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区域荒漠化防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

2017-03-25王召明

草原与草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生态

王召明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草原区域荒漠化防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

王召明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草原;荒漠化防治;产业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系列措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是我国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区域如何建设生态屏障,实现美丽和发展双赢的根本指导思想。

蒙草,20多年来致力于驯化本土植物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近些年来依据丰富的草原种质资源,选育抗旱植物进行草原荒漠化的防治,业务涵盖生态修复,种业科技,现代草业等领域。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掌握了野生植物驯化育种技术,节水抗旱园林绿化技术,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先后成立抗旱植物研究院、盐碱地改良研究院、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阿拉善荒漠植物研究院等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完成上千项生态修复工程,累积了大量科研技术、品牌信誉和运营能力,成为研究、应用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的上市企业。公司在2009年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内蒙古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2年认定为“内蒙古蒙古高原土著植物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蒙草公司草原生态修复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公司在全区建立了9个研发试验基地,截止目前,蒙草公司共承担包括“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呼和浩特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自治区的重大科技项目课题34项。获中国质量提名奖,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等近20个奖项。取得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审定草品种7项;鉴定科技成果3项;正在起草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

1 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意义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样定义说:“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1/6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截止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来看,荒漠化土地分布于内蒙古12个盟市的80个旗县(市、区)。其中在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集中分布,四盟市荒漠化土地面积4455.85万公顷,占全区的73.14%;沙化土地在12个盟市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和赤峰市,6盟市沙化面积3715.98万公顷,占全区沙化土地面积的91.10%。这些荒漠化土地基本上都在内蒙古草原区域。

荒漠化的发生,是由几百万年的沧桑演变、气候和人类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阶段逐渐形成的,荒漠化区域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承载着生产、生活、生态的诸多功能,传承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也守护着边疆的安全。草原荒漠化的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京津风沙化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等,效果明显,成效很大,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草原荒漠化防治道路。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平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重点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大幅度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状况逐渐好转。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草原荒漠化演变的势头是存在的,造成荒漠化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有的年份极端气候出现,生态危机就会凸显。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有忧患意识,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必须持之以恒。

2 草原荒漠化防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

蒙草公司二十年来,深耕于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域的生态修复,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做了如下探索:

2.1 提高对草原荒漠化资源的整体认知能力

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地探索和解决荒漠化防治这一世界性的课题,大家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包括草原荒漠化的防治、草原的科学利用、资源的可再生、经济的可持续等方面,概括为:尊重规律、善待自然、造福人类、用系统思想和科学技术变自然界的生物链、食物链为产业链、效益链,构建新的平衡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防治上遵循“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的原则。例如钱学森先生就提出了以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成体系地打造成新的科技集群,最大限度的转化、加工、综合利用沙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为人们提供“离土不离乡”的新生计、新经济的产业发展课题;著名的沙产业专家刘恕先生分析了沙漠区农业气候资料、土地资源特征,指出沙漠区不仅具有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克服其不利因素。专家们已经形成了如下共识:荒漠化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利用沙漠区光、热、风、土地资源的优势,在地表水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发展适合荒漠区生长并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林草,发展特色养殖,人工培育中草药和食用植物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发展,使产业得到开发,农牧区经济得到发展。

2.2 立足于草原荒漠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产业发展起来

草原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的生产资料,其管理目标是可持续的和高效利用与保护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核心也是要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制定可承受的利用标准,使保护和利用相协调,关键是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综合治理体系。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蒙草生态集团公司在科尔沁退化沙化区域建立林草牧业研究院,研究院按照公司制定的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在对项目区本底调查,分析该区域荒漠化的形成因素后,提出了科尔沁沙地治理、严重退化草地治理措施。总的路径是,利用当地的乡土物种恢复植被,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在修复的草地上根据生态平衡确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联盟企业建立生态牧场,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目前治理草原荒漠化区域3万多亩,其中通辽市科尔沁沙地飞播治理2万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1万亩,生态育苗、资源圃建设2000多亩,在退耕地和荒漠化严重的区域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5000亩,年产优质青干草2500吨。同时产业联盟单位余粮畜业饲养优质安格斯肉牛5000头,山路能源建设了光伏发电设施,走出了一条恢复生态——草产业发展——养殖优良基础母畜种养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草场牧民成为了生态牧场的工作人员,周边牧民也积极运用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的模式,带动了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11户牧民以628亩退耕地,8850亩草牧场经营权入股,每亩每年可获得草原生态产业联盟的100元入股固定分红和30元草原流转租金,使企业和农牧民之间建立了深度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牧业效益和农牧民收入的最大化。草原生态产业联盟与入股农牧民达成了就业协议,农牧民可以在基地打工,人均年收入比过去至少增加3万元。牧民孟和吉日嘎拉说:家里3200多亩草场入股,一年固定收入30多万元(加政策性补贴、打工收入)。

这种模式突破了个体规模小的限制,提高了农牧业比较效益,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经营机制。蒙草负责土地流转和草原恢复,使脆弱的草原达到满足生态产业发展标准,余粮畜业利用修复的草牧场发展畜牧业,山路能源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并网后为基地按成本价提供电力。

2.3 立足于荒漠草原牧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让草原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

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有其独特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在这个区域内孕育着独特的优良家畜品种,例如苏尼特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阿拉善双峰驼等,都是十分宝贵的基因资源。这个区域水资源紧缺,草原生产力有限,草原生态与环境的脆弱是基本特点,因此必须扬长避短,化害为利,依靠科技进步,在发展中寻求适应性机制和良策。基于此,蒙草公司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赛诺肉羊公司合作在四子王旗积极探索荒漠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以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嘎查为研究中心,全面调查草地资源和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共同确立草原畜牧业发展路径,主要是:整合草场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合理地规划放牧草场,采取基础母畜天然放牧采食,羔羊集中育肥出栏,冬季补饲的办法,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在水资源较好的地方,以当地优质牧草的品种进行改良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生物量;进行小流域治理,搞一些小面积的多年生人工草地,补充天然草缺口;加大畜种改良的力度,提高个体的产出能力;建设稳定的企业+基地+牧户的合作关系。项目实施的几年中牧民年收入稳定增加,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

2.4 立足于草原退化地带,让草原绿起来

世界上保存完整的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绚丽的草原生物多样性,丰厚的草原土壤碳库是生态安全的屏障。近年来由于气候和人为不合理利用的因素,一些草甸草原区域也出现了草原荒漠化演变的势头,如何创建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草原保持放牧条件下与自然气候的高效适应,使家畜适度繁育牧养和草原可持续利用,这也是荒漠化防治的一个重要课题。2014年,蒙草公司在锡林郭勒盟的锡林浩特市、乌拉盖管理区等地开展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混播人工草地种植、打草场培育利用、草原植物营养成分监测、草原植物多样性调查、草原生态家庭示范牧场建设模式等方面科研课题的研究。蒙草公司在注重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重建应用技术的同时,注重草原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与经济兼顾型的生态牧场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建立相应可持续的草牧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对锡林郭勒盟的草原退化情况做了本底调查,在锡林浩特市治理严重退化沙化草地2000多亩,在乌拉盖地区治理严重退化沙化草地7000多亩。针对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退化问题,选择不同牧户打草场共10000多亩,以提高天然打草场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为目标,进行不同水平施肥、补播、留草带、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和加工等试验示范。还对锡林郭勒盟东部和南部5个旗县天然打草场原生植物进行了详细调查取样,化验牧草营养成分及家畜消化率指标,为今后规范打草场利用及草产品优质优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生态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结合,让退化的草原美起来。

2.5 立足于沙漠边缘带,让沙漠扩展的势头减下来

沙漠地带降水少、风沙大、气候异常干燥、植被稀疏,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沙漠的边缘区离河流、城市比较靠近,是荒漠治理的重点。如何锁住沙龙,阻断沙进人退的路径,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阿拉善沙产业园区,蒙草公司按照尊重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模式,对该区域的原生植被、土壤、气候状况做本底调查,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8000多亩土地上,成立荒漠植物研究院,建立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库,现收集荒漠区域种子200余种,标本406种,土样11000余份。建设荒漠植物馆和资源圃,开展阿拉善及其周边乡土沙生植物、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繁育和应用研究以及荒漠治理技术研究,选育出适宜荒漠区域的植物做产业化生产,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在阿拉善敖包沟10万亩荒漠区域和乌海荒漠化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区域现存的溪流、坑塘、黄河湿地和低洼地,构建节水生态系统,并通过绿地实现休闲旅游和生态空间的一体化。着力发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文化旅游,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积极配合阿拉善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实行保护性开发。截止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土壤改良的育苗大棚、苗木繁育基地、草原文化展示正在逐步完善。良好的生态产品使沙漠区域的功能得到拓展,既保护了生态系统的生产要素,又锁住沙漠向城镇周边和黄河扩展的态势。

2.6 立足草原城镇周边及草原矿区的生态修复,让草原美起来

受多年风蚀冲击、采沙采矿、过度利用的影响,草原城镇周边和矿区内的生态环境是退化和破碎的。蒙草,希望这一切划上句号,让生态的力量从点滴开始。倡导“师法自然、尊重规律,用原生乡土植物修复生态”。

2012年蒙草在呼市大青山脚下的冲积扇区域修复16000余亩风蚀水蚀废弃地。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的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蒙草公司按照模拟天然草原,人工干预的自然修复理念,采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设计方案,用工程措施对破损的土地进行修整,对土壤采取一定的改良措施,增加保护措施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选择本地具有观赏价值的灌木、野生花卉草种,选择生长迅速的先锋植物,提高成活率和减少维护成本,做到了再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2012年修复后至今,观测数字显示:干草产量达222.11kg/亩,固碳量543.11kg/公顷,释氧量275.11吨/公顷.年。如今的万亩草原变成了旅游休闲的圣地,植被长势良好,是2017年自治区大庆的主会场。

2012年,蒙草配合集宁市政府对白泉山进行了整体生态修复。2013年公司在“稀土之都”白云鄂博修复采矿遗留废弃荒地800余亩。针对白云鄂博的土壤状况和实地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乔灌草植物组合,形成以错落有致的矿区生物景观。最终改善矿区恶劣的环境,提高矿区植被盖度和多样性,建成白云鄂博矿区近自然生态修复景观。2015年在乌海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采用生态袋护坡系统构筑稳定的植物生长条件,并结合喷播绿化与植生毯对坡面进行绿色防护,改善碎石山的生态及景观环境。

这些修复工程都是生态环境恶劣,修复难度很大的硬骨头。蒙草修复前对区域的水、土、气、原生植被状况做实地调查,对矿业开发形成的尾矿坝、排土场等损毁土地进行地形地貌勘察设计,提出综合整治的方案,最终达到地形植被与周围区域的生态融为一体,修复后的区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能经受自然环境的考验,建立起自我持续的植被系统。

2.7 立足于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让草原生态修复科技水平强起来

2014年开始,蒙草着手草原大数据平台基础建设工作。首先做了阴山南北部和锡林郭勒盟的可恢复草原本地调查,现在在做全区退化草原的本底调查,这个数据平台是一个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服务型平台。蒙草公司通过搜集、整合草原生态基础数据,集成不同区域生态修复、草牧业技术与标准,应用“互联网+”实现生态数据、植物种质资源、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生产技术等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内蒙古完整的数据生态图。平台建成后将实现一张图检索,能够及时查询和分析判读到草原生态的相关信息;它是一个导航器,为生态资源使用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它是一个检测阀,使决策管理者由传统的管人、管牲畜转变为检测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生态的平衡状况;它也是一个工具箱,使生态修复做到精准,按原生态状况施以措施,达到修复的生态自然平衡。目前,蒙草搜集了大量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方面的基础数据,收集气象数据图共1.2万张,录入土壤信息2万余份,录入1300种植物特征与病虫害信息等;完成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总库建设,累计收集保存1700多种2489份草原植物种子,1600多种8923份植物标本,采集及搜集各类土样113000多份,草样2000余份;收集建库1980年至今气象、人口、牲畜、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草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并且进行了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软、硬件开发。大数据平台建成后,服务于草原生态产业链的上下游相关方、产业链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农牧民等。

〔1〕刘拓.我国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9,3.

〔2〕张计琛.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及荒漠化防治〔J〕.内蒙古草业,2008,4

〔3〕柴乐.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的研究与展望〔J〕.城市地理,2015,8

〔4〕唐清亮.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机遇与挑战〔J〕.安徽农业科学,2016,14

S812.5

A

2095—5952(2017)01—0001—05

2016-12-02

王召明(1969-),男,蒙古族,长江商学院EMBA,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猜你喜欢

荒漠化草原生态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