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受制困境及有效疏导策略
2017-03-24肖亚辉
陈 群, 肖亚辉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0)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受制困境及有效疏导策略
陈 群, 肖亚辉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0)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核心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其能动性发挥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实践成果的好坏和自身受益的多寡。当前,外部实践环境的破坏和内在主体动力的匮乏相互叠加,共同构成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的双重困境。通过认知调整、朋辈互助、目标控制、时间运筹等疏导策略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施加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其成功化解困境。
大学生; 社会实践; 能动性; 困境; 疏导策略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完善人格、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青年大学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社会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才意义重大,要求青年在实践中提高本领,“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1],并对广大青年发出“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2]的热情号召。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3]可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皆依赖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性受制困境
(一)实践活动遭遇教学冲突,大学生悖离“真实践”之意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屡遭诟病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综合素质的薄弱,突出表现在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社会责任承担意识薄弱、人际协调与合作水平不足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打破学习—知识—考试—文凭的成长路径,避免大学生困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突破书本知识局限,摆脱“象牙塔”式的禁锢,这同时是高校推行社会实践致力解决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学校与社会、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是大学生“学做结合”“学用相长”的最佳路径。但在现实操作层面,社会实践的具体效果与教育目标相去甚远。
教学与实践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时间冲突。罗公利等人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的首要因素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4]。社会实践被当作是教学的一个补充,只能零碎地在课堂教学的夹缝中实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受到课堂教学的限制。第二,实践与教学存在内容冲突。社会实践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内容上不能做到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选择中盲目贪多,课余时间被大量主体不明、质量不高的活动挤满,逃课、旷课去参加社团活动的现象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这种盲目倾向加剧了学业与实践的冲突。
(二)稀缺资源抑制普遍需求,大学生远离“真实践”之趣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参与群体“精英化”倾向,普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张宏亮认为缺乏全员参与性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较为突出的问题,参与实践活动的对象多为党员、干部等,普通同学参与比例较小,与社会实践的精神严重不符[5]。高层次实践资源稀缺的现状抑制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需求,不少普通学生面临“有需求,无通道”的失落与无奈,其积极性受损严重。
(三)主体存在角色转换困难,大学生游离“真实践”之外
角色是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学习掌握不同的社会角色并将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准劳动者,所面临的最直接、最迫切的社会化命题是完成从学生角色到劳动者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技能,是被给予者;劳动者的主要任务是付出劳动,将知识、技能转化为价值,是自主开拓者。学生角色和劳动者角色的行为模式和权利义务要求差异明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从学生角色到劳动者角色转变的平稳过渡期和有效缓冲期的有效途径。实践中的角色转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提前适应未来角色的基础。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转换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劳动者角色的基本认知,角色转换缓慢或角色转换失败,这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最主要的角色转换困境。二是固恋学生角色,排斥体力劳动,逃避甚至拒绝扮演劳动者角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旁观者”心态严重,虽是参与主体,却逃避职责,内心疏离,被动敷衍,游离实践之外。
(四)评价体制侧重分数导向,大学生脱离“真实践”之道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内涵包括课堂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正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艾伦所指出的,当前“高等教育自发地把如何使学生变得‘聪明’当作了主要目的”[6],简单地将学习等同于掌握知识,忽视了非智力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体制下,实践动机弱化现象严重,很少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愿望和需求,实践中应付、抵触、随意中断甚至放弃实践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受制原因
(一)指导培训缺失,导致大学生难以迅速适应实践
大学生能否在社会实践中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完成对社会人角色的成功扮演,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对该角色职能有明确的认知;二是具备扮演该角色所需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三是良好的动机与兴趣。这三个方面都与完备、有效的指导培训分不开。培训能够从知识结构、技能与社会经验等方面建构认知结构,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培训与指导对于大学生适应角色变化、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作用重大。
缺乏指导与培训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诟病。周彩姣在一项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51.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培训指导上做得很不到位。”[7]指导培训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基本专业技能和心理准备,对即将发生的状况缺少基本的认识和处理手段,在实践中常常呈现一种茫然无措、游离之外的状态,费时、费力却收获有限。
(二)自我认知偏差,导致大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实践
自我定位过高。我国大学生普遍对大学生角色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优越性的群体,在社会实践中存在自我定位过高的倾向,不愿意从眼前简单的、具体的小事做起,导致轻视实践、心态消极、成就感低。
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不少大学生存在自我概念模糊的问题,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优点和缺点、未来职业发展甚至内心需求都缺乏明确的认识,主体意识陷于一片混沌,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定位,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自主意识薄弱。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各界将大学生看作是成年但未成熟的青年,关注多、鼓励多、引导多、教育多,造成了大学生潜意识的被动心态,自主意识薄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往往把自己摆在被教育者、被指引者、被照顾者的位置,在参与社会实践时倾向于“等待”而非主动探索、寻求发展。
(三)统筹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难以合理规划实践
社会实践承接着大学生从校园生活到职业生涯的过渡,与学业学习、职业发展联系密切。但大学生很少将学业学习、社会实践、职业发展作为相互联系的紧密整体来进行系统规划,由此导致被动、盲目、目标不明、成就动机弱等系列问题。
盲目无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是当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写照。一、二年级自认为时间宽裕,便盲目、不加选择地投身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到了三、四年级,惊觉荒废了学业,便埋首于考研或就业,尽力逃避实践。同时在选择实践过程中仅凭一时兴起,一旦活动不符合预期,就会丧失积极性。个别情节比较严重的大学生,直接中断甚至放弃实践,不仅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了单位本来的正常运转。久而久之,实践单位不愿再主动接纳和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有效疏导策略
(一)通过认知调整策略,从根本上修正大学生的实践动机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基础,认知积极与否决定着个人态度及行为表现的性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自我或社会实践的消极认知。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被动、盲目、缺乏动机等消极心态,通过认知调整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建立积极认知,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
指导大学生学会积极归因。归因是个人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探求其性质或产生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个人探究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最主要方式,对后续行为动机有着广泛的影响。积极归因的过程同时是大学生认识自我、面对现实、端正动机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应指导大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个人能力和素质,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机水平,强化大学生趋近成就任务的倾向。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对失败作出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如认为自己能力差等,避免大学生将实践中的挫折全都归因于自己而产生无望的情绪和无助的行为。
帮助大学生加深积极体验。要求大学生仔细评价所扮演的实践角色的满意程度,可以对每一个角色按1~5级评分,尤其注意那些比以前做得更多、更好的方面,并总结原因;要求大学生找出最近一次或者几次在社会实践中比较成功的经历,仔细体会凭借良好素质和自身努力克服有关障碍后获得圆满结果时的愉快心情,加深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二)通过朋辈互助策略,从细微处引导大学生的日常实践
大学生交往最为频繁、内容最为深刻的是自己的朋辈群体,这种以朋辈群体为主的交往方式同样延伸到了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多以团体的形式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朋辈的行为、举止、言语都会对大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实践中来自朋辈群体的支持及时有效、影响潜移默化、示范广泛深刻,在社会实践中要有效利用朋辈互助策略,通过朋辈间的良性互动从细微处引导大学生的日常实践。
朋辈榜样示范。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在榜样示范和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形成。朋辈榜样贴近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朋辈榜样的示范会给大学生更多积极的感染和示范,帮助他们消除实践中的倦怠心理。
构建和谐实践团体。和谐有序的实践团体能够大大增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和活力。在社会实践中要注重和谐实践团体的建构,做到尊重差异、寻求合作、主动关怀,先进者要积极引导后进者,后进者要以先进者为榜样,互为支撑、互为力量,构建亲密有力的和谐团体。
学会从同伴的反应中获得支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意同伴对自己某些行为作出的积极评价或态度,将其记录下来,仔细分析这一行为背后所包含的能动性的促成因素,捕捉自己的能动意识,并在下次行动中积极思考、努力调动。
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阶段的实践任务完成以后,组织者将一个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每一组通过讨论,在纸上写出本小组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最为核心的困惑,然后将本组的问题传给下一个小组,依次传递,每一小组对接到的问题写出答案,最后将所有的白纸贴在墙上展示,通过集体参观讨论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通过目标控制策略,从宏观上指引大学生的实践过程
实践目标在宏观上指引着大学生实践的整个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盲目贪多、轻易放弃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明确的实践目标所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有目标意识,通过自我审视,明晰目标,从小事做起,分层次实现目标。通过控制实践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有步骤地完成实践。
社会实践中有效的目标控制策略可分为以下几步:确立合理的实践目标,在确立目标时要注意选择可控的,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职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给目标一个时间限制;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目标的策略,在策略制定阶段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在实施阶段明确目标的具体步骤;确立一个保证目标进程的考评办法。
(四)通过时间运筹策略,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的学做冲突
时间控制策略能够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与有效性,是大学生协调学业与实践矛盾冲突、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重要辅助手段。
有效的时间运筹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要将社会实践与学业学习、职业发展一起纳入人生的整体规划,在选择社会实践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精力与职业发展,谨慎选择,精中求精,合理分配。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A].教思政〔2012〕1号.
[4] 罗公利,曲慧敏.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13,29(3):95-103.
[5] 张宏亮,柯柏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30(1):134-136.
[6] 艾伦,任中棠,卢瑞玲,等.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求是学刊,2005,32(3):6-10.
[7] 周彩娇,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12,33(9):74-79.
(责任编辑:张 杰)
Research on Activity Dilemma and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 Practice
CHEN Qun, XIAO Yahui
(School of Marxism,Hei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0,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ore participants and the ultimate beneficiaries of social practice. The strength of their subjective activity play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s of practice, and in turn affects the amount of their own benefit. Currently, the destruction of external practice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internal driving force blend each other, together constitute dual dilemma of restricting colleg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social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strategies including cognitive adjustment, peer support, target control and time management,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tudied so as to help them successfully solve the dilemma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social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subjective activity; dilemm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rategies
2016-04-28
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多元合作支持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4zdjy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承担的矛盾境遇与疏导机制研究”(J2014HGXJ0149)
陈群(1967—),女,上海人,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G640
A
1674-0297(2017)01-0108-04