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究的几点思考
2017-03-27赛晶晶
赛晶晶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语法教学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语法教学进入了误区。就我们教学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误区
一、语法教学误区
误区一:语法教学应试化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大多数教师仍然无法摆脱语法教学设计和策略中的旧方法,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和语言学习中“考试”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所以也就很难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误区二:语法可以自然习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语言刺激,在沟通活动中实践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学生会自然获得,从而削弱甚至忽视系统的语法教学。为了在课堂上避开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教师设置了大量的任务和活动,旨在希望学习者在这种轻松的体验式学习下自然习得语言。如今的英语公开课,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听说、表演贯穿整个课堂。老师没有知识讲解,没有语法分析,只有指挥和激发,学生也能表演得栩栩如生。然而在喧嚣的课堂表演之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常常是似懂非懂,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和进步。由于缺乏纲要式的归纳提炼,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短暂习得往往会逐渐淡化,最终导致学生对各种语言现象模糊不清,在考试中表现不佳,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误区三:集中讲解,系统归纳
在教学时,一些教师认为英语新目标中的语法知识太过分散,不利于系统教学,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语法概念。所以会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以达到集中学习的目的。例如,这样一节语法课,执教老师将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的被动语态所有的用法全部讲完,以为这样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事实上,语言的学习有一个过程,学生在接触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感知和实践才能将语言学习得更深入。英语新目标将语法知识分成两个单元来学习,时间间隔更长,也遵循语言再现的规律。编者在第三单元中学习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然后到第九单位再进行拓展,进一步研究被动语态中其他时态的使用。如果这两个群体聚集在一起,可能有破坏语言的意圖,也违反语言学习的规律。
误区四:忽略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法
一些教师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习得语法,却忽略了语法也需要在语言交际中得到运用。曾经观摩过一节现在完成时的教学实例,执教老师引出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amusement park?”让学生简单操练、归纳语法要素之后就进行大量的笔头练习。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在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获得所学的语法知识,因而不能很好地运用。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研究语法教学理念和方法,英语课程设计和实施应有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学能力。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语法教学情景化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师假如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达不到在特定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语言形式,实现交际的目的。例如,在新教材Go for it八年上册第4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Section A 中出现了“Im babysitting my sister./He is watching TV./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 等具有相同语法形式的句子。此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情景,be+v- ing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Im babysitting my sister.”可以指“我正在照看妹妹”,但如果上文出现“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此处“Im babysitting my sister”意思就应是“我将要照看我妹妹”了。
可以看出,语法教学通过在语境中展现,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语言和单词,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形式和单词的意思,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语句和单词在不同的情况、场合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语法教学活动化
学生时期最能吸引他们的就是活动,通过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语法,对语法记忆更加牢固。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有趣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语法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在游戏中学生提高了对语法规则的感知能力,总结和使用能力。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让学生随意抽取一张小纸条,按纸条上的要求做动作,全班同学猜动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意识地用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结构“What are you doing?Are you...?What is he/she doing?Is he/she...?”去表达。
3.语法教学任务化
使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设计接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将抽象语法变成生活场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理解表意功能的形式,语法在任务中学习的规则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在教授九年级Unit 6重点语法定语从句时,可以有意识地采用任务链的形式,大量呈现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
Task1:Guessing game
教师先自己描述大家熟悉的人、事物、地点及节日,让学生听和猜,学生踊跃发言。
He was the person who first invented writing paper...
Task2:将以上句子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形式,小组讨论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并填写表格。
名词定语从句的结构
a thing which / that...
a person
a place
a day
Task3:小组合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老师的做法,提供一些谜面让大家来猜。
Task4:口头描述
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电影、歌曲、主持人等,例如:I like the songs that... I like the actors who...学生通过完成以上任务,同时了解其基本的语言形式,理解和运用限定性定语从句中表示人、事物、地点及时间的用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归纳总结。
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是任务型教学中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避免了因班额大,不同学生之间智力发展和知识水平能力发展不均衡,师生间在课堂教学中无交流等问题。使用基于小组的任务型教学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形式,忽略语言实际使用的现象,从而优化语法教学,学生可以从被动到实践活跃,让无聊的语法学习变得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利于和谐课堂的形成。新目标英语课本中也设计了许多基于任务的活动,如表演、填写问卷、调查、访谈、信函等方式,使学生在做事情中就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结构。
三、对语法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利用学生思维状态规律,优化语法教学
在每一节课的40~45分钟间,大脑的自然兴奋状态呈曲线变化。思维分起始状态、高潮状态、抑制状态、近似封闭状态等几个阶段,并且约20分钟左右就会出现一个连续几分钟的疲劳期。语法知识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学习的心态,教学结果往往不太理想。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0~5分思维起始状态(开展热身活动,营造气氛,集中注意力)
5~20分思维高潮状态(呈现有规律的语言形式,并进行点拨,开展主要任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21~35分思维抑制状态(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巧妙激活大脑,走出低谷)
36~45分思维近似封闭状态(设计轻松的话题或活动,巩固或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索)
2.结合显性和隐性知识,优化设计教学
Go for it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Grammar Focus部分,内容涉及该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语法,这是教师需要完成的该单元的语法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被称为显性语法内容。然而,仅仅处理好这些语法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显性语法内容外,每个单元还有隐性的语法内容,还需要教师去关注、挖掘和渗透。
3.归纳总结语言点,培养解题技巧
在教学中,及时归纳总结一些短语和语言点的异同,如dress\put on\ wear的区别;有关花费的几种用法的特点;+v-ing的动词有哪些等,在评讲练习时培养一些有关语法的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
4.加強同伴互助,调控课堂能力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请同事针对自己上课的节奏把握、课堂教学方式、听课学生的反应、课堂氛围等做一个记录,课下相互反馈,对于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不断提升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水平。
总之,语法教学的关键是探索语法教学的多样化,使所有语法教学策略有利于实际使用语言技能的提升。通过课堂教学的场景设置、活动安排、任务分配,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使用语法,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卿.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究[J].开心素质教育, 2015(5):39.
[2]宋玉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15.
[3]张婷.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情景体验:浅谈牛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