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市志敏大道设计

2017-03-25王扬振郑永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4期
关键词:南昌市大道路基

王扬振,郑永阳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 南昌 330038)

南昌市志敏大道设计

王扬振,郑永阳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 南昌 330038)

志敏大道现状与西外环连通,是南昌市重要的城市出入口之一,也是经开区现状主要对外通道。现状为双向两车道公路型断面,路面宽10 m,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志敏大道对外交通量明显增加,其交通安全水平逐年下降,难以满足近期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求。设计将其提升为城市主干路,旨在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同时该道路沿线单位较多,设计制约因素较多。详细介绍了工程的设计背景、方案设计思路及工程设计等,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志敏大道;设计方案;市政道路;主干路

1 项目背景[1-5]

根据《南昌市交通发展纲要(2010—2020)》,南昌市路网按照“10153060”目标,形成“十横十纵”的城市干线道路骨架网,“一环十三射”的干线公路网,打造便捷的交通枢纽城市。

在该规划中,志敏大道与梅林大道、南洲大街连通,贯穿经开区蛟桥片区、扬子洲及蒋巷镇,成为“十横”之一,并与东外环和西外环衔接。

志敏大道现状与西外环连通,是南昌市重要的城市出入口之一,也是经开区现状主要对外通道。目前为市公路局管养的县域经济干线公路之一,是105国道(庐山南大道)与县乡道X104(蛟桥至梅岭-万家埠)之间的联系公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志敏大道对外交通量明显增加,农大路段交通事故频发。志敏大道现状为双向两车道公路型断面,路面宽10 m,仅在K1+000~K1+450南侧和K0+880~K1+820北侧有2~3 m宽的人行道,其交通安全水平逐年下降,难以满足近期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市政府基于《城市干线路网规划》,结合经开区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了志敏大道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以适应城市交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1 工程概况

志敏大道现为市公路局管养的县域经济干线公路之一,是105国道(庐山南大道)与县乡道X104(蛟桥至梅岭-万家埠)之间的联系公路。现为公路型断面,双向两车道,路面宽度10 m,仅在农大路段设有部分2~3 m宽的人行道,其余段两侧为2~3 m土路肩。现有路面状况及两侧植被较好。

志敏大道沿线开口单位众多,主要有:方志敏烈士墓(出入口)、省林科院林地、经开区廉租房、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团校)、郑村、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后勤集团、农大市场项目、农大廉租房、昌北生态园、高新农业科技园、农大化工厂(出入口)、军事部队、农大茶厂、农大南昌商学院、再就业商城、南昌电子第一器材厂及宿舍区出入口、南昌市机动车驾驶员教练中心、南昌交管局车管所、车管所机动车检测中心。其中沿线交通需求较大的有:车管所及驾驶员教练中心、农大南昌商学院、军事部队、江西农大及相关部门、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现状志敏大道除与多条支路相交外,主要与规划一路、昌西大道、桂苑路、昌九高速公路、庐山大道相交,周边路网建设差,断头路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1.2 自然条件

南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8℃,最低气温-9.9℃,最高气温43.2℃。年降雨量具有分配不均的特征,每年4~6月份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1%,为丰水期;10月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12.8%。根据南昌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 610.08 mm(1971~2004年),最大年降雨量2 356.6 mm(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1 046.2 mm(1963年),最大日暴雨量208.9 mm,最大时降雨量58.7 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2 d。全年无霜期259~280 d。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上部主要分人工填土、粘性土、砾质土、砂及圆砾等,下伏风化千枚岩。现将沿线各岩土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4me)

杂填土①-1:主要由碎石、砖块、混凝土块及黏性土组成,稍湿~湿,色杂,松散~稍密状。呈不连续分布于现有路基表层,局部零星分布,揭露层厚0.30~6.00,层底高程22.23~48.45 m。

素填土①-2:主要由黏土夹少量砾石组成,黄色、灰黄色,稍湿~湿,松散状,主要分布于现有路基表层,呈零星分布。揭露层厚0.40~6.80 m,层底高程39.67~49.07 m。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淤泥质黏土②:灰、青灰色,流塑~软塑状,粘性较好,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略具摇震反应。含有机质,具腐臭味,为高压缩性土,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K0+330~K0+360段塘底及K3+550~K3+600段表层。两处揭露层厚分别为2.0 m、0.6 m,层底高程分别为40.24 m、21.45 m。

粉土③:灰黄色,可塑状,粘性一般,具砂感,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K3+020~K3+520段,位于杂填土层之下,层厚0.40~1.20 m,层底高程21.23~32.74 m。

粉砂④:灰黄色,湿~饱和,松散状,以粉砂为主,含少量云母片。主要分布于K3+370~K3+570北侧穿水域段表层,不连续分布,层厚2.50~2.60 m,层底高程19.80~19.86 m。

粗砂⑤:灰黄色、浅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成份以石英、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细砾。主要分布于K3+520~K3+640段杂填土及淤泥质黏土层之下及K3+370~K3+570北侧穿水域段表层局部分布,层厚分别为0.60 m、4.6 m,层底高程分别为20.85 m、17.90 m。

(3)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dl)

黏土⑦:红色、黄色,硬塑状,局部可塑状,粘性较好,具灰白似网纹状构造,含铁锰质,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K0+000~K0+220、K0+250~K1+560、K1+600~K1+720、K1+820~K3+230段。大都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之下,局部出露于表层,尾端分布于粉土层之下,该层未全部揭穿,揭穿层厚0.30~11.10 m,层底高程31.24~42.47 m。

砾质土⑧:红色,成份为砾石、粘土,砾石成份为石英,粒径一般2~5 cm,个别达10 cm以上,棱角、次棱角状,胶结较好。主要分布于K0+370~K0+860、K0+820 ~K1+360、K1+470 ~K1+510、K1+830~K1+870。主要分布于粘土层之下,局部呈透镜体状夹于黏土层中。揭穿层厚0.80~4.20 m,层底高程25.36~37.81 m。

中砂⑨:浅黄色,饱和,松散状,中砂为主,成份以石英、长石、砂岩为主。主要分布于K1+070~K1+130、K1+170~K1+360段,位于黏土、砾质土层之下。层厚1.20~4.40 m,层底高程28.96~30.87 m。

(4)下伏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千枚岩。

1.3 工程建设意义

本工程对建设南昌“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圈联动发展,推进南昌市“山江湖”综合开发,增强经济辐射力,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对改善交通现状、加快城市主干道路建设进程,完善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开发和方便居民的出行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学家把田野作业当作收集各种历史资料的过程,除了地方文献方面的资料,也有选择地收集当地人口述的资料,将这两种资料互相对照或糅合,写出某些具有新史学性质的研究著作,这样的过程被称之为口述史研究。

2 设计概要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荷载等级:城—A级;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kN;

设计速度:机动车道60km/h,非机动车道15km/h,K0+000~规划一路为志敏大道顺接段,设计车速为30 km/h;

车道数:双向6车道;

道路建筑界限:机动车净空不小于4.5 m,人行净空不小于2.5 m;

道路红线:36~50 m;

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暴雨重现期:3 a;

抗震标准:地震烈度Ⅵ,基本设计加速度小于0.05 g。

3 平面设计

志敏大道规划为一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线路由西往东从梅岭收费站东120 m作为规划起点(即主线桩号K0+120),经规划一路后下穿京九铁路预留通道至昌西大道,经荷华路然后在农大段以隧道形式下穿至桂苑路口西约120 m到达地面,过桂苑路后经军事用地继续往东跨过昌九高速到达庐山大道。

因K0+000~K0+120段属于西外环高速用地范围,为更好实现志敏大道的主线与西外环梅岭收费站的对接,对K0+000~K0+120段通过半径R=300的圆曲线进行接顺,该段一起纳入志敏大道进行拓宽改造,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志敏大道的功能。考虑到该段为顺接段且从收费站至规划一路距离不超过120 m,车速难于达到60 km/h的速度,故该段按30 km/h的速度设计。

不包括顺接段,志敏大道全线共设交点7处。最大转弯半径R=2 000 m有2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为R=800 m,其两端设置50 m缓和曲线。

项目在农大段以隧道(该隧道称为志敏隧道)形式下穿,为浅埋式隧道,暗埋段共4段。

隧道内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道,本隧道封闭段长度小于500 m,为三类隧道。

农大南北校门前路以及团结路、紫藤路可分别通过暗埋段1、暗埋段2、暗埋段4的隧道顶实现连通,与志敏大道的主线形成分离式立交。

志敏大道全线总长3 522.253 m,沿线依次与规划一路、昌西大道、荷华路、桂苑路、昌九高速和庐山大道相交。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2+038.296 m段,该段所有交叉口均纳入本工程。

4 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为:

(1)工程起点现有收费广场路面标高;

(2)京九铁路预留通道的净空(4.5 m),农大下穿隧道净空5.0 m(含照明、交通信号设施后净高为6.55 m);

(3)农大段采用隧道下穿形式,其隧道顶两侧非机动车道与周边用地的协调与衔接;

(4)沿线单位出入口的合理衔接;

(5)坡长、坡度、竖曲线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道路纵断面以满足道路排水管道最小覆土要求,尽量减少土方量,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满足道路纵断面与道路平面线形组合的要求:行车安全、舒适,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平面、纵断面均衡等因素。

主路最大纵坡为2.45%,最小纵坡为0.35%;非机动车最大纵坡为2.45%,最小纵坡为0.3%。

5 横断面设计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该段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两种形式。

(1)西外环梅岭收费站至昌西大道段,长约0.5 km,受京九铁路预留通道宽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该段接高速路收费站,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少,故采用两块板人非共面的形式。其断面组成为5.5 m(人非混行)+11.5 m(机动车道)+2.0 m(中央分隔带)+11.5 m(机动车道)+5.5 m(人非混行)= 36.0 m。

(2)昌西大道~K2+038.296段,长约1.5 km,该段处高校园区,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多,地面部分断面采用四块板机非分离形式,断面组成为4.0 m(人行道)+4.5 m(非机动车道)+4.25 m(机非分隔带)+11.5 m(机动车道)+1.5 m(中央分隔带)+11.5 m(机动车道)+4.25 m(机非分隔带)+4.5 m(非机动车道)+4.0 m(人行道)=50.0 m。

志敏大道穿过江西农大南北校区,学生过街需求大,过街安全性差。根据有关部门意见,同时尽可能使江西农业大学南北校区融为一体,本段机动车道采用隧道。农业大学南北校区现状团结路、紫藤路等道路借助志敏大道隧道顶面层实现连通,这样南北校区的南北向行使车辆与志敏大道的机动车实现了分离,不再受志敏大道的东西向过境行使车辆的干扰;同时考虑校园与外界的联系,在志敏大道两侧的机非分隔带适当位置断口,方便校园机动车通过隧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进入志敏大道,实现与外界的联系。

6 路基路面设计

路线位于梅岭低山与赣江冲积平原过度的低丘岗地地貌,尾端为冲积平原地貌。路线呈东西走向,沿线高程为50.0~22.0 m,地势西高东低,沿线为现有的志敏大道,两侧大都建有校区、民房、军事基地等建筑物。线路尾端分布有沟溪,长年水流。路线表层大都为人工填土层,厚度大小不等,约在0.5~7.0 m范围内。

K0+000~K2+900段主要地貌单元为低丘岗地地貌区,地面高程为49.0~35.0 m,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残坡积的黏性土、砂类土、砾质土,局部鱼塘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的淤泥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千枚岩。该段沿线为校区及民房等。区域内未见影响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场地稳定性较好。

路基修筑前,应先排干路基范围内积水,清除路基范围内淤泥,压实土基,路基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 cm)及挖方路段,压实度不小于95%。

填方段施工前应将表层种植土全部清除,并进行压实,路基填料应有一定的强度、粒径要求,其强度、粒径及压实度要求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路基修筑前,应先排干路基范围内积水,清除路基范围内地表种植土和水塘底淤泥,后压实原地面,原地面压实度不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 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96%。

(1)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

4 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6 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8 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1 cm厚下封层+ 18 cm厚水泥稳定碎石(3.0~4.0 MPa)+18 cm水泥稳定碎石(2.0~3.0 MPa)+20 cm级配碎石。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道路的非机动车道,Y线、Z线及与其相交的平交口,改线便道均采用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SBS改性)+6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 cm下封层+20 cm水泥稳定碎石(2.0~3.0 MPa)+20 cm级配碎石。

(3)人行道路面结构

5 cm厚预制吸水砖+2 cm厚1:3水泥砂浆+ 15 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3.0 MPa)。

人行道板应满足《混凝土路面砖》(GB28635-2012)等现行相关规范的指标要求。

7 结语

目前志敏大道正在施工,预计2018年通车运营。建成后将与梅林大道、南洲大街连通,贯穿经开区蛟桥片区、扬子洲及蒋巷镇,成为“十横”之一,并与东外环和西外环衔接,并最终形成南昌市主干性城市道路网络。

[1]CJJ 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S].

[2]CJJ 37-2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3]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S].

[4]王伯惠.道路立交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志敏大道交通工程详细规划[Z].2016.

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开建

连接珠江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目前正在加紧建设。

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隧、岛、桥”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 km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后,再以特大跨径桥梁方式跨越伶仃西航道及横门东水道,最后登陆于中山市马鞍岛,与中(山)开(平)高速公路对接,线路全长24 km,概算总投资约460亿元。

该工程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复杂、技术挑战大,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此外,要建设主跨1 666 m超大跨度海上悬索桥;离岸深水人工岛快速成岛、钢圆筒入岩难度大;地下互通立交、海中钢围堰深基坑开挖、支护、防渗技术难度大;隧道运营里程长,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运营安全、防灾救援难度大;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海陆空三维视点多,工程景观设计要求高。从施工技术难度来看,深中通道项目比港珠澳大桥更难。

此次开工的西人工岛是沉管隧道首节管节对接的前提,还承载着隧、桥快速交通转换的重要功能。岛长为625 m,人眼可见的岛体面积达13.7万m2,建设工期为70个月。深中通道项目建成后,我国在沉管隧道建设以及大跨度桥梁抗风领域将迈上新高度,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以远地区的过江时间将从目前的2 h缩短至20 min左右,将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

U412.35

B

1009-7716(2017)04-0028-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4.007

2017-02-17

王扬振(1974-),男,江西抚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市政工程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南昌市大道路基
幸福大道宽又阔
模拟成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考了个大的
吃两个
美乃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