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困生自信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7-03-27李姣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教育

李姣红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在众多心理素质中,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他们在方法性、计划性与总结性三个方面表现较差,包罗了在元记忆方面的主要缺陷。同时学困生的解题策略应用与一般学生相比存在本质差别,他们不能掌握准确灵活的迁移策略,因此,学困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于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管教、帮助以及指导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儿童的学习环境。在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无助、孤独和迷茫的状态中,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进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也会造成儿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少,倾向于拒绝或否认孩子的一切进步,用简单的批评、指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丧失,由害怕、无助转变为逃避、厌恶学习。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另一个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学校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學习的质量。其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直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困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研究发现,一般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较低,学困生对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他们很少获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学困生的期望值也低,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样使得学生很少获得成功体验,加速了不良行为的出现,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学困生自信品质培养的途径

1.利用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信渗透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同的学科,其渗透的方式、内容不尽相同,只要注意把握渗透的有意、有机、有度,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思想品德、人与社会等学科教学可进行思想教育渗透;语、数、英、科学等文化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能陶冶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愉悦,消除厌学心理,激发参与兴趣,克服自卑心理。音乐等艺术类学科教学的渗透,在净化学生心灵、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稳定学生情绪上有着独特的作用。

2.挖掘课程资源,实施专题教育

为加强对学生自卑心理的疏导,人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德育课程外,要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实施“自信、自立、自强”的专题教育。如编制优秀毕业生“自信、自立、自强”专辑等。每学期进行二至三次的“自信、自立、自强”专题教育;评选校园十佳青少年,评选校园好声音、足球小子、灌篮高手,发挥正面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培养自信心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创设校园文化,注重无声教育

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上,创设一种和谐的、让学生感到充满期望的校园氛围,把看似不经意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教育环境来设计。针对学校过去硬件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连续几年对校园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起了巨大的变化,校内道路平整宽阔,校舍整齐美观,激起了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信心。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自己成功自信心理的需要,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主导气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功的环境,墙上挂的、橱窗里展出的都是激励学生成功和自信的内容。学校里有实验室、微机室、音美室等专用教室,是全校师生必到的地方。

4.进行帮教结对,实施个别教育

缺少自信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在班级中只是个别。这一群体呼唤个别教育。从2008学年开始,创设对学生全面关注、全程引导的帮教结队活动。被帮教对象由班主任提出,由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中层以上干部及其他党、团员教师为帮教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教结对。这种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个别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克服自卑,找到自信。

二、学困生自信品质培养的策略

策略一: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什么,就会是什么。一个人心里怎么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心理蓝图”或一幅自画像。有人称它为“自我心像”。自我心像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它的运作结果。如果你心里想的是做最好的你,那么你就会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的自我。学困生之所以心理脆弱,害怕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或盲目自大,或胆小畏缩,没有正确评估自己。那么,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1.准确定位,明确奋斗目标

学困生因为自信心不足,如果一下子对他们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仅不能达到目标,而且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在客观认识自我、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教师要跟他们一起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短期目标。这些目标要体现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原则,以保证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达到,在积累了一定的自信后,再鼓励他们制定难度较大但经过努力又可达到的目标,切忌好高骛远。

例如,对于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的同学,可让他们先做到不讲废话,然后再要求他们能专心听讲,最后鼓励他们能在课上抓住重点,提高听课效率。就拿我班的章××同学来讲,要求他上课不讲废话,让他做到这样几点:把想跟其他同学讲的话留到下课讲;不理睬其他同学的无意义问话;不说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具体做到这几点,就达到了上课不讲废话的目标了。

2.挖掘闪光点,走出自卑

大部分学困生只不过是学习成绩稍差点而已,他们的思想、技能和身体等诸多方面可能要比某些考分高的同学好得多。他们有的热情大方,有的性格开朗,有的上进心很强,他们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潜能。学校应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书法、演讲比赛、辩论会、体育竞技、文艺会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并通过活动让他品尝成功的喜悦,每一次成功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就会强化一次自信心。这样就会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他写得一手好字,但上课爱开小差,成绩也很差。主要是接受能力较慢,理解往往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很不理想。一次自习课,学生在做作业,我下去巡视,发现他写字非常认真、专注,字也写得很工整。于是我就鼓励他说:“你写字很认真,字也很好,如果你听课也像写字一样认真,你的成绩一定会很好的。相信自己能做到。”他疑惑地看着我。课后,我找他进行单独聊天,跟他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以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再三鼓励他相信自己。他听完,直点头。第二天上课,他一改往日的坏习惯,聚精会神地听课,成绩也直线上升,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所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能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和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变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内部推动学生产生行动,增强自信,促进自身转化。特别是对大多数中下生,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能帮助他们消除自卑,使他们感到搞好学习并非高不可攀,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树立信心,通过努力,是能获得成功的。

3.赏识教育,激发自信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赏识教育就是满足人的这种心理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充分肯定、充分鼓励的原则。特别对这些学困生,更需要别人的重视和赏识,更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努力学习的动力。如果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一定进步时,老师要表示赞赏,给予及时的表扬。学校应该多设立一些奖励项目,并尽量扩大奖励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赏识。对这些以往听多了训斥和责骂的学生,在得到老师和同学承认、赏识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努力学习和积极向上的热情。

刚毕业的902班的李××,全体任课老师对他的学习乃至生活都倾注了大量精力并给予关心,称赞他的进步和成绩,现在各科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他发誓要到达班级前十位,并且付诸于行动。所以,对学生的赏识教育,会结出教育的硕果。

策略二:挑战自我,增强自信

1.融入集体,增强自信

(1)建設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创设良好的微环境,使班集体目标成为促使学生成功心理发展的核心因素。让集体目标时刻都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的产生,为学生成功心理的满足提供动力。教师在指导班集体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断引导学生根据集体的目标来调整个人的目标,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去取得所希望的成功,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的愿望的动力,同时也激起他们那种只有成功才会有的愉快情绪。

(2)改革班集体的管理机制,确立学生在集体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自我完善、个性发展成为现实,促进学生努力进取,追求成功,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形成。让学生在集体中有着自己一定的地位,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也担任各种班级职务,大到“值日班长”,小到控制电灯开关的“节电员”,负有特定的集体的期待。让学生在一个有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学到今后走上社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满足他们自我完善、发展个性的需要,增强自信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

902班的傅××,初一进校时,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对班级漠不关心。我多次找他谈话,对他提要求,都无济于事。半学期后,我和他的班主任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这个孩子是非常值得同情的:父亲死亡,母亲改嫁,从小与年迈多病又无文化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通过家访我明白:他自卑、冷淡、不求上进与他的经历和缺少关爱是有很大关系的。从此以后,我从关爱入手,与他平等交往,用爱心温暖他孤独冷漠的心灵,以爱心排除他的失落感,并适当解决他生活中的困难,过年过节给他和奶奶爷爷送去慰问;同时把他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放大、表扬。学习上多加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自卑心理逐渐消除,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慢慢养成了。到了初二年级,他成为班级的得力干部。

2.适时鼓励,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要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如,我们班上有一位男生在体育课上生龙活虎,可到了教室就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不理想。于是,我告诉他:“你在球场上顽强拼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相信只要你把这股劲用到学习上,你一定会进步的。”这样既表扬了他的优点,又给他指明了改正缺点的方向。经过多次的激励和表扬,我发现他在以后的课堂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多激励使他增强了在学习上的信心,最后这位男生各门功课都位于班级中等。

策略三:完善自我,发展自信

1.赞扬激励,发展自信

学困生一般挨批评较多,受表扬较少。他们对老师和同学的褒扬之辞特别渴求。美国著名大企业家玛丽凯认为,“赞美是鼓励下属的最佳方式”,而将批评喻为“三明治似的隐藏在两个大大的赞美之间”。教师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对他们的褒贬应巧妙相结合。这样容易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信心,激励其上进心。学困生在受挫折后更加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要求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信任。如果他们经常遭到老师和同学的讽刺、挖苦和贬斥,就会使他们更加自卑而抬不起头来。这样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困生一旦在自卑的基础上又产生逆反心理的话,对其“成才成人”的教育就会更加困难。

902班有一个学生,初一第二学期从外校转过来的,对英语不感兴趣,成绩也较差,但有一次她的作业写得非常好,既准确又工整。我便在她的作业本上及时写了几句表扬的话,后来发现接下来的几次作业她都做得很好,也在课下主动问我英语问题了,后来他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种事例数不胜数。事实证明,老师只要能注意发现其兴趣和特长,并及时加以激励培养,他们就会有所成就。

2.搭建舞臺,找到自信

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给他们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使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赢得大家佩服的目光时,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本人在英语课堂中经常让学生两人、三人或四人小组进行对话操练,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句式的问答或对话的表演。在分组时,有意识地进行好差搭配;表演对话时,学生如果忘了,鼓励对话伙伴或其他同学轻声提醒,使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找回学习的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享受胜利的欢乐与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语文课殷老师,在课堂上开辟说话、演讲的舞台,让学生在不断的准备、上台、交流中,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激发了信心。

成功自信教育已转化为对学生的服务,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主体不断发展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进行普遍教育,一方面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班级生活的主要障碍为入手点,确定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成功自信心理只是培养高素质新人的一个非常基础的方面,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通过自信教育,促进学生建立自尊、自信、主动、积极的人格,使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实施。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学生,才能激发出超越自我、超越他人,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得到主动发展,才能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才能在学习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冷静沉着、坚韧不拔,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涂光浑.教育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3]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林建华,曹树.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指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学困生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