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项目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2017-03-25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陈 敢/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发展项目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陈 敢/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2017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结合项目农业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做好农业对接服务上海工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农业增收致富,全面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将项目农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海门市以创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市项目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以来,全市在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55个,已完成投资30.7亿元。
加大政策扶持,突出组织推进。为加快推进项目农业建设,海门市重点落实“三个推进”。一是落实政策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项目予以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规费减免等全方位扶持。市财政安排685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种养园区建设,实行总量控制、统筹安排。所有新增重点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范围和接轨上海项目为主。二是强化考核推进。进一步加大考核推进力度,制定出台《2017年度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考评办法》,对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项目进行重点考核,其中要求种植业投入500万以上、养殖业投入1000万以上、休闲观光农业投入500万以上、市场及其他类投入1000万以上、农产品加工投入500万元以上。接轨上海项目和落地高标准农田区域项目的投入量,按实际投入量的1.5倍计算。三是注重合力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围绕项目农业建设,将造林绿化、农资项目、水利项目、农业种养项目、农路农桥项目整合起来,形成互动叠加效应。
注重创新创优,提升建设质量。积极探索适合海门市实际的发展模式,以创新创优推动项目农业建设质量,重点抓好“三个提升”。一是提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项目不断增多,常乐镇的海创公司三期项目生产设备全部从欧洲引进,按国际标准建设,产品在现有的蔬菜、水果、西式快餐大类中,增加了烘焙、面点品种。苏洪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自动果蔬分拣、包装设备,减少人工操作环节,通过智能化的分拣包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分级质量。二是提升经营内涵。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今年以来新开工农产品加工项目8个,总投资5.9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江苏鹿鹿通食品有限公司在四甲镇投资新建2万平方米生产厂房,生产各种面食产品和鸡肉制品。海门市中宝有限公司建设蔬菜深加工项目,生产净菜食品,年设计加工能力3万吨,主要供应国内部分知名速食加工企业。三是提升载体质量。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思维抓好农业园区建设,打造项目农业发展良好平台。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循环功能、核心产业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的主题农业园区,海门高新区天籁村生态主题庄园、海门港新区金伍叶生态农业园、三厂工业园区金盛生态农业园申报省级主题创意农业园。新建5个占地面积20亩以上的智能温室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坚持市场引领,增强带动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发挥“三个能力”。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其投资建设的产业化基地,重点做好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常乐镇核心区、临江新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今年海门市农业龙头企业兴旺公司总投资超亿元新建生猪屠宰和肝素钠提取项目,泰森公司投资超亿元新建鸡肉加工项目。二是发挥合作组织的聚合能力。以重点园区、项目农业、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省级项目。今年海门市争取到33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三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能力。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今年以来新增家庭农场4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达到46.6%。
全力提升项目农业建设水平
海门市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做大规模、打造特色、创新机制、提升层次,不断提升全市项目农业发展水平。
拓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规模化效应。一是狠抓农业招商引资。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坚持走开放兴农、借力发展的路子,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第四季度,举办2~3次农业招商活动,重点是对农产品加工、一二三产融合等领域进行农业项目招商,同时鼓励引导全市相关企业投入农业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重点围绕规模农业项目的投入完成情况,倒排时间节点,按计划完成建设内容。加快海创农产品三期、南极磷虾加工、中宝蔬菜深加工、强盛果蔬保鲜加工、苏中农副产品商贸园、颐生植物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农业项目跟踪管理,通过规模农业项目的季度分析讲评、年中观摩通报、年终考核点评,层层传递压力。三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坚持以项目农业为抓手,把现代农业“规模、效益、科技、安全”等核心要素融为一体,引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建设,着力推动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业、现代渔业、规模畜禽、休闲农业等六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区集聚,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产品基地。
创新经营模式,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一是做强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围绕南通市“863”工程和海门市“842”工程,大力推进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星期七生态休闲农业综合园、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省菜篮子基地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悦来高效设施现代农业园、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标准园、余东现代高效设施标准园、四甲优质水稻产业园、正余稻麦轮作产业园、海门港高效设施农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活动,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其中南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培育自营出口企业2家。实施智能家庭农场、全托管经营为主的培育行动计划。新增全托管面积2.5万亩。新培育家庭农场100家,新发展示范家庭农场12家,力争新增家庭农场经营面积5万亩以上。三是发展高端品牌农业。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比重,重点在特色农产品中,鼓励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驰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加大“三品”认证工作力度。推进品牌农业标准化,加快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完善,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提升农产品外向化程度,确保全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
推进对接上海,重点做好深度化服务。一是抓好市场对接。加强对上海市场的分析和研究,主攻大型储备加工企业、重点市场和连锁超市,扩大优质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新建农产品供沪基地1万亩,其中每个区镇建设800亩以上,全力打造设施蔬果、四甲山药、万年芋艿、四青作物等专供上海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使海门市成为上海农产品首选供应基地。二是抓好产业对接。加大农业专题招商力度,积极承接上海涉农产业转移,完成沪资投入5亿元以上。重点打造主业主题突出、产业特色鲜明、休闲功能齐全的生态主题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生产与羊文化、桃文化、枇杷文化、玫瑰文化的相互融合,使海门市成为上海市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三是抓好服务对接。加强农产品基地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参与沪海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信息对接互通,确保海门农产品顺利进入上海市场,实现农产品直销上海31亿元,打响一批海门特色的农业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