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专题
2017-03-26蔡原
文 蔡原
第九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于2017年7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大学举办。50余名在气候变化及环境领域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学者,政府及青年代表应邀出席。本届峰会以“青创未来”为主题,从简衣、优食、绿居、智行四个议题切入,全面探索气候变化下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活方式。四个议题下设立各大平行论坛:“始于博弈,终于协作的绿色供应链”,“不容忽视的气候难民”,“城市发展的绿色未来”等。
与会青年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绿色、环保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与会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也将激发出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新见解。与会专家指出,青年是最富朝气、活力和梦想的群体,青年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刊特别编发四篇对参加峰会论坛的演讲嘉宾专访文章,以飨读者。
胡建新 绿色建筑,让城市更美好
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招商蛇口高级顾问,胡建新先生已经从事绿色建筑行业十多年了。自从2002年绿色建筑这一概念进入中国,招商蛇口一直致力于规划建设绿色社区,将深圳蛇口片区打造成一个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的地区。胡建新先生亲眼目睹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在第九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IYSECC9.0)分论坛的演讲中,他提出绿色建筑1.0-5.0的概念——从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的概念,接着是建筑产业化、健康建筑、智能建筑,到“零排放建筑”,并表明中国的绿色建筑有无限的潜力与发展空间。
招商蛇口是招商局集团园区与房地产板块运营的专业公司与资源整合平台。招商蛇口多年来一直提倡综合开发和绿色人居的理念,根据“动态规划、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规划先行、有序开发”的原则,满足居民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形成良性循环互动,赋予城市与园区、社区活力与生气。招商蛇口从1979年起对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进行开发建设,到参与前海蛇口片区建设,发展为“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贸易门户、金融创新中心和专业服务基地。
在中国一直有一个“绿色建筑意味着高成本”的错误观念,而胡建新先生表示,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相比于传统建筑只高出0%-5%,并且这些额外的建造成本会在未来五年返还——相当于五年内节约的能源所产生的费用。然而,国内对于绿色建筑的观念大部分停留在引进高科技、高成本的设备,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实现可持续建筑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就是利用被动式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初考虑建筑的朝向、当地的风向、所在城市的纬度与日照时间等等气候特点与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就可以完成一部分很可观的能耗节省。此外,他表示中国古代人将建筑设计与功能结合得十分完美,如延安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西递宏村、还有岭南建筑和各地区的乡土建筑与民族建筑,无不展现出人们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智慧。西递宏村的建筑,楼与楼之间间隔很窄,宏村人还把流水引到里面。“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形成了一条冷巷,这条冷巷是南北向的,被东西面的山墙夹着。这条通道很窄,被山墙互相遮挡着,减少了吸热面。此外还有风道和流水作用散热,所以冷巷是冬暖夏凉的。”胡建新先生解释道。然而,许多现代的建筑师没有将古建筑中的这种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智慧保留下来,却只临摹了建筑的外观表面形式,让人惋惜。他希望建筑系学生在大学中学习更多关于建筑与环境最基础的知识,例如人与建筑和自然和谐地相处,而不是求怪求奇的设计手法。这是因为绿色建筑理念的传播依托于其功能性和经济性。只有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实现绿色,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才能将绿色建筑推广到家家户户。
谈及中国是否能借鉴国外(美国、英国等)的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发展,胡建新先生表示,由于国情、地理、人口密度、政治制度的不同,国外的案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我2003年第一次参加了美国绿色建筑大会,美国一位学者就非常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来美国不要以为什么都是好的,你们要看美国有什么做得不好,你们不要重蹈覆辙,不要走弯路!”他因此使用了洛杉矶作为一个典型例子。中国的大城市规划很多都来自于美国汽车城市的模型——宽马路,立交桥,去个超市都要开小汽车。这种错误的发展方式却被中国人照搬了,不少人以为拓宽马路才能应对堵车问题。殊不知就像人的大动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大动脉堵了会死人,而哪根毛细血管堵了,还有很多其他的通道呢!因此,中国应该根据不同的地貌、环境、气候条件利用之前所提到的古人的智慧并加以创新,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的环境规划。
绿色建筑这一话题当然少不了绿色建筑标准。在2006年前后,中国参考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研发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但是胡先生表示,中国的标准虽然有一些创新的地方,如绿色施工与绿色运维,但与世界先进标准还有不少差距。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绿色建筑评判中衡量建材设备的碳足迹,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机制来衡量建材设备的碳足迹,因此相关数据很不完善。此外,绿色建筑这一要求是自上而下的渗透,很多企业只是为了满足标准而绿色,还缺乏自发的绿色。所以绿色建筑标准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了标准就应付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客观衡量建筑的可持续性。因此,在提高绿色建筑的意识方面,中国还有许多路要走。
除了绿色建筑,近几年健康建筑的理念也流行了起来。胡先生表示许多建筑为了满足绿色标准而忽略了人居住时的感受,牺牲了舒适度与健康。每年因室内装修甲醛超标而患白血病的人不计其数。如此不友好的生活环境警醒着我们应该以人为重点,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这也是绿色建筑5.0的主题与绿色建筑的终极目标。有幸的是,在引入LEED后,WELL健康建筑标准也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人类友好的建筑环境领域。胡先生怀揣着信心,坚信着在政策刚要的指导带领下、在绿色与健康建筑理念的驱动下,开发商、建筑师、工程师以及每一位居住者都将意识到绿居于人类的重要性,创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