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带来的教学困境与对策

2017-03-25廖联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网络环境对策

摘 要:本文试析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高专 教学对象 对策

作为一名从事高职教学的老师,现在面对的最大的教学环境的挑战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在这种互联网纵横的教学环境下,老师会面临下列一些教学对象带来的教学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自律性差,呈现出各忙各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我们身边,我们常会看到很多年轻人边走路,边低头看手中的手机。我们俗称为“低头族”“手机控”。的确,手机现在成了人们形影不离的伙伴。上课时,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看学生的,各忙各的,好像两者之间毫无关联一样。他们偶尔也会抬头举起手机拍摄老师上课时呈现的课件,特别是老师反复提醒要注意的内容,从上课的这些举动中就可知道,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自控能力不强。做事情不分场合,经常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情,用他们的话来说,只要有游戏玩,饭都可以不吃,只要有手机陪伴左右,书本的内容就多余。这正是某些家长和老师所担心的:互联网如洪水猛兽般,在吞噬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特别是心灵脆弱、毅力不强的孩子,他们是离开了互聯网就无所适从的人,而老师上课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专心听课,把自己煞费苦心结合教材设计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有所收获,得到教化。但当老师看到我们的学生总喜欢“埋头苦干”时,自己仿佛就像是在对牛弹琴一样,上课的激情就会跌至谷底。自己的劳动得不到尊重。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用学生的话来说:网络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难以抵挡。看到如此凄凉的惨状,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很多。

二、网络培养了一批懒得看书的学生,做事以网络答案为依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以前上课是做笔记的多,老师嘴讲到哪,学生就会手动到哪,脑子就会想到哪。而现在上课的学生“埋头苦干”的多——他们在看手机,玩手机,对老师的教学视而不见,上课叫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懒得说,懒得讲,叫他们做作业时他们懒得做,懒得想,完成作业就用复制、粘贴了事。叫他们看黑板,也懒得看;偶尔抬起头来看“黑板”,也是一种迷茫、无神的状态。看手机看累了,倒头就能睡觉;有时候,干脆不上课,泡在网吧里,想来上课再来听课,实际上,听课时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不了多久。

“懒”已经成了高职高专学生的一种学习状态,他们既不爱动脑筋,也不爱学习,更懒得看书。因为基础薄弱,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就选择逃避,不敢正视,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也找不到向上的动力。总感觉学习是件很无聊的事情,特别是上课,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述一家之言时,我们的学生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听,更别说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作业对他们而言,就是占用了他们玩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讨厌的。内心感觉厌烦与乏味,而转移厌烦与乏味的好方法就是上网,在网上找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学生上课通过手机上网,课间也上网,逮住机会就上网,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平常听到学生最常讲的一名话就是“好无聊啊!”,无聊不知自己要干什么。上网就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因为网络的海量信息,网络平台后面的各类高手,都会出来帮他们完成各种作业,点化他们碰到的问题。而老师是想通过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后面的课程内容,所以现在的作业布置都很难看到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很难反馈老师上课的实际的劳动效果。因为他们常常借助网络来完成作业,百度上一搜,屏幕上就出现网络上的“各路精英”汇聚而成的集体的“智慧奉献”。不用半天,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学生直接复制、粘贴、下载就可完成。如果老师说要交手写的作业,那么学生动手时就会选择抄写完成。所以,现在给老师的感觉就是布置课后作业的意义不大。

三、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料干扰和阻挡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选择与掌握,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尴尬的现象

网络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环境。对教师而言,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遇到的阻力和干扰实在是尴尬。尴尬一,就是你要讲的内容网上都覆盖了,学生上网一搜,他就看,懒得听你讲,上课的抬头率低,难以体现课堂教学的意义;尴尬二,当你讲一些还没有传播到网络的内容时,或是跟网络的说法有矛盾的内容的时候,他们是宁可相信网络的也不会相信你的;尴尬三,就是你在讲课文内容的时候,他突然在下面发笑,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讲课会突然中断。尴尬四,你问学生:你因何发笑,他就说,好笑就笑,干吗要委屈自己。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尴尬五,网络的精彩永远都比老师上课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成了“低头族”。这些尴尬现象在3+1,3+2升上来的高职高专学生班级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老师的岗位告诉我们,老师更要在网络的环境下肩负起自己的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我们知道“一个青少年只有在学校才能受到正规教育”,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学生,也没有理由责怪环境,只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才是目前我们的首要的教学工作。由此,本人认为:

第一,充分考虑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下,师生的利弊,便于我们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才能因势利导地展开教学。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权衡好上课的内容,充分考虑自己使用的资料能否帮助到学生理解文章,以及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的要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下的教学环境对老师而言是利大于弊,第一,节省了老师的备课时间,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参考资料;第二,在我们甄别筛选中不断提高我们的学习与欣赏能力。既扩大了自己的眼界,又补充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知识的有限性。第三,为全方位的备课提供了条件:我们不再局限于课本与教材,我们可以备教材,备学生,备课件,备能力,备网络,力图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做足课前的准备工作。

对老师而言,不利的在于,海量的材料多到只恨时间太短,眼睛太少,电脑、U盘内存不够。生怕自己漏下了什么,没有讲到,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讲透,生怕自己有限的精力难以应对海量的信息,生怕辜负了学生,有负社会的责任,辜负家长的信任。生怕自己没有把苗子培育好。所以总怕自己的工作有顾不到的地方,害怕会出现教学纰漏。

那么对上课的学生而言,当然是弊大于利,本来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就不够集中,集中听课的时间很有限,底子薄,定力差,现在又多了一项干扰,他们的注意力就更难集中了。

网络海量的信息我们不应杜绝,我们应该选择和裁剪我们所需的信息和学生关注、有兴趣听的内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让他们拥有多元的认识,并且在现实中不断地得到多元的检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努力践行网络知识,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他人经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完善自己的认识。在生活中检验知识的真假,为以后在工作中提高和丰富认识打下识别、判断的基础。网络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让人难以确信和取舍,可以告诉学生现实中不用特意选择判断对同一事物的对与错,或是执行唯一的标准答案,让他们“多独立思考,能质疑,会提出问题,这是最基本的功力”。也可以在现实中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真谛,如果一刀切,势必会走向老路,他们会凭着对十几年的学习产生的厌恶而增加距离感,使他们对熟悉的内容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别谈对它的学习兴趣的增加。

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就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多考虑现在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对象,把这些先决的条件都考虑清楚,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

第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来增加互动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并集中到课堂上来,“宜于小班教学,否则教师难于做到关心每一个同学,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讨论。较小班级的教学效果,会比百人以上的大班灌输好得多。”小班教学可以让老师照顾到每一个来上课的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享受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讲的势头,如看图片,概括出主题,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就是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能让他们有事可做,当堂做练习。当然,这个练习,是依据课堂讲的内容提出来的,所展示的图片也是与课堂讲的内容相关联的,所以他必须听,在听的基础上,才能讲。

除了小班教学外,还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多采用即时性的教学方法来增加互动性,让学生提高注意力。

即时性的学习方法,就是利用手中的工具,即时地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一般以互动的形式展开,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有手机,我们可以开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利用他们手中的工具——手机解决问题,既然他们那么爱玩手机,那就不如顺势而为,借坡下驴,可以让手机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有事可做,也可以让他们感觉课堂是个不无聊的课堂,手机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还可以开展即时性的课堂练习活动,即时地检查做练习情况,也就可以检查和反馈教学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的方法交错进行,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提高老师的能力,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多维性的布局以达到感官的刺激,使它更具有吸睛性从而减少了学生的审美疲劳。

我们上课不要满足于堆积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可以为我们摆脱困境提供条件。俗话说“正人必先正己”“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改变自己远比改变学生容易,所以我们要从容易入手,改变自己的思法和做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讲究教学的用语等方式外,还有就是要避免PPT制作的单一,多维性就是要在PPT上构建几个维度,维度有下面几个参数来组成。一是动态的参数,约占版面的1/10;二是静态的参数,约占整篇课文所有版面的1/15,三是动静结合出现的常规版式和常规的项目作为构建的参数,约占版面的1/6,其中动静结合的维度参数的系数较高,说明这种版式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几乎涵盖了整个的制作版面的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PPT的制作上下点功夫,对教学来说很有帮助。

在网络的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开展立体式的教学,我们之所以用多媒体上课,就是希望给学生的版面设计更具有立体性,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力求在每一个版面上都有动态的部分、静态的部分和常规的部分来组成。

上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不脱离主题的情况下,选材围绕有用、有趣、有料来选。有料就是要围绕教材所作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知道我们学的知识既可放大也可缩小;有趣就是要引起学生听讲的兴趣;有用就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学生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去着眼,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这些知识的落脚点,从而打开师生之间交流的缺口。

当然对策还有许多,如对学生建立相关的听课奖惩制度,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什么时候手机要关机、静音或振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都应有所强调和节制;对于那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的手机,上课时可以交老师保管,下课归还。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相对秩序,等等措施,用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为老师对于这些教学对象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视而不见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我总感觉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自己的对策也是肤浅的,所以我提出来,希望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来真正地解决高职学生身上的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法宝,以便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造福于学生,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正元著,演讲大师李燕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6,P333页

[2]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修订前言(9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P3页

[3]刘康德撰.老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7,P213頁

作者简介:廖联思,女,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秘书学语言。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网络环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