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启蒙教育中绘本的应用研究
2017-03-27贝燕蓉
贝燕蓉
【摘 要】本文分析绘本及其在美术方面的表现形式,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现状,从以绘本为桥梁培养孩子绘画兴趣、恰当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通过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想象力等方面提出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绘本 绘画 启蒙教育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72-03
绘本是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优秀的绘本图文交融,画面精美丰盈,故事简单易懂又富含哲理,深受各国儿童的喜爱。在我国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绘本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得到了更多孩子的认可与喜爱。如何利用绘本这种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来对孩子进行美术启蒙,是幼儿园及其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绘本及其在美术方面的表现形式
绘本也叫图画书,绘本的叫法来自日文,英文叫picture book。有一个误区认为绘本就是“有画的书”。实际上,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它主要是指单纯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相互映衬的形式来表现相应内容的读物,其主要读者为儿童。日本著名的学者松居直曾对绘本做过这样的解释:用再创造的方法,把语言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不失特性地结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为书这种独特的物质状态。可见绘本是通过两者的合力来完成故事的讲述,作品的意义也是在两者的交融互补中而得以完成的。
绘本在绘画方面的艺术呈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五彩斑斓的色彩
色彩是绘本的重要构成因素,色彩是绘本对读者尤其是低龄读者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图画文学中,作者对色彩的处理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色彩的鲜明或沉稳,浓烈与清淡,都能赋予图画不同的表情和风格,关系着作品对小读者吸引力的强弱。因此,强调画面色彩的表现力也成为绘画作者艺术创作的一个重点。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通篇近乎苔藓色色调的使用,土褐色画兔子、树干和栅栏,淡绿的橄榄色画青草和树叶,粉蓝色画天。温馨朴素的色彩恰到好处地讲述了一个温暖的睡前故事。又如,木村裕一和秦好史郎的代表性作品《摇摇晃晃的桥》讲述了一个既惊险又充满了喜剧性的童话故事,画面的颜色鲜亮活泼,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读者一开始会以为是一个惊险无比的故事,但是,预想的故事与喜气洋洋的画面形成错位。红的、橙的、蓝的、绿的、紫的小浪花四处飞溅,就像是一颗颗快乐的音符;好似受惊吓的五彩斑斓小鱼跃出水面,却没有一点惊恐的感觉;尤其是大面积的蓝紫色的使用,让人心里非常安定。正文最后一个对页,狐狸追逐兔子的紧张画面,但是,鲜亮的橙、黄、绿色的使用、植物好似手拉手的造型和各式鲜花喜气洋洋的绽放,却神奇地使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夺命的追逐变成了愉快的嬉戏。
当然,绘本并不排斥单一的颜色,塞巴斯蒂安·麦什莫泽的松鼠先生系列绘本,画面的主体是铅笔画素描,主角松鼠、刺猬、山羊等的局部采用彩铅中的金色。这种色彩的单一,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塞巴斯蒂安·麦什莫泽也许倾向于努力让读者忽视掉色彩,而把注意力侧重于故事的幽默风趣。然而,抽离色彩的画面,反而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具有深刻的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二)形式多样的人、物造型
在人、物的造型设計方面,绘本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既可以写实,又可以虚绘。例如,木村裕一和秦好史郎的代表性作品《摇摇晃晃的桥》,动物的造型简单而又夸张。狐狸与兔子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类似于中国剪纸的风格,寥寥几笔,却充满了画面感与装饰感。又如,苏珊·华莱的代表作《獾的礼物》第一页,真实地描绘了美丽的金秋季节,肥胖年迈的獾拄着拐杖,背对着读者,独自坐在一个大木墩上。这是写实,所有看到这个画面的读者,心里都会涌起淡淡的忧伤,都知道獾的生命所剩无几了;描写獾的逝去,作者画了一条想象中的没有尽头的隧道,獾拄着拐杖向前走,预示着它到了另外的世界,这就是虚绘。
(三)巧妙的画面设计
例如勒内·葛舒和爱瑞克·盖斯德合作的绘本《小绿狼》,画面大而且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每一个单页都是满版的油画大图,每一个对页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大画面,在一个个完整的大画面里,既有明晰的情节推进,又有隐匿的细节描绘。这种对页大画面的设计,非常精彩地完成了故事的讲述。而且,从头至尾,有文字的一页都安排在左边,右边的大图是纯粹的画面,这种设计,体现了一种非常连贯的节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尤塔·鲍尔的作品《爷爷的天使》,画面上留下了大量的留白,生动地表达了紧张、阴暗、恐怖、幸福、快乐等各式气氛,表现了爷爷人生的各种境遇,揭示了爷爷对人生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恩,传递了一种博大的人生观。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现状
幼儿园教育也称为启蒙教育,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思想和行为,而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通过对线条、色彩和图形的组合、绘画,从而引导孩子对自然界的色彩和形状进行描绘和再现,培养幼儿园孩子们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的活动。当前,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绘本通常用于孩子们课余独立阅读或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很少将其与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绘本可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是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欣赏各种美术技巧和表达元素的美术启蒙教育蓝本。
造成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绘本应用不足的原因很多,具体有如下方面:一是教师及社会认识不足。部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学前美术教育问题重视不够。认为孩子还很小,只是随意涂鸦,没有必要做太多的指引和讲授;认为绘本只是用于阅读或者讲故事使用而已,与绘画,与美术无关,没有把绘本和美术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二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多数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教师既是语文老师,也是数学老师、英语老师、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甚至生活老师,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一知半解,无法提供较为专业的美术指导和教育。三是幼儿园主管、教师对利用绘本进行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常常把绘本和美术教育割裂开来,没有发挥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策略
(一)以绘本为桥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本以它独有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吸引着幼儿园孩子在这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绘本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也给幼儿园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素材,赋予了课程全新的面貌。
绘本不但能提供绘画的素材,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唤醒了他们的想象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绘画活动是教育者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手段之一,而绘本的美术元素正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将幼儿无意识的想象变为有意识的创想。当孩子认识到,运用他们的画笔就能进入到一个神奇瑰丽的自由空间,可以进行脑洞大开的创作,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一本本优秀的绘本,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哈利波特的站台,就是爱丽丝的兔子洞,就是小魔女的扫帚,就是通往幻想王国、神奇世界的通道。
(二)恰当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1.线条、形状的认识与训练。能够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运用各种线条与图形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时候,深受孩子喜爱的绘本,就发挥了它在这方面的认知与引导作用。例如,克拉格特·约翰逊的代表作之一的《阿罗有枝彩色笔》,一个叫阿罗的孩子,手里总是握着一枝紫色蜡笔,他想在月光下散步,就两笔画了半个月亮,一笔画了一条又直又长的路;不能在森林中迷路,森林就小得只有一棵苹果树;苹果不能被偷了,霸王龙来守着吧;这条龙实在太可怕了,阿罗一害怕,颤抖的手画出了弯弯曲曲的波浪,弯弯曲曲的波浪是大海的波浪,阿罗于是就掉到海里;怎么办呢,阿罗赶紧画了一只小船;想上岸了,就画了块陆地;阿罗饿了,就画上丰盛的食物……在阿罗天马行空、变幻莫测的画笔的带领下,孩子们认识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锯齿线、波浪线等等各种形式的线,认识了菱形、三角形、各式各样的四边形等图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就可以初步运用这些线条与几何图形进行作画。例如剪纸效果的画面,三角形可以是小动物的爪子,菱形可以是长长的耳朵,不规则的四边形可以是身子,孩子们在不断地训练中,学会了线条与形状的组合。
2.整体构图能力的训练。构图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在绘本中我们经常看到如点、面或点、线、面的构图方式。日本绘本大师田村茂的处女作《蚂蚁和西瓜》,作者就是以简单的线条,夸张的西瓜,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一个点,一个面,点、线、面结合,构图巧妙,对比强烈。蚂蚁是一种勤劳、聪明又富有合作精神的动物,而西瓜,这种孩子们都喜欢的食物在小蚂蚁看来,是多么的庞大!又是多么的诱人!孩子们快乐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起对构图的审美认识和能力。艾瑞克·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作者同样采用了点和线,点组成线或点成面,点、线、面结合,对比突出,画面清晰明了。而在整体构图形式上,玛格莉特·怀兹·布朗的《晚安,月亮》运用了“黑白对比”,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采用“大面积留白”等多种构图形式,均是教师进行构图审美引导、培养和训练的极佳蓝本。在教师的导读,赏析下,孩子们可以按照绘本的构图形式进行绘画和表现,从而学会基本的绘画能力和常见的构图方式。
3.色彩的认识与训练。画面的色彩可以表现环境的意境,可以表现时间,可以表现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十四只老鼠赏月》,绘者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用幼儿也能看得懂的色彩变化,表现了月亮升起前和月亮升起后的光线的变化,纯净而又充满了幻想,在绘本里色彩成了与孩子沟通的特殊语言。再如绘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作者使用大面积的火红火红的颜色来表现菲菲无法抑制的怒火,当菲菲安静下来,画面的颜色转变为蓝色或蓝白色,给人安定宁静之感,这就是色彩的神奇魅力。
通过绘本的示范,孩子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示自己的作品。
(三)通过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想象力
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体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更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幼儿的兴趣中。教师要抓住幼儿喜欢绘本阅读的教学契机,在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性地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本中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就是培养美术兴趣的源泉所在。让小朋友亲手试试不同颜色混合后得出的新颜色,亲身体验色彩的奇妙,在调色的过程中,满足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受,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为美术活动的开展准备前期经验,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练习均匀涂色的技能,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四、结束语
绘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绘本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素材,它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应被看作一种美术活动,而且应成为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个性的有效方式。绘本中存在的艺术风格包罗万象,将绘本与美术教育活动有效整合,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的出发点,使幼儿在涂色绘画的过程中满足其对故事内容的回味,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幼儿在涂色、着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激发了美术表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林建华.优秀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2009(11)
[2]杜艳.在艺术教育中关注幼儿生命和谐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4)
[3]焦阳.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浅谈如何运用绘本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2(7)
[4]赵曌.绘本在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周燕.找准绘本中的最佳美术切入点——浅谈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6(6)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