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概论
2017-03-27宫海燕
宫海燕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非常紧张,课程也比较单一,每天就是几门主要的课程,其他课程如美术、音乐等比较少。而缺少了美术、音乐课程,学生在审美方面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针对高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来探讨教学的理念、方法等。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丰富学生对美的理解。第三部分介绍老师应该重点培养有悟性的学生。最后为结论部分,收束全文并提出观点。
关键词:学生需求;对美的理解;教学概论
一、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高一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对美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学生对于美的理解还十分有限,但是都具有对美的向往与喜欢。有些孩子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对美术有着特别的眷恋,有些孩子则单纯地被吸引着。还有一部分,也是学生中的大部分,是希望利用美术课来放松,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和高度紧绷的神经。高一阶段的学生尽管学习压力并不如高三那么大,但是高一的学生在衔接初、高中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习比较轻松,上课时间也并不很长。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强度大大增加,学习内容增多,上课时间延长,学生需要花时间逐渐适应。美术课作为不参加高考的课程,满足了学生放松的需求。所以学生会比较喜欢美术、音乐等课程。那么作为美术老师,也应该充分理解学生想要利用美术课放松的心情,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应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真正想要学习一些与美术相关知识的学生,则要认真备课,积极讲课。对于不愿意听讲,想要放松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学生,在保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之上,也尽量理解并不打扰。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放松。
二、丰富学生对美的理解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尽管学时非常少,并且总是被其他课程占用。但是学生如果认真听讲的话,也能学习到很多东西。学到的这些东西虽无关高考,但是却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阶段的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目的还是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以及审美能力。如今社会上出现的“美丑不分”“荣辱不分”等现象,归根到底都是人们审美能力的欠缺所导致的。这里的审美能力不仅仅包括审视视觉上的美,更包括心灵上的美。只有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理解美,才能正确地看待美、识别美。这也正是广大学生所欠缺的。比如,如今的学生追星,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看明星们表演,愿意花费父母半个月的工资去看一场并无内涵的演唱会等等,这都是分不清美丑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常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对学生日后是非正误的判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多向学生展示具有真正美学价值的作品。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具体的画作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比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第一眼看本是一幅非常凌乱的画作,但是通过对毕加索本人的介绍,对其生活背景的介绍以及该画作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等,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即看似很丑的作品却具有无尽的美学价值,而反过来有些看似很美的作品实际上却是没有内涵的、空洞的。这一点老师可以加以利用,逐渐启发学生对美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点培养有悟性的学生
高中阶段的美术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会让教师比较头痛。但同时也一定会有几个热爱美术、对美术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并且具有高度悟性的学生,尽管数量非常少,但是一定会有。对于每一个美术老师来说,能够遇见一个对美术充满热爱并且具有悟性的学生,都是老师的幸运。有时候老师空有一身本事,却并没有学生可以传授。如果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抓住机会重点培养。并不一定要求学生今后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职业,但是要充分引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力,争取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以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自身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搜寻具有悟性的学生,并且也有知識、水平去指导学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间时间或假期时间跟随自己系统学习美术的方方面面。以培养学生为目的,更是为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人才做贡献。
总之,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总是会让教师感觉施展不开手脚,课时有限,学生心思都在语数外上或休息上,但是能够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带给学生一些启发也是大有裨益的。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能提升能力。另外,如果遇到了热爱美术且具有高度悟性的学生,一定要重点培养。也许下一任美术大师就会从这里诞生。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28.
[2]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46-48.
[3]杨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漫谈[J].课程与教学,2015(2):35-37.
[4]田浩.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2):101-10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