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历教育的课堂教学系统要素分析

2017-03-25李羚玮李春洋刘福胜

价值工程 2017年8期
关键词:要素分析

李羚玮++李春洋++刘福胜

摘要: 从学员、知识、教员三个方面,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的,军校学历教育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学员方面分析了工作生活经历、知识能力基础、学习动机与方法等。知识方面分析了学科知识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信息媒介等。教员方面分析了工作生活经历、学科知识与工作经验、教学理论与经验等。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 knowledge and teacher, 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basic elements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system of military academ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tudent, we analyze life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ability base, and studying motivation and methodologies. From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we analyze discipline knowledge, course content, instructional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media. From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we analyze discipline knowledge, course content and instructional content.

关键词: 课堂教学系统;要素分析;学员要素;知识要素;教员要素

Key words: classroom instruction system;element analysis;student element;knowledge element;teacher el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168-03

0 引言

系统是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行为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行为和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要素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的整体。而教学系统的概念则没有权威和公认的定义,不同的论著中按照各自的分类法和需要自行界定[1][2][3]。一般而言,教学系统可以有国家、学校、课程和课堂等多层面,本文研究的是课堂教学系统。

当前,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性工作,例如三要素说(教师、儿童、教材)和七要素说(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2]。但是,这些工作明显遗漏了很多重要的要素,例如,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投影幻灯和语言等信息媒介。为此,本文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将全面分析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为后续的合理教学设计和高效教学实施打下基礎。

在课堂层面,我们认为教学系统的要素包括学员、知识、教员三大类,如图1所示。其中,学员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居于中心地位;知识是教学的内容,是引起学员感官刺激从而引发学习行为的各种信息的统称;教员虽然不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却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学员学习行为的引领者。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学习者主观世界的活动,教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目标是从有效的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出发,比较全面地分析各种教学系统要素,为进一步的调整各要素间关系,合理化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打下基础。本文其余部分,将分别对学员、知识、教员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 学员要素分析

学员要素主要包括学员的工作生活经历、知识能力基础、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等。

1.1 工作生活经历

学员的工作生活经历相对比较单纯,主要包括小学至高中的学习阶段,以及报考军校和在军校学习生活的阶段。部分战士考学的学员则具有当兵入伍和连队生活的经历。工作生活经历中的直观体验直接决定了学员的感受和领会能力,从其工作生活经历中提炼的经验,总结的办法,提出的问题,才能顺利的植入其思想,进而有可能转化为其处理事务的能力。

1.2 知识能力基础

学员的知识基础既包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有平时耳濡目染得到的常识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尽管学员们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学过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等知识,但是因为平时很少用到,都只剩下常识性了解。如果课程中要用到例如高等数学等内容,则需要专门加以讲解和训练。学员知识基础的牢固和体系化程度,以及从以往科目积累的自我学习和消化新课程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1.3 学习动机

根据有关研究,军校学员的学习动机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求知兴趣、提升能力和为远大前途打基础,内在因素和长期因素是主导。第二层次是为了在集体中得到肯定,做好大家都在做的事,在考评排名、评选骨干、立功授奖、入党、分配等环节中都有好处,能得到营干部、同学、家长和教员的肯定,外在因素和短期因素是主导。第三层次是害怕考得不好补考、留级和受到批评,影响自身发展,生活也不舒心,还不如好好应付作业和考试,这种情况负面激励是主导。

1.4 学习方法风格

根据有关研究,军校的管理制度决定了军校学员的学习风格大多为“场依赖型”,即较易受外来因素和集体环境的影响,另外,倾向于对人文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因为受军校管理制度制约,学员自主时间和信息获取渠道相对较少,也难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深入思考,难以主动式、研究式、探索式、独立式的开展课程学习和完成作业,所以造成以下现象较为普遍:①喜好简单直观信息而较少深入钻研;②被动式应付作业而较少认真自主完成;③作业依赖范例而较少独立思考;④考前寻求“题库”,集中时间强化突击以高效应付考试,而较少平时点滴积累。以上倾向从入学开始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不少学员在军校的学习习惯。

2 知识要素分析

知识要素主要包括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三个层次的知识内容,以及这些知识内容的教学信息媒介等。

2.1 学科知识内容

在此,我们指的学科知识内容是权威、完整、系统、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本身。按照有的作者的观点[4],学科知识由该特定学科领域的符号、逻辑、描述和解释、意义和价值这四个层次组成。学科知识体系是每个学科领域的学术界和业界在漫长的时间中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按照钱学森的学科分类法,每个学科领域有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层次。不难发现,完整的学科知识内容既包括时空范围的宽度,又包括由表及里的深度。以系统工程类课程为例,作为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特色是面向大型工程实践。因此,其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包括工程项目的管理职能,其次包括工程实践的各个生命周期的工作,还包括工程实践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由此引出的问题分析、目标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价与决策等逻辑活动。另外,系统工程中还要用到运筹学等技术科学,系统科学和工程学等基础科学,以及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等系统哲学层次的内容。

2.2 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到与课程体系的配合,从学科知识内容中剪裁出来的知识子集。课程内容一般在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内容是学员学习过程的核心和灵魂,是各种教学媒介的承载内容。

按照一些作者的划分,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材和学科知识等进行的创造性,个性的演绎,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反馈和提示等[5]。不难发现,此划分下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是课程内容的精选和扩展。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有三条:①交互性:忌讳照着教材照本宣科,或者平铺直叙的就事论事,而要把“学”的部分纳入进来;②主抓重难点:因为这部分有教还有学,范畴上扩展了,所以,为取得实效,有限的时间要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③以好学和学好为导向,做好知识的组织、关联和扩展工作:对于重点和难点,要对知识点进行再设计,以达成学员的“通俗易懂”和“深度学习”。

2.3 教学媒介

教学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媒介解决“用什么学”的问题。教学媒介一般包括教材、板书、投影课件、语言讲授等视听材料。其中,教材主要体现学科规律,特别注重选材的基础性、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内容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板书具有信息量小,但是留存时间长的特点,适合于表现课程的整体逻辑结构和关键信息。投影课件具有信息量大、制作简易、形式多样、兼容并蓄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标准配置和最重要的教学媒体。讲授具有简明、直接、易接受、驻留短的特点,是引起注意、明确目标、激发学习、上下承接、要点提示和掌握知识的主要组织线索,是贯穿各个教学信息媒介的组织性和驱动性的信息。

3 教员要素分析

教员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教学的实施者。理想的教员必须同时是学科领域和教学理论的专家,其主要要素包括工作生活经历、学科知识与工作经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等。

3.1 工作生活经历

教员的工作生活经历中包含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和上学阶段的课程知识,范畴很宽广,一般具有綜合性,也非常实际和具体。经验知识和个人经历的特点是面向学员们日常生活的社会系统,相对其他层面(如更宏观的地球星系系统和更微观的人体系统)的系统,学员很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所以,教员的工作生活经历中总结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够将教学内容包装在其中,达到讲课通俗易懂的效果。

3.2 学科知识与工作经验

学科知识高于课程内容,更高于课堂教学内容。理论上说,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都应该是教员根据培养目标,学员特点和课程定位来从学科知识中抽取并设计的,如果没有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是无法剪裁设计出系统、科学、易于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学科工作经验包括科研工作经验、学术研究经验和工程项目经验等,其中科研工作经验和学术研究经验代表了教员的学科知识的前沿度和深度,工程项目经验则代表了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是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广度。如果没有较为广泛和精深的学科知识,教员对于学科知识难以全面准确把握,更无法设计为学员可接受的形式并传授给学员。

3.3 教学理论与经验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教学活动必然有其可认识、可掌握、可发挥作用的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迅速提升教员的教学理论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搜索和试错。教学理论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教育者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的理论;二是关于学习者如何产生学习的理论。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学习的心理学和方法学。

任何教学理论都是基础性、抽象化和一般性的,它能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给出框架性和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可以在大方向上避免走弯路。然而,任何理论都无法完全贴合每门课程、每个教员和每个教学班次的特点,因而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与反思,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当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教员就能针对某一类课程或某一类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教学的基本理论,做出更符合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教学。

4 小结

本文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学员、知识和教员这三大类总共十种要素。对学员要素的分析表明:有效学习是学员的主动行为,所以要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为了使授课通俗易懂,教学内容要紧扣学员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工作经验。对知识要素的分析表明: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知识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习交互的规律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对教员要素的分析表明:为了保证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效果,教员必须同时具有深厚的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武主编.教育技术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8.

[2]谢利民主编.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3]刘志华主编.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4]吕朝阳.学科知识、科学知识与深层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 2015,02A/03A,3-7.

[5]俞红珍.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术语之辨——以英语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8):49-53.

猜你喜欢

要素分析
高职新型学徒制的内涵及要素分析
浅析视觉审美
额济纳旗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浅析课堂教学设计
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