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爱堵 3条道

2017-03-26郑新颖

家庭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抗栓心肌梗死下肢

⊙郑新颖

血栓爱堵 3条道

⊙郑新颖

老年人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于他们来说,了解正确的抗血栓方法,尤为重要。中日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孙艺红介绍,血栓栓塞性疾病根据发生的部位及表现主要分为心脏血栓、静脉血栓、动脉血栓3种类型,这3种部位的血栓形成机制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抗栓治疗策略。

静脉血栓爱堵“肺”

静脉血栓被称为“沉寂的杀手”,很多静脉血栓的形成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一旦发生可能致命。

静脉血栓主要爱堵肺,常见疾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于手术后长期卧床或不活动等人群,久坐不动致使血流滞缓,当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凝血块堵塞静脉腔,会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肺部就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所谓“流水不堵”,血管也是如此,要远离静脉血栓,就要多动动,以保持静脉血管“畅通无阻”。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治疗为主,临床上常用的有肝素、华法林等药物。

心脏血栓爱堵“脑”

最容易长心脏血栓的是房颤患者,房颤患者因为心房正常的收缩运动消失导致心腔内形成血栓,尤其是当左房栓子脱落之后,最易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栓塞。

心脏血栓在治疗上跟静脉血栓大同小异,也是要预防血流缓慢淤滞凝固在心房长出血栓,所以主要也以抗凝治疗为主,主要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等药物。

不过,孙艺红主任医师提醒,抗栓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减少缺血事件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药物有抗栓作用而没有出血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按时调整药物避免出血风险。

动脉血栓爱堵“心”

动脉血栓十分凶险,当凝固的血块像塞子一样堵住血管,导致组织器官没有血液供应,就会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塞。

动脉血栓最常出现的部位是心脏血管,导致冠心病,当冠状动脉持续性缺血缺氧就会引发心肌坏死,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梗死。要注意,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在前期出现心绞痛现象。动脉系统因压力高、血流速度快,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而形成血栓,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动脉系统血栓防治的重要手段,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类药物。

(摘自《健康时报》)

猜你喜欢

抗栓心肌梗死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