主观能动性,将实验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带入科学教育的课堂当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学以致用;同时建议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课堂讨论,小组互相交流思路和想法,分享思考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

2.体现开放性的科学教育课程

科学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可以有效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长期以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行为规范、教学作风以及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教育价值观,导致科学教育课程的更新具有一定难度。科学教育课程的开放性没有统一要求,要对学校教育进行理解,就必须保障研究科学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革新和教师的发展。住宿都可能会对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造成限制,而科学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将是促进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的深层次动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基于社会实际,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做好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研究。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对自身学识的充分运用,发挥专业教学能力,针对新课程改革,完成教学内容方面的整理,并对相关理论素材进行进一步的搜集和拓展,使教案能够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同时注重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都依赖于先进科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去,进而达到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被动学习的效果始终比不上主动学习,要提高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主要任务就是引发初中生对于科学教育课程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一步带动自主学习。由于初中生年龄普遍偏小,幼年时期旺盛的求知欲望还未减退,因此,任课老师应当牢牢把握这一求知心理,通过给予适当的实验刺激,将求知欲发展为求学的动力。例如,要使学生认识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分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对不同植物类别的概念进行自学,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地搜寻更多种类的植物,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在搜寻植物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植物的分类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实践。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展示学生亲手采集的植物来讲解植物的不同種类,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创作,培养其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容易,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艰巨任务,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借助一些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作,从而激发其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可以以班级或年级、学校为单位组织的科技发明创造活动,为学生的科学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沟通氛围,并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可以先在各班开展科技发明创造比赛,挑选各班中的优秀参赛选手和参赛作品参加年级比赛和全校比赛,教师要对本班的参赛选手进行指导,但不要亲力亲为,而应该尊重学生本身的思路,当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科学创作和发明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学习热情,拓展思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等优秀科学品质,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1)评价过程多元化

初中科学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主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评价时,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要关注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生活的一些小事例中,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原理,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应当是一门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培养科学爱好的课程。

鉴于此,在进行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评估时,要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进行评价,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观察,了解学生在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想象力方面的具体状况,从而准确客观的完成评价。

比起考试成绩,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平时成绩。因为只有平时成绩才能体现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同时考虑到有的学生因为紧张会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因此,不可仅按照次数不多的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课程学习质量做出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科学教育的积极性,笔者建议考核评价体系依照百分制来进行,通过借助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两者的优势实现教学评价模式的有机融合。并结合初中教学实际,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终结性评价作为辅助。通过合理运用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于科学教育课程的接受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等。

(2)评价内容多元化

首先,确立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可以将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建立科学价值观、基础科学知识技能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等几个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这不止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方面,因为其无法完全依据考试成绩来评断。因为除了学习发展,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在智力和情感方面的成长,这些因素通常表现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表演才能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评价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些多元化特征,针对学生个人以及个人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紧跟教育部下发的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要更加开放性、更加灵活性、更加多元化。在评价内容方面,一是要有包含学习能力方面的评价,诸如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等;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诸如学生的智力发展、性格特质等方面。因此,为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课程评价体系应当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达到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结合学业内容和非学业内容,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整体的综合素质评价。

(3)评价手段多元化

通常来说,初中课程的教学评估通常分为学校考试和外部统考等。然而,对于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以课程考试成绩来决定。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性,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来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学习笔记评估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等;另外还可以拓展评估途径,增加诸如学生谈心谈话本的收集、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以及各种其他以互动沟通为主的评价手段等。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督其学习质量并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师生互动性和科学教育学科授课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现如今基础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更新转变。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顺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通过改革,将学习方式多样化,才能获得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土秀红,马云鹏.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发展特征[J].教育科学,2012(6):20-23.

[2]土秀红,马云鹏.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理科教师们准备好了吗:分科理科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9.

[3]土秀红,马云鹏.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羁绊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2(4):15-18.

[4]朱成科.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20-23.

[5]宋翠娥,土宝钧.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改效果的国情因素分析:兼与美国国情因素比较[J].辽宁教育研究,2013(4):56-58.

[6]吉标,吴霞.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85-88.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