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比较与借鉴

2017-03-25赵富强黄颢宇陈耘

当代经济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际比较人力资源管理

赵富强++黄颢宇++陈耘

摘 要经济全球化使各类专业国际化人才成为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支撑,因而对各类国际化人才进行科学配置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学术界、教育界与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比较了国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2-0066-07

一、引 言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化人才作为支撑[1]。因而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鼓励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这里的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跨文化沟通技能以及拥有国际化知识储备的专业人才[3]。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只有落实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才能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进程[4]。不难看出,国际化人才培养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据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是能够在全球化下施展才干、发挥作用,具备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创新素质,适应国际规则,并能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拥有良好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专业人才。尽管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形成了规模较大、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和领域多元的新格局,但由于现阶段培养目标不清晰、师资引进缺乏吸引力、条件设施不到位以及缺乏系统性、整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而国际声誉不高,教育品质认可度较低,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从培养主体角度出发,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知名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定位的意識国际化

从过往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得知,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高校应当具备国际化教育观念,即从全球视角来看待教育变革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因此,我们应当从全球一体化视角出发来革新传统守旧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审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众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也逐步开始在培养目标中融入国际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等理念。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非常重视。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众多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掌握一门外语和进行简单学术交流的较低水平,相比国外一流高校制订的“促进全球经济”、“世界所需领导人才”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因此,高校应结合自身学科水平和办学条件来提炼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标。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国际化

多元化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是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高校“走出去”,即将青年教师派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学习前沿理念和跨文化思维,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国际化素质。另一方面,“引进来”,即引进外籍专家学者、学术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提升本土教师队伍水平。目前,“走出去”方面,高校教师出国留学机会逐年增加,出国研修教师人数不断增长。“引进来”方面,国际性学术交流密集开展,快速吸引和汇聚了一批海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如,北京大学引进许多外国专家和高水平访问学者,清华大学把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211”和“985”建设的重点,南京大学为克服国外学者在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和合作群体等方面的困难,尝试引进国外高层次科研团队。但现阶段,受诸多方面制约,对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仍缺乏吸引力。

(三)课程设置的体系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下,高校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探索开发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力争保持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和先进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增设具有国际性倾向的课程;二是增加外语教学的专业课程数量及外语课程所占比重;三是鼓励师生重视对于学科国际热门领域研究的探讨;四是注重选用外文课程原版教材。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增设了如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与沟通、专业英语等国际化专业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课程内容创新培养学生掌握国际化、多元化的专业技能知识。在四年培养期间,前期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后期注重专业知识的打磨和前沿知识的探索。并定期开展国际化教学研讨会, 对授课对象、课程特点、原版教材、教学模式、电子教案设计等专题进行讨论分析,以不断调整和优化。然而,受原有体制的束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却对前沿研究和实用型技能重视不足。

(四)合作交流的形式国际化

国际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通用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化交流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基于高校层面实现联合,拓展全球性学术交流渠道;二是着重凸显学科优势和区域优势,建立国际化产学研战略联盟;三是拓展渠道发展留学生教育。高水平层次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改善我国高校科研现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还有助于培养一批掌握学科前沿、具备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2014年,中国发表国际合作论文6.5万篇,比2013年增加了9 372篇,涨幅达16.7%,占到我国发表SCI论文总数的24.7%。同样,通过跨国科研合作交流带来更多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相互比较和学习的机会,激发高校科研团队探索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激情和动力。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IBM联合成立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与国际企业合作建立高水平重点实验基地等,这不仅开拓师生的国际化视野,而且还能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际化合作交流中逐渐消除了诸多障碍,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地域和资源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国际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一定差距,多数高校参与国际性科研项目的能力薄弱,接受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不佳。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具体实施看,我国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多是在培养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大做文章,而缺乏整体布局。这样虽然在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初期成效明显,但很容易遇到瓶颈[6]。总体来看,现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定位不清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欲将学生塑造成为通晓当前国内外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适应和认可多元文化,在国际性交流过程中具有全球视野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定位。但众多高校在制订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往往只是将对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化课程的引进等同于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却忽视了与我国经济现状和学科实际相结合,导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输入和输出的不匹配。致使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或参与联合培养项目的较低层面。因此,我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国际化需求,结合国际学科发展形势进行国际化人才目标的重新定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从而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国际化师资力量存在差距

在现阶段,我国大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难以聘请到有丰富国际化课程教学经历和合作交流项目经验的专家教授。近年来,高校越发重视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科研经验,逐渐加大对于教师“走出去”进行访学或科研合作的扶持力度,以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但不能忽视的另一现状是近年来国内高校规模迅速膨胀,导致教师队伍大幅扩充,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并且大多高校因为政策资金以及自身实力受限,聘用外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匹配课程国际化的需求。此外,我国大多数高校聘用的外籍教师主要教授外语课程,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外籍教师极少,因而国际化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国际化课程设置效果欠佳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影响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达到预想的国际化教学效果,要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材。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往往直接引用国外原版教材,由于缺乏配套教辅资料,学生们普遍难以理解,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积极性,而且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某些高校虽然专业课程称为“国际化”,但课程实际内容、教学体系甚至实践环节都是“新瓶装旧酒”与传统课程实质并无变化。目前落实课程国际化的措施主要有增加学生外语课程比重、注重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以及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等。高校应当基于学科国际化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的国际意识,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课程实践始终。但由于存在理念上的误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国际化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四)国际化合作交流以输出为主

纵观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进程,将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派往发达国家,学习前沿学术理念和教学经验,再带回国内的输出模式,确实在整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对海外学者和留学生一直缺乏吸引力。教育部 2014 年公布的高校在校生中,留学生占0.7%[7]。而美国高校在校生中,留学生占4.8 %,远高于我国高校留学生比例[8]。出现这种人才培养“逆差”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尤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较低,不能为海外学者和留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如语言和文化的包容性较差、软硬件条件跟不上等。

四、发达国家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牛津大学“全面驱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教育史学家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针对衡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四个可量化指标:一是享有国际领先的学术声誉;二是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三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四是能够吸引国际化师资和招收国际化生源[9]。近年来牛津大学始终遵照上述指标进行国际化高校建设,也以此奠定了牛津大学的世界顶尖大学地位。

(1)传承历史的国际化目标定位。对牛津大学而言,国际化是牛津大学与生俱来的特征之一,早在 1190 年就招收了国际学生,牛津大学借助开拓国际生源市场、推进课程国际化改革、牵头开展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合作项目等策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前列。牛津大学始终重视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在行政管理方面配有国际化的职能部门——国际战略办公室,主要负责制订连贯的国际化战略,统筹管理学校国际化事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为牛津大学提升国际形象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2)拥有成熟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据统计,牛津大学的教学师资及科研团队中有超过40%拥有外国国籍,且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德法意加澳等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占据多数。目前牛津大学聘用的世界知名学者数量在英国高校中位居第一。在师资聘用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始终秉承能力本位、渠道多元的原則,建立专业的甄别招募机制以选聘世界范围内各领域杰出的人才和团队。

(3)世界一流的学科课程建设。在牛津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指导下,近年来在课程国际化部分做了大幅变革,总体呈现出三个特色:一是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三是课程设置时代特色鲜明。21世纪以来,牛津大学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双重领域的多个学科发展迅猛,拥有世界领先科研水平,为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也有效提升了牛津大学吸收国际生源的竞争力。

(4)全方位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伴随英国政府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的出台,近年来,牛津大学在国际招生市场竞争中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招收的国际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截止2014年,留学生比例已超1/4,而研究生则超过半数。在国际合作方面,牛津大学参与具有全球意义的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科研合作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并且由牛津大学牵头成立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合作联盟或团体,包括大学联盟和产学研联盟等。其中,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组建于 2006年,由10 所国际顶尖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基于相似的国际视野和价值取向组成的高校联盟。联盟致力于资助联盟内高校的优秀学生在课程之外接受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体验。

(二)耶鲁大学 “全球大学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提出要将耶鲁大学建设成“真正的全球性大学”,并在2005年及2009年接连颁布《耶鲁国际化:2005-2008年战略框架》和《2009-2012年国际化战略框架与行动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以指导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与路径,为统筹协调学校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国际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10]。

(1)构建国际化目标的框架体系。耶鲁大学将国际化发展目标细化为三个可衡量指标:①培养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发挥特长和提供服务的能力;②能够吸引全球顶尖的学者和学生的加入;③树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和声誉。 在全球化背景下,耶鲁大学立足已有科研优势,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通过促进全球性科研项目合作,深化跨文化、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增强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储备,树立和巩固耶鲁良好的国际声誉,以提升耶鲁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

(2)加大师资国际化的投入力度。目前,耶鲁大学拥有逾千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并逐年加大对于派出教师全球性科研交流的扶持力度。耶鲁教师学者进行海外学术科研活动会得到耶鲁国际及区域研究中心不同程度的科研经费资助,同时耶鲁大学常年面向全球招聘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以满足国际化教学与科研需求。如表1所示,耶鲁大学海外籍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53%以上,成熟的国际化师资力量不仅能够加快耶鲁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步伐,还能带动耶鲁大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3)促进课程国际化的不断完善。据统计,目前耶鲁大学所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有600多门,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开设专业相关的国际化课程;二是开设探讨国际前沿的研讨类课程;三是根据专业国际化需要增加的语言文化类课程。为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耶鲁大学总共设置了多达31种外语课程供学生选修。与此同时,耶鲁大学还常年邀请全球顶尖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尤其在跨学科研究领域,帮助学生提升国际化素质水平。

(4)扩大生源国际化的学生规模。近年来,耶鲁大学为扩大国际化招生规模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为增强海外招生力度,耶鲁大学扩大招生办公室编制增设至三个部门,并将调研制订国际招生政策列入国际事务办公室的职能范畴;②为每一个学院制订灵活务实的国际招生及资助计划,对于国际生源采用“奖学金”(need-blind admission)和“助学金”(need-based financial aid)政策,配有专人进行一对一审核,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奖学金资助保障;③增加校友面试官制度,在海外多地进行招生宣讲,向优秀学生发送邀请邮件。2010年至今,耶鲁大学的国际生源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国际学生数量从2010年的1 989人增长至2016年的2 477人, 增幅近25%,国际生源占全校学生的比重从17%增到20%。

(三)海德堡大学“开放包容型”培养模式

海德堡大学创建于1386 年,在2015~2016年 US News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海德堡大学位居德国第一,世界第37,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已培养出大批享誉全球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费尔巴哈、黑格尔等著名哲学家等,其培养目标和模式体现了注重国际化与继承传统相结合的特点。

(1)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培养目标。纵观海德堡大学国际化发展进程,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使命贯穿其中,有着优良的历史传承。依据德国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需求,海德堡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利用科技服务全球的技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且鼓励师生進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海德堡大学基于德国及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领先地位,集中优势资源拓展学术国际网络,吸引国际优秀专家学者,致力于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本校师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兼容并包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海德堡大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一是全球范围内选聘专家学者,利用丰厚的薪酬待遇及宽松的科研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尤其重视海外科研团队引进;二是鼓励本校学者在组建科研团队时,依据团队建设和科研需求,邀请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加盟,促进跨文化科研交流与合作。

(3)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海德堡大学实施“面向国际的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特征是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在教授课程时使用双语或者多语种教学,对高年级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学习机会,对留学生提供额外的专业课程指导。在课程实施上,课程实施与国际接轨,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11]。由于德国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方面自成体系,近年来,海德堡大学为推进课程国际化改革,基于德国新的高等教育政策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管理制度,简化原有学位授予体系,使用国际通用的学士/硕士学位体系,认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帮助学生了解和比较相关专业课程。

(4)区域特色的国际化合作交流。海德堡大学与国外20所左右的大学开展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涵盖英美法俄日等多个教育发达国家的世界知名高校。海德堡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德国顶尖大学U15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创始会员。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成立于2002年,是欧洲领先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联盟,现拥有21所高校成员。联盟的宗旨是致力于教育、知识创新和基础性研究的推广,对推动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科英布拉集团(CG)成立于1985年,现有成员包括38个欧洲历史悠久、富有声望的大学,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先驱,集团的使命是促进其成员在高等教育及研究领域的技能,为欧盟提供关于高等教育的建言,将科英布拉集团打造成世界性的卓越学术集团,以吸引学生,并鼓励成员间的学术互动。

(四)东京大学的“世界共融型”培养模式

东京大学始建于1877年,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为近代日本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以带动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市民精英的教育场所,建设世界尤其是亚洲实力最强、最具吸引力与号召力的大学,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 为国际化奋斗目标。为实现上述使命,2003 年3月,东京大学制订“东京大学宪章”, 致力建设为世界提供公共性服务的高等院校,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的东京大学”。

(1)颇具野心的国际化目标定位。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为出色的研究型大学,基于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更加国际化、更加坚韧顽强”的教育理念,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球领袖型人才。为更好地落实执行其国际化发展战略,东京大学在海外(东亚、欧美等地)陆续设有国际事务联络办公室,协调处理国际交流合作、海外招生及维护提升国际声誉等诸多事务。

(2)日趋完善的国际化师生结构。由于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各高校间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东京大学意识到提升师资力量及生源国际化程度对于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坚持不懈地走开放型办学路线,目前东京大学拥有海外国籍的学者教师占全体在职教师的7.96%,比2008年的3.46%增长一倍多,远高于日本国内平均水平。此外,以学生的国际交流为例,东京大学的国际学生所占比例近年来均呈现大幅增长,2014年为10.36%,而研究生中国际学生高达18.59%。

(3)比重提升的国际化课程。毋庸置疑,东京大学要想改革课程体系,提升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授课语言是首要解决的阻碍。日语的专业课程显然对海外生源缺乏吸引力,优秀的留学生可能因为需要多精通一种语言而另择他校。并且为了便于师生进行海外交流,東京大学近年来大幅增加双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数量,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程也有所增加。据统计,至2014年底,使用全英文授课结业的专业课程已达156门,这不仅使留学生课程的选择更为丰富,也能为帮助本校学生进行海外交流奠定基础。东京大学通过近年来对于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改革,充分发挥其长期积累的学术研究基础,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国际化的专业技能水平。

(4)设置海外事务所促进国际化交流合作。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东京大学意识到自身作为地处亚洲的大学定位,充分发挥本校长期积累的学术研究基础,在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各地区合作的同时,推进与世界其他区域的相互交流。因而在海外设置事务所是东京大学国际战略的重要一环。东京大学的海外事务所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亚和英美各国。海外设置的事务所主要职能有:一是宣传职能,提升东京大学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招生职能,在海外多地进行招生政策宣讲,吸引优秀海外学生申请东京大学;三是协调职能,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及企业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或在特定领域达成合作提供桥梁。近年来,东京大学海外事务所不仅及时高效地处理好本校的国际性事务,还有助于提升东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其国际化的发展步伐。

综上所述,知名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的比较总结如表2所示。

五、完善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普遍起步较晚,步伐也较慢,在培养目标定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合作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尽快构建符合自身特色,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创新精神突出的国际化人才[12]。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多方面协调和努力。基于此,本文认为高校需要从国际化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合作交流等四方面构成完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如图 1所示。

(一)以国际化为目标,明确培养方向

高校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时,首先要确定其国际化培养目标的方向,这是培养模式是否可行的成败关键。培养目标制订应当以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和发展为目的,与专业办学理念和国际化发展定位相结合,并且兼顾本校国际化战略及教学计划需求。在制订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调研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及专业现有资源和优势,将培养符合国情、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3]。

(二)以国际化为导向,完善师资力量

提升高校教师结构国际化水平能够有效支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因此高校应当坚定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增强师资力量与国际接轨,以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目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重中之重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其是高校快速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是应当增加人才引进的投入,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待遇以示诚意,并配备科研团队和科研启动经费,提供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二是围绕海外高层次人才产生规模效应,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制度,团队科研人员选聘与国际标准接轨;三是多样柔性引进海外智力,打破地域与身份限制,邀请国际顶尖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或者担任客座教授、荣誉教授等,实现人才国际化交流与协作 [14]。

(三)以国际化为标准,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现有专业课程内容显然无法满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国际化人才培养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遵循系统化、国际化和实践化原则。如表 3 所示,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当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下,优化课程体系,精简教学内容,强调课程教学的体系化和专业水准,试点开设英文专业课程和文献研讨课程。课程设置既要体现知识的专业性也要体现应用的国际性,围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国际化教材和灵活的教学模式,从而丰富学生国际化思维和认知。

(四)以国际化为引领,创新合作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社会实践的国际化和多样性。根据目前全球高校的合作交流趋势和国内高校的实践成果可以发现, 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应用性项目中,体验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服务社会需求。因此,为培养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高校应积极拓展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机会,可通过跨区域的校际间联合培养或校企产学研协作的方式加快实训基地建设,集中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和特色资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学生进入全球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15]。

综上所述,只有不斷探索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现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提升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因此,未来高校应当致力于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拥有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霍影,程志刚,郝婉丽.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适配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7):34-36.

[2] 李丹丹.新时期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2(19):63-66.

[3] 李昆明.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1.

[4] Ulrich Teichler. The Changing Debate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J]. Higher Education, 2004: 5-26.

[5] 卢江滨,李晓述. 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77-881.

[6] 李成明,张磊,王晓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6):18-20.

[7] 孙毅. 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路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2):30-33.

[8] 辛越优,倪好. 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4): 79-84.

[9] 王亚卓,徐同文.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4-57.

[10] 陈彦辉. 美国人文类通识教育对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启迪[J].继续教育研究,2013(3):158-160.

[11] 约翰内斯·威尔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学术研究者视野中的德国博洛尼亚进程[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2):12-17.

[12] 黎春燕,李伟铭.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与配套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2(7):83-85.

[13] 张骏.高校国际化人才本土培养:“一境四同”实践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8-11.

[14] 孙德芬.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教育评论,2012(3):42-44.

[15] 马永辉,施洋. 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48-150.

猜你喜欢

国际比较人力资源管理
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