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需把握七要点
2017-03-25铁铮
铁铮
摘 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把握的七个要点进行了论述。提出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立德树人是中心,全程育人是重点,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学生是根本,理论学习是关键,因势而新是手段,齐抓共管是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高等教育
立德树人是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中国的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为党和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离开了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就忘记了创办、发展、繁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初心。离开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就忘记了中国高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高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不能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只管学生分数、不问学生思想,不能只抓业务、不抓政治。
全程育人是重点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不能在某些方面脱离、脱节、脱轨,更不能背道而驰。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高校各项工作相融相通,各项工作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而不能“两张皮”,不能形成两个舆论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靠党政干部、团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来做,必须举全校之力,必须构建大格局。所有在高校工作的人员,都应该肩负起育人的责任。所有高校的工作,都应该有利于、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只有实现了全员育人,才能真正落实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其他各门课程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确保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无论是教学管理、条件保障,还是后勤服务、文化建设,都要服务于立德育人这个大局,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教师队伍是基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离开了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不仅要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学术上的专家,更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作为传道者,所有高校教师都要明道、信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努力做到了“四个相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才能够肩负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耐心教育、积极引导、精心培养、科学管理、严格监督。既要给教师们提要求、压担子,又要给他们创条件、鼓实劲。要全方位重视教师们的成长,想方设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性。
教育学生是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学生的工作。在校大学生多是“95后”,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在开展工作时,要充分信任学生、紧紧围绕学生、着力关照学生、热情服务学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看待世界,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大势,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生命,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科学看待外部世界,激励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要关心学生、关照学生、关爱学生,着力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困难。思想上的迷惑、情感上的纠结、学业上的困扰、生活上的难题,都需要及时发现、认真解决,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理论学习是关键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应该引起高度的、足够的重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高校的鲜亮底色。要办好中国的高校,就必须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做有力支撑,是难以有效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身为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使高校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完善、巩固基层长期学习、集中学习、系列学习、持续学习的新机制,保障高校理论学习有效化、常态化、制度化。
因势而新是手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硬方法不能用、软方法不敢用”的现象。要通过勇于探索来破解瓶颈,通过创新走出 “高原区”。在创新中,重要的是做到三个遵循,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有意义的教育变得有意思。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摆正位置、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努力给思想政治工作插上新媒体、新技术的翅膀,用新时代的语言、用最新的技术、用灵活的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敢于、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努力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
齐抓共管是保障
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保证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要求。特别是行政领导、业务干部也都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深入高校,面对面地回答师生关注、关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和师生员工成为知心朋友。全社会都要支持高校立德树人,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社会媒体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大正面报道的力度,不断净化舆论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舆论氛围。
本文系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有效化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JGWXJCZX2015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