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3-27李云艳
李云艳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数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在新课标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生活情境展开数学教学,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生活情境 开展 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在新課标下,教师合理的运用生活情境展开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平等的,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虽然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是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还不懂事,教师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这就导致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产生,教师在不结合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学,生搬硬套,这必定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给予引导,而是一味的责怪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背诵,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即可,学生根本不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也无法应用所学知识解题,课堂教学质量较低,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根本不进行课前准备,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一节课都是照本宣读,而且讲解的速度比较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一点也不扎实,学生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运用生活情境创设教学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必定也要发生变化。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详细分析数学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对策。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也要把握时机,在学生刚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主动去帮助学生,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探索,去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学生在探究后还是没有答案,这时教师可以给出指导性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活情况合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让教学更贴近生活
事实上,数学学科就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穿插案例之前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学生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答案例题。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必须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
案例:教师在讲解“两步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就为学生列举了一个生活中的案例。教师首先问学生:“我们在商场采购了很多食品,比较重,我们坐车回家吧!”学生回答:“好的。”教师让班级内的学生扮演乘客,学生们纷纷演示上车和下车的动作,在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问学生:“大家看下,车上原本有多少人?到一站后下去了多少人?又上车多少人?”学生回答:“车上原本36人,下去8人,又上车12人。”教师接着问:“那么,现在车上还剩下多少人?”学生可以自行展开讨论,并用式子表示出来。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学生说:“36-8=28,28+12=40,那就说明车上应该还剩下40个人。”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教师会按步骤 让学生来分析,教师问:“36-8=28是代表什么呢?”学生回答:“代表8个人下车后,当时车上还剩下28人。”教师又继续问:“那28+12=40代表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来又上车12个人,加上后上车的人数,车上一共是40个人。”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展开评价,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合理评价,多鼓励学生,减少批评性的语言。
(二)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运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硬件环境,主要是指教学设备的配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校必须加大购买多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物质保障。二是软件环境,主要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思考环境。事实上,学生身边很多生活实例都与数学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学生要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开拓眼界,注重知识联系实际,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合理的运用生活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新课标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情境的运用有合理的认识,并提高自身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开拓眼界,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 结语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必定也要发生变化。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详细分析数学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对策。在课堂上,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活情况合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数学学科就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在开展数学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必须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教学环境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运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柯惠红.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1:144-145.
[2] 付云娟.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90-91.
[3] 赵明.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10-112.
[4] 李本芳.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