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的后期处理

2017-03-25黄皎月

参花(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效果器电脑音乐配器

◎黄皎月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的后期处理

◎黄皎月

现阶段电脑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工作手段。对于音乐作曲而言,计算机技术所具备的精准性极大程度地提高音乐后期多乐器间的契合程度后,从配器传入我国至今,传统的配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技术要求,而自上世纪末个人电脑科技获得飞速发展后,音乐领域则在短短几年中就捕捉到了这次机会,因此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的后期处理就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时,配器作品后期处理的几个重要部分进行阐述。

配器 电脑 技术 音乐

众所周知,传统的配器方式不但对从业者的专业性要求颇高,而且其过程十分繁复——既需要精通全面而复杂的作曲技术理论,又需要从事枯燥的记谱工作。作曲者需要先记录创作曲谱,再经过反复修改,交由乐队指挥排演后进入录音棚录音,才能呈现成熟的作品。需要经过作曲家、演奏家、录音师的处理,耗时耗力。而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写作就简单得多,只需要通过作曲者写作,再通过专门的电脑技术设备完成后续工作,不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更是从效率和精准度上获得了长足进步。在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写作的后期,对配器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推动作品水平的整体飞跃,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速度、强弱信息的添加

(一)速度的添加

乐曲进行的快慢我们称之为速度,乐曲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情绪的传达。在乐曲速度的设置和调整中并非全都是疾驰而来的,还有一种由快到慢的渐变过程。这种处理在曲谱的创作和演奏中都经常出现,在实际的演出当中,由指挥家的手势要求来把握整体的速度变化。而在电脑音乐制作中进行速度的渐变只需要打开软件中的速度窗口就可以进行变化,其便捷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强弱信息的添加

渐强与渐弱是乐器演奏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演奏手法,当演奏者使用渐强的演奏手法时,整个乐曲的曲调就会变得十分高昂,使听众的心情不由变得激动起来;而使用渐弱的手法进行表演,整个乐曲会随着渐弱变得悲伤沉痛,使人闻之欲泪。由此可见,强弱信息的添加对把握整个乐曲的感情基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真实的乐队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据曲谱上的标记进行强弱变化。在电脑音乐制作当中可以直接使用MIDI控制信息中的力度控制器来进行设置,也可以用十一号表情控制器调节单个音符的强弱变化,修改也是如此。

二、混响效果器的添加和调制

(一)混响效果器的优点

众所周知,混响效果器被广泛地运用到电脑音乐配器后期技术之中。混响效果器能迅速营造出一个虚拟演奏厅,由调试者按照真实演奏厅的乐器排放位置进行虚拟乐器摆放,每个虚拟乐器的发声都像在演奏厅演奏一样,这样,作品就能呈现出一种房间演奏的真实感。

(二)混响效果器的缺点

由于混响效果器的品牌众多,出厂厂家不一而足,就导致了前文中提到的“虚拟房间”难以统一。举例来说,A品牌的混响效果器营造出在一个十平方米房间弹奏钢琴的效果,而B品牌的混响效果器却营造出在一个五平方米圆柱形房间吹奏竖笛的效果,当虚拟演奏乐器摆放完毕进行统一演奏时,就会出现发音混乱的情况。

(三)解决措施

通过后期调试可以及时解决“虚拟房间”混乱的情况。首先需要关闭每个软件音源中的自带效果器,使之统一;然后统一对多个厂家的软件音源添加一个共同的混响效果器,保证音色得到充分的融汇。

三、配器作品的人性化调节

旧有的多声部音乐创作中,作曲者需要先进行初次创作并记录在曲谱上,然后进行二次修改或者直接交由乐队演练,最后进行舞台演出,呈现在大众面前。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其不稳定因素和随意性都影响着最终的作品。而通过电脑音乐技术进行多声部创作,作曲者只需要和机器配合,极大地降低了不确定因素。但是这也对配器作品的人性化因素有着极大的要求。

由于厂家不同,软件音源的音色也难以尽善尽美,好的音源可以在电脑音乐制作中获得良好的听觉效果,而粗糙的音源则显得差强人意。传统乐曲的演奏由于演奏厅空间大小形状不同、演奏者心情、乐器的质地都会影响最终的乐曲效果,又恰巧是这种不稳定性和多变性才能让听众感受到演奏的感情变化,从而融入到整个乐曲中去。

四、结语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演奏走入千家万户,音乐演奏不再是艺术殿堂上遥不可及的明珠,更多的人想要欣赏音乐甚至于创作音乐。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为这些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而更好地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的后期处理可以将这种兴趣变成一种专业。同样的,在科技要取代人性的时候,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音乐家,都需要被关怀、被关注,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同演奏的人性化充分融合起来,做出更能打动人心的音乐。

[1]蒋长清.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配器的后期处理[J].大众文艺,2011(02).

[2]梁威. 电脑音乐在传统配器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黄皎月,女,硕士,沈阳体育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效果器电脑音乐配器
不能被忽略的供电系统
吉他手的第一块效果器该如何选择
托起,顶住,效果器背后的“男人”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谈计算机音乐创作中的效果器应用
电脑音乐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电脑音乐制作现代技术的应用性研究
电脑音乐的音色优势与编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